清官裹着草席下葬 300年后挖出珍宝(清官待遇)
我要新鲜事2023-03-19 23:09:250阅
清官王世裹草席下葬但是被明神宗重新修缮墓穴。在1956年的春天,浙江临海的一户村民在修建猪圈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块石板,石板的下面似乎潜藏着一座古墓,隐隐约约能够看到里面有许多金银珠宝。村民们见状赶紧的联系了村干部,之后村干部又联系了当地的文物局,很快就有专家带队赶到了现场勘测。经过了清点,墓中共出土107件文物,其中有22件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价值甚至已经超过了10亿。

明朝清官
专家通过对陪葬品中的文书进行研究,结合相关的史料,发现墓主是明朝的一位叫做王世琦的清官,或许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人,可是他的一生完全可以用轰轰烈烈来形容。王士琦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就勤奋好学,年少时就已经成功的进入了国子监,之后的考试呢更是一路顺利。虽然说王士琦以文而名,但是他却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全能人才,后来更是以一名文官的身份成为兵部郎中,这个起点也影响了他一生仕途的走向。

草席下葬
万历26年,也就是1598年,倭寇横行,日本更是直接杠上了朝鲜,突然发动了第二次侵朝战争。当时明朝军队节节溃败,形势危机,王士琦临危受命,直奔朝鲜援助,最终成功大败倭寇,保卫了民族和平。1618年,王士琦因旧疾复发去世,临终之时,随葬的却只有裹在身上一卷草袭,由于太过清廉,他的家甚至连一口棺材都买不起。

重新修缮
不过世人没有忘记他为民族的付出,百姓自发为其制作了十把万民伞,而王世琦的旧居也因此被称为十伞相。后来,明神宗得知王士琦的故事,很是感动,于是在天启年间,王士琦被追述战功,他的陵墓也被重新修葺,而如今人们看到从墓穴中挖出来的陪葬品也都是明神宗赏赐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吉林男子穿着龙袍祭祖 说自己是乾隆的后代(皇室后代)
吉林男子说自己是乾隆的后代,并且还带着乾隆曾经带过的扳指。在我国清朝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遭受很多人唾骂的朝代,因为我国在清朝的时候编的腐朽不堪,并且被外国人入侵。不过在清朝的早期和中期,我国的国力是整体比较强大,比如说在乾隆时期也能够算得上是亚洲比较100年左右的时间。但是清朝的后代并没有完全消失,北京的人说自己是清朝某个王族的后代。皇室后代我要新鲜事2023-12-08 19:37:060000讲座:何利群:对佛教考古“模式”概念的理解与思考
本文为“纪念宿白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石窟寺考古系列讲座”的第六讲讲座纪要。本次讲座的题目为《对佛教考古“模式”概念的理解与思考——以邺城考古发现与探索为实例》,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利群。现将讲座纪要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08:570000安徽新时代考古工作回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考古研究、中华文明阐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深刻阐述了中国考古学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和科学发展路径,为考古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考古事业迎来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07:230000甲骨文表明:秦始皇与蒙恬的祖上,或曾一起“反周复商”
战国中晚期,齐人蒙骜西投秦国,数次率军出征,帮助秦国夺取韩赵魏90余座城池,历经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蒙骜之子蒙武,孙子蒙恬、蒙毅,都是震古烁今的名将,深得秦始皇的信任。其中,蒙恬得授三十万兵马镇守北疆,蒙毅经常与秦始皇出入同车。可以说,蒙氏一门三代皆名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助力,功绩毫不逊色于王翦!我要新鲜事2023-09-30 20:56:360000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54:2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