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到楚墓,专家为何都会异常兴奋?原来和秦始皇焚书坑儒有关
在厚厚黄沙掩埋下的一座座荒郊古墓,演绎了多少诡异奇骇的传奇故事?远古神墓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不死魂灵与盗墓高手的生死较量、千古奇阵与寻宝秘技的惊骇斗法,让我们一起见证古墓的神秘!

江陵自古人才荟萃,名流辈出。楚国鼎盛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在江陵。在湖北省江陵县城北五公里处的纪南城,即郢都故址的周围,分布有大量楚墓,其年代大约从春秋中期至公元前278年。建国以后,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市博物馆等单位在纪南城内及其外围的调查中,发现各类楚墓两千八百多座,已发掘的有八百余座,有多重棺椁的贵族墓和小型的平民墓,出土文物达七干余件,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1965年秋天,湖北省荆州地区开始修建漳河水库,不久,工人们就在楚国郢都纪南城西北方向的望山和沙塚地带发现了一大片地下墓葬,从此掀开了对江陵望山楚墓发掘的序幕。在这里发掘的楚墓级别不高,基本上都是下层贵族和平民的墓,但却数量庞大,两次发掘近九百座墓葬,是湖北地区发现楚墓最多的楚墓群。这批楚墓约从春秋中期至战国晚期前段共四百余年,不仅数量多,而且跨度也很多长。第一次发掘出土了随葬器物四千二百余件,第二次发掘又出土一千三百多件。

据介绍,由于秦朝推行焚书坑儒政策,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记载几乎绝迹,了解这段历史主要依靠考古发现。楚墓的发掘与研究,是楚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先秦历史研究中也占据独特的地位。这也就是在考古圈,只要挖到楚国大墓,专家都会异常兴奋!
中国走向文明之路是一个长期、坎坷和复杂多样的历程。这个文明经历了环境剧变的挑战、复杂社会的兴衰、社会冲突和政治纷争、出乎意料的社会转型和外来影响。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确切知道历史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也难以彻底了解古代“中国性”的一切详情。而且,需要研究的问题永远会比答案多。我们希望能通过考古拨开历史迷雾,还原历史真相!
讲座:李零:三代考古杂谈——地理、族姓及其他
本文为李零先生在北大文研院2022“年度荣誉讲座”第三讲的纪要。本次讲座则聚焦于三代考古,结合地理、族姓等维度,探讨三代考古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40:140001小盗龙: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长0.56米/辽宁食肉恐龙)
在中国,辽宁省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前面我们介绍了锦州龙、辽宁角龙等,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个,它就是小盗龙,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小盗龙基本资料体型:小盗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肉恐龙,以捕猎其它恐龙为食,偶尔也会食腐,它体长0.56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97位,是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24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01:540002晨读·日课||NO.8
以经典过滤信息碎片,以经典铸就精神根基,以经典指引前进方向。论语(钱穆新解)为政篇第二(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德:德,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其所得,若其所固有,故谓之德性。为政者当以己之德性为本,所谓以人治人。0002用数据告诉你,有多少人在关注“十大考古”——2020年度“十大考古”的媒体宣传
#十大考古#在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指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举办30多年来,是考古工作不断走入社会公众视野的30年,也是考古事业融入社会文化发展的30年。从初评到终评会,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公众“走进考古”打开了一扇窗,也为考古“走出象牙塔”架起了一座桥。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48: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