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古墓发现玻璃杯,专家痛骂盗墓贼,鉴定后却成为惊艳国宝
1990年秋天,火辣辣的太阳终于清淡了一些,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的一座砖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烧制作业,工人在山丘上取土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直径不到1m的洞口,洞口周围还依稀残存着玉器碎片。文物部分闻讯立即快马加鞭赶至现场,经过大范围勘察和试探,专家断定砖厂取土的那座山丘下藏着一座战国大墓!工人发现的洞口是古墓窖藏,是存放陪葬品的专用耳室,由于这座战国墓的地面建筑早已物是人非,内部结构损坏也较为严重,因此专家决定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

随着考古人员的努力,战国大墓逐渐重新浮现人间,但是在距离地面约一米深的位置,考古队员挖到了一样奇怪的东西:泥土里忽然出现了星星点点晶莹的亮光,不像青铜器,也不像陶瓷制品,专家初步判断是一枚纯度较高的白玉。然而经过半个小时的清理,玉器没有出现,一个通体透明的“玻璃杯”却出现在大家面前。考古人员顿时火冒三丈,专家更是气急败坏:这不是盗墓贼留下的水杯吗?如果是这样,那么就说明盗墓贼早已光顾过这座战国大墓,珍贵文物必定被洗劫一空,也就没有挖掘的必要了。
但有经验的老专家却劝大家别急着下结论,先把杯子送到北京鉴定中心再说。不久后,鉴定结果出来了,带来了一个令人兴奋无比的消息:杯子的材质不是玻璃,而是水晶!而且,水晶杯也的确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已有2000多年历史!
杯高15.4cm,口径7.8cm,底径5.4cm,整体呈现淡琥珀色。古人认为,嘴里含着冰冷的水晶可以止渴,而若以水晶制作出杯子,那么就有三层含义:一,饮水止渴;二,古代水晶较为珍贵,水晶杯是财富的象征;三,某种信仰的寄托。所以说,战国墓葬中出现水晶杯并不奇怪,但令专家所疑惑不解的是,这件水晶杯的制作简直“逆天”!

何为“逆天”?按照专家对古代水晶制造工艺的推测,战国是无法制作出如此精美绝伦的水晶杯的,不管是在技术上还是技巧上都很难过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谈谈这件战国水晶杯身上的三大未解之谜,也是三大惊为天人之处。
其一,材料。根据浙江省地矿局对水晶矿的勘察结果,即便是中国境内都很难找出纯度如此高、原料如此大的水晶原石,那么制作水晶杯的原材料是哪儿来的呢?其二,取芯。战国水晶杯的制作原理是整体挖凿而成,但水晶硬度高、脆性大,故此很难加工,稍有不慎便会取裂原石。
其三,抛光。如果说取芯能够侥幸成功,那么接下来面临的抛光问题便成了最大阻碍。由于水晶杯呈上宽下窄的样式,越往杯底杯径越小,而且手根本伸不进去,那么战国人是如何把内壁和杯底打磨得如此平滑干净,像极了现代工艺的手法。
当然,现代人永远无法想象出古人的智慧有多强大,心有多灵手有多巧,或许战国水晶杯在古人看来并非难事。但真正应该令人惊叹的应该是古今思想的高度重合,它与现代玻璃杯如此相似,恰恰体现了历史的巧合性,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历史的必然性。

战国水晶杯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型最大的一件,是中国水晶文物史上无以伦比的珍品,有不少专家至今都不相信它来自古墓,不过现已成为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002年,国家文物局将战国水晶杯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目的就是保护这件稀世珍宝,从此水晶杯只能留在国内供人们瞻仰,默默诉说着两千多年前的经久时光
许宏:青铜催生“中国”? 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中原社会
根据古典文献的说法,夏王朝是中国最早的王朝,是破坏了原始民主制之后的世袭“家天下”的开端。一般认为,夏王朝始建于公元前21世纪,“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夏王朝建立的年代估定为公元前2070年左右,也有学者推算夏王朝始年不早于公元前2000年。总之,在以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公元前2000年是一个便于记忆的年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25:360000“夏之兴也以涂山”的禹会考古遗址 为何进入不了夏王朝时期
夏文化一直是我国历史和考古研究中备受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整个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研究中至为关键的学术问题。至今为止,关于夏文化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分歧,包括田野考古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文物局于2020年启动了“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20—2024),其中二里头考古遗址和禹会考古遗址成为重点研究对象。我要新鲜事2023-10-02 18:38:570000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史前篇)五个项目的意义
5月1日下午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开始在云端直播,因为都是史前的遗址,所以很多不是那么好看,所以就着重说说这几个项目的意义吧。第一项:15∶40-16∶00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项目负责人:王社江汇报人:张改课项目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14:240001考古发现三件逆天文物 一件疑似穿越 一件现代技术无法复制
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考古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有三件逆天的文物更是成为了考古学家们的研究重点。1.建鼓底座它是一件青铜器,出土于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中。建鼓底座由八对大龙以及数十条小龙互相缠绕而成,总共108条,整件文物造型奇特而精美。考古专家曾试图复刻其神韵,但用现代技术都无法复制,因此建鼓底座没有任何复制品,被誉为青铜时代的巅峰之作。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45:3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