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球”比玉器还要精美,如今却已失传,考古专家说:难以复制
想我中华国富民强,各类先进科技层出不穷,诸如国产航母、北斗卫星等高精尖产物,如今对于我国来说也算不上难事了;由此足以证明,华夏儿女是一个充满智慧,创造能力极强的伟大民族。当然,能体现中华文明的不仅只有如今的“高科技”,在诸多考古发现中,世人同样被古人的超凡智慧和“鬼斧神工”般的技艺所折服。说起“文物”,很多朋友或许马上想到了精美的“玉器”,其实古人还有一种器物,比“玉器”更为精美,也更加精巧;古人称之为“鬼工球”,现代则多称之为“牙雕套球”或“同心球”,但有一个共同点,今日科技“难以复制”。

所谓“鬼工球”,按目前的史料记载来看,最初是由一种巨型兽骨制成,骨分内外五层,皆被打磨成球状,每球皆有百孔,一球套一球,最内一球为实心,颜色“丹碧粲然”,其外四球则洁白无缝;若以金簪自孔中依次拨之,则内四球圆转活动,日夜不歇。当然,这是史料记载中的内容,至于究竟有没有如此神奇的东西,目前已无定论;如果按照今天的考古发现来看,最早的“鬼工球”则出现在宋明时期,《格古要论·珍奇》记载“尝有圆毬儿一箇,中直通一窍,内车数重,皆可转动,故谓之鬼工毬”。
需要强调一下,这里说的可是用玉石雕刻而成,是真正意义上的“鬼工球”。说到这儿或许有朋友要问了“什么叫‘真正意义’,难道还有不是玉雕的鬼工球吗?”的确如此,目前已知的“鬼工球”多为“牙雕”;理由很简单,玉质坚硬且易碎,雕刻镂空也更为困难,象牙之类就要相对简单的多。当然,这里仅是说“相对”而言,即便是牙雕“鬼工球”一样称得上鬼斧神工;据史料记载,宋时“鬼工球”皆以美玉镂空雕成,内套三球,晶莹剔透,华美无比。而到了明代,“鬼工球”则出现了牙雕,即球内套球,逐层镂空,每层球面皆有精细图案花孔,层层亦可转动;再发展到清代,民间艺人仿自石雕,创造了镂空雕花、专门用作观赏的“象牙球”。
这里仅以清代“鬼工球”为代表,这种象牙球交错重叠,玲珑剔透,表面刻镂各式浮雕花纹,又以百花、龙凤、山水人物等造型居多;这种“鬼工球”从外到里,由大小数层,甚至数十层空心球连续套成,层内有层,目不暇接,而从整体来看,这又是一个完整的“大球体”。更为神奇的是,虽说“球内有球”,但其中的每个球均可自由转动,而且具有同一圆心;据史料记载和实物发现来看,“鬼工球”自宋时的三层,发展到清雍正时期已可达十余层之多,但这项高超技艺却在此时受到了发展阻碍。公正的说,雍正在历史上颇为争议,但某些举措又有可取之处;在他看来,诸如“鬼工球”之类的东西虽精致华美,却是达官显贵的奢侈“玩物”,因此谕令“严禁私造‘奇技淫巧’之物”,这里指的重点对象就是“鬼工球”。

雍正本意是为了整顿奢靡之风,倒也算不上什么大“错误”;但民间“鬼工球”技艺却受到了极大冲击,好在此时又出现了一位“十全老人”——乾隆。仍旧不偏不倚的说,乾隆执政时已是康乾盛世的最后阶段,朝堂之上奢靡成风,他自己就是位“杰出”代表;正因皇帝做出了表率,堂下文武百官为了投其所好,更是将“奇技淫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此时“鬼工球”技艺再获新生,以牙雕为例,套球甚至达到了数十层之多,而玉雕也发展出了14层的珍品瑰宝;之后清末帝王就不多说了,“鬼工球”更是得到了空前发展,其牙雕套球最多达到了60层。
当然,“鬼工球”更多的体现在文物价值上,其玲珑剔透的造型,更是反映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超凡创造力和“鬼斧神工”般的高超技艺;但随着风云变幻,东西方开始正面碰撞,无论是战争、科技,甚至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在进行着有声或是无声的激烈竞争,“鬼工球”技艺从此失传。造成这种局面有着充分的理由,一则“鬼工球”乃观赏把玩之物,实用性不大;二则当时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民间就是想传承这项技艺也没有象牙或是玉石之类的贵重材料。

说到这或许有朋友着急了“今日科技如此发达,又有各种机械辅助,怎么就难以复制出‘鬼工球’呢?”对此专家也有合理解释,关键点就在于“球内套球”,这就需要一整块玉石或者象牙材料;但是,表面的一层镂空雕刻“相对”容易完成,可是里面的数层,甚至数十层球却因施工空间太过狭小而难以完成。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即便有高科技机械辅助也用不上,既不能车,又难以深入雕刻;据说目前已有民间匠人可以制作数层牙雕“鬼工球”,但玉质“鬼工球”却至今无人能制作出来,原因无外乎“玉质硬而脆”,牙雕和玉雕可以说是两码事,就连工具都是截然不同的两套。
说到这或许有朋友会觉得“震惊”,鬼工球在清末尚存于世,仅仅不过百年岁月,怎么到了今天就变成“难以复制”的技艺了呢?其实考古专家对此也深感惋惜,尤其是国内牙雕、玉雕领域的权威都在积极探寻恢复这项传统技艺。
周振鹤:日本文化的幸与不幸
将近九十年前,匈牙利作家梅尔彻·伦吉尔(MelchiorLengyel)写过一个剧本,名为《台风》。在这个剧本中出现了一批在巴黎学习的日本留学生,他们在剧中有如下的对白:“西方数千年来发展起来的古老文化,我们日本人只要十五年就把它变成囊中之物了。西方学者花费三十年取得的研究成果,我们只要读五天书就握于掌中了。”0003关羽墓出土的文物 除青龙偃月刀外还有两美女
导语:说到关羽大家都知道,这是三国时期的难得的猛将,同时也是相当有义气的人,但是死亡的时候也相当惨烈,传说他死的时候是头身分离的。据说关羽墓已经成功挖掘,那么在墓中有哪些东西被挖掘出来呢?探秘志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关羽墓出土的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8:02:140000徐长青:全新理念下的海昏侯国考古
海昏侯刘贺墓园(原称“墎墩汉墓”)是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1年至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此进行了长达五年多的考古发掘。国家文物局派遣考古与文物保护专家组现场指导,广泛接纳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利用当今最新科技手段,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万余件,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取得重大成果。专家们认为,海昏侯刘贺墓园的考古是当今考古与文物保护结合的成功范例。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6:460001美颌龙:德国小型食肉恐龙(长4米/距今1.45亿年前)
说到小型食肉恐龙,最著名的当属伤齿龙,它是恐龙世界中数量众多的小恐龙,在许多影视剧中也有出现。而除了伤齿龙外,在影视中还曾多次出现过的还有美颌龙,它体长仅1米左右,是种小型食草恐龙,生活在1.45亿年前的欧洲,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美颌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16:410000湖南人家盖房发现青铜猪 专家看后大呼庆幸(无价之宝)
挖掘出来的青铜器是青铜猪尊。我国5000年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数不胜数,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其珍贵的价值。事实上,我们在博物馆看到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谈论一个著名文物背后的故事。它的名字叫青铜猪尊,在当时是用来祭祀的,有着极其高贵的地位出土的宝藏伴随着一个故事。青铜猪尊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58:08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