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发现500年前古棺尸身未腐 文物局回应道 无考古价值
我要新鲜事2023-05-03 19:31:200阅
近日,有村民在一处古墓中发现了一具500年前的古棺尸身,令人惊奇的是,这具尸身竟然没有腐烂,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然而,文物局却回应称这具古棺和尸身对考古价值不大,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

1、我们不能否认这具古棺和尸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作为一件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遗产,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一段历史和文化的记忆,不应该被轻易地忽视和忘记。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这样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2、对于文物局的回应,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在考古学的领域里,尽管古棺和尸身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它们已经被发掘和研究过,那么对于考古学家来说,这个遗址就已经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文物局的回应也是可以理解的。
3、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不屑一顾地对待这样的历史遗产。相反,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人类的创造和智慧,为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留下更多的遗产和记忆,让后人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和文化,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让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同时,我们也应该理解考古学家和文物局的角度和立场,不要轻易地做出过激的评价和指责。对于这样的历史遗产,我们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既要保护好它们,又要尽可能地发掘和研究它们,让它们为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留下更多的珍贵记忆。

我们还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普及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李鸿章墓穴里的三十斤金砖 让专家无奈叹息(晚晴重臣)
李鸿章墓里的金砖是铜制品。李鸿章签订的跳跃致使我国不断割地赔偿,可事实上,清廷的腐朽无能并不是李鸿章仅凭一己之力能控制。李鸿章对于条约的签订也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减少损失,曾因此深深自责。据说在他签订完辛丑条约回到家中后,开始大口大口的吐血,医生诊断之后表示是为血管破裂所致。不久之后,也就是1901年,李鸿章最终在北京油尽灯枯病逝,享年79岁。李鸿章遗产我要新鲜事2023-03-20 15:17:040000世界只承认三大文明古国(苏美尔文明)
随着人类历史不断的发展,在世界上出现无数个文明古国,但是发展到至今,世界只承认的三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印度、中国、古埃及,此外大概在公元前6500年到公元前3800年的时候出现过苏美尔文明,通过考古的挖掘在当时人们已经使用过粘土砖、铜头战斧等,并且世界第一高楼和第一座拱门以及第一座神庙都有可能属于苏美尔文明。苏美尔人灭绝了吗?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0:06:0600021984年,陕西村民淘金时发现一根金条,回家一看是一只金蚕
1984年,陕西石泉县的村民谭福全来到池河淘金,本着碰运气的心态,没想到真的有所收获。在池河中,他铲到了一根条状的东西,直觉告诉他这极有可能是一根金条,谭福全连忙观望四周,看到并没有人注意他,于是连忙将东西揣进兜里,急匆匆地就回家了。在上世纪末代,陕西的人民在谭家湾石泉县池河中发现了一处淘金地,于是不断有村民存着发大财的念头前往,想要捞一笔财,从此提高生活水准。我要新鲜事2023-08-10 18:10:070000冬至赠书 | 跨越1600年,收藏142件中国荷主题文物,首次全面解读“荷物”的美与用
文博中国的福利来啦~请看3张精美的图,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点?第一件,是来自五代吴越国的铜释迦龙座像,现藏浙江省博物馆。2001年出土于中国可能无人不晓的雷峰塔,一级文物。造像螺发高髻,身穿下垂袈裟,左手抚膝,右手施说法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台上。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46:5500002017年中山大学“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一、主办单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二、协办单位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历史系三、立项资助单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四、举办目的2017年“历史、考古与文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主要议题以上古文明为主,探讨在跨地域和跨文化的多元视野之下,从稻作起源、文明成长到帝国形成的历史过程,并思考相关史学及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51: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