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打开千年古墓 发现一国宝级文物:还好盗墓贼不识货
我要新鲜事2023-04-27 19:16:370阅
曹魏时期,我国陵墓流行薄葬。相较于其他朝代的厚葬,曹魏时期的陵墓似乎要简单许多。最早这种说法其实是因为盗墓贼将曹操看作了祖师爷,导致盗墓贼在曹墓中搜刮一空后却空手而归。后来考古人员在曹魏第三位皇帝曹芳的陵墓中发现了证明薄葬说法的实物。

整座墓室尽管已被盗墓贼所光顾,但仍能够看出曹魏时期对于薄葬的执行程度。与同期其他贵族陵墓相比,曹芳墓的规模看上去并不太大。但在考古人员的细致排查下,却仍有一些珍贵的文物被发掘出土。
其中最重要的文物是一个由极品和田白玉雕成的酒杯,据专家鉴定,此杯为曹魏时期所造。虽然杯子朴实无华,但正是凭借其精纯的原料和精湛的雕工,让杯子成为了青铜器以外最珍贵的器物之一。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感叹盗墓贼的目光短浅,也因为他们,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不得不深埋土中。然而,正是考古人员的不懈努力,使这些深埋土中的文物重见天日,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些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
所以,当我们保护历史文物时,不仅仅是保护过去,更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和未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扁角龙:蒙古小型恐龙(长1.2米/颈盾短且平坦)
扁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72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只有1.2米而已,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它的外形和弱角龙非常相似,不过它的颅骨更大,拥有着非常尖锐的鹦鹉鸟喙状嘴巴,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扁角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9:13:430000郭立新:大禹治水地望分析(长江篇)
核心观点:宝墩文化留下的古洪水遗迹不多,黄淮地区也缺乏合适的条件(治水能力与治水需求不匹配);BP44-4000年左右的气候波动,致使良渚社会趋于崩溃,很难组织起流域性治水和水利灌溉体系修复工程;长江中游国家文明的出现比黄河流域要早近二千年,整个东亚地区并没有可与之相媲美的文明存在;古云梦泽大湖区水位以年为周期稳定涨落,在涨落区形成大片肥沃的天然滩涂和沼泽田,可以用来栽种水稻;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57:340000殷墟考古•平凡者 | 考古百年——殷墟考古技师简史(一)
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1:49:360002郭静云 || 从历史“世界化”的过程思考中国翼兽的萌生
编者按原文载于《民族艺术》2020年第3期作者:郭静云,博士,台湾中正大学教授如需转载或引用,务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25:260001巨型蜥脚类:华北龙 体长可达20米(化石完整度高达七成)
华北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属于植食性恐龙之一,主要使用四足进行行走,诞生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而第一批华北龙化石出土时在中国的北部,当时据说用了整整5年才完全将其挖掘出来,最终化石完整度高达70%。华北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35: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