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始皇陵不敢考古,里面成千上万暗弩,两千年后仍可发射
我要新鲜事2023-04-16 14:29:572阅
秦始皇陵2000多年来自封闭后,从未打开过。秦始皇从他13岁登基起,用了39年的时间修建皇陵,动用了70多万的劳工。

秦始皇下这么大的血本为自己修建大墓,防盗肯定做到了万无一失。已知的是地宫中有百吨水银江河。水银很容易挥发,挥发后的水蒸气含有剧毒。如果有人进入地宫,会吸入水银所释放出来的汞蒸气而中毒。
除了水银,再有就是杀伤力强大,数量无法统计的大秦暗弩。《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这种“机弩矢”实际上就是自动发射的“暗弩”。在墓门内、通道口等处安置上这种触发性的武器,一旦有盗墓者进入墓穴,就会碰上连接弩弓扳机的绊索,进而遭到猛烈射击。

在对秦兵马俑一号坑进行考古发掘过程中,在靠近坑壁北沿的过洞中清理发现了这种弓弩,弓弦清晰可见,整体保存较完整,这在秦兵马俑考古史上尚属首次。
大秦军骑兵的威名也与强弓硬弩的广泛推广有关,那么在皇陵地宫布置对付盗墓者的“伏弩暗器”,在2000年过去后还会发射伤人吗?
考古专家给出的答案是,秦陵地宫弩弓不会失效。

世界上最早将弩装备正规军,并使之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就是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军队中就大量装备弩。韩国齐国都是弩兵强国。韩国曾装备威力强大用脚踏张的弩,能射到600步之外,苏秦有言“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而秦弩更是闻名一时,秦兵马俑坑二号坑内已有专门的弩兵队列,并出土了大量铜弩机。秦弩广泛应用于骑兵部队。
为什么说秦陵地宫中的暗弩还会发射呢?因为经过检测,秦俑的青铜兵器的表面上有一层含铬化合物的氧化层,起着良好的防锈作用。而这种防锈技术,直到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才出现。秦俑坑中青铜兵器的发现及技术的先进,进一步佐证了秦陵地宫里设置的“弩弓”历经千年依然会发射伤人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盗墓者匿宝潜规则:绝不放在一起,这是为啥?知道后都说太狡猾了
蓝田吕氏家族墓被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考古专家跟在盗墓贼屁股后面”,这话虽然很酸,但有时事实上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客观原因是国家不允许主动发掘古墓葬,如果不是被盗墓等人为破坏或工程建设需要,无法继续保护,是不能发掘的。所以,不少考古报告中所谓“抢救性发掘”,其实就是“被盗墓者挖过后发掘”的书面词汇。陕西蓝田五里头村吕氏家族墓地的发掘,便是由盗墓引起的。事发2005年12月。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30:390003马里夫龙:蒙古大型甲龙类恐龙(长6米/生于9900万年前)
马里夫龙是一种甲龙亚目恐龙,诞生于99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6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大多以植物为主食,第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蒙古国出土的,但化石非常破碎,只包含颅骨碎片和上颌骨等部分。马里夫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14:070000半鸟:阿根廷小型食肉恐龙(长2.2米/距今8000万年前)
说到食肉恐龙,大家都会想到恐龙之王霸王龙、水陆两栖霸主棘龙等。其实在目前已发现的700多种恐龙中,小型食肉恐龙也是有不少的,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半鸟,它形似现代的鸟,体长可达2.2米,具有极强的攻击能力,生活在8000万年前的阿根廷,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半鸟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4:21:240000三星堆出土的立人像 可能是那个时候的巫师(三星堆发现)
三星堆发现的人形立像正在祭祀。自发现以来,三星堆的发掘工作一直在进行,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这个遗址大约有3000到5000年的历史,在挖掘和历史书中没有发现任何记录。只有《山海经》中的一些记录与出土文物惊人地相似。众所周知,《山海经》的真实性一直受到质疑,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也为《山海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历史著作我要新鲜事2023-02-20 03:40: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