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武陵炉光——湖南桑植官田遗址
#2022十大考古#

发掘单位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莫林恒

官田遗址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坪村,地处郁水河西岸一处较为宽阔的台地,面积约75000平方米。2015年首次发掘550平方米,发现该遗址存在汉晋时期的生铁铸造活动。2020~2022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张家界市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中心、桑植县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中心对官田遗址再次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3500平方米。

本次发掘进一步明确官田遗址是以生铁为原料,集熔铁、铸造、退火、锻造、精炼等工艺技术为一体,并兼营铸铜的多金属生产作坊,为目前南方地区已知规模最大的汉晋时期铸铁遗址,特别是本次发现的各类加工炉形态独特、功能较为明确,具有显著地方特色,填补了古代铁器生产、加工等研究的多项空白。


官田遗址两次发掘共清理灰坑251个、灰沟124条、房址17座,灰坑中可确定熔铁炉、锻铁炉、藏铁坑、储料坑以及部分长方形加工炉等。灰沟数量较多,部分呈方形或长方形围沟状。房址以圆形窝棚式为主,另有长方形基槽式和圆形浅地穴式。根据加工炉、房址、围沟之间的遗迹配套关系,可以确定部分遗迹组合为封闭式或半封闭式作坊。本次发掘的遗迹大部分都沿河流呈东北—西南方向,各种加工炉遗迹靠近河流区域,在距离河流较远的地方发现瓦当等建筑构件,或存在生产管理区域。





H72、F5、G74三者组成一个铸铁加工单元。H72为一熔铁炉遗迹,位于作坊中部,平面呈圆形,在炉底中心部位有散落炉砖及大量炭屑。围绕H72一圈有5个柱洞构成F5,为与熔铁炉配套的炉棚。G74是环绕F5的长方形围沟设施,西南侧有门道遗迹,围沟内堆填有密集破碎陶范。H244为锻铁炉遗迹,平面呈“U”字长条形,炉壁烧结,炉内有大量的烧土颗粒和炭屑。H37为长方形地穴加工炉,形制规整,炉壁烧结,在其一侧有4个鼓风口。上部石板可见垒砌迹象,炉内有石块、石板等倒塌堆积,底部约有厚10厘米炭屑。推测这类遗迹是退火脱碳炉。

出土的遗物类型包括陶、瓷、铁、铜、琉璃等。陶瓷器包括罐、缸、盆、钵、碗、碟等器型,其中青瓷器胎体细腻,口沿刮釉,应为岳州窑产品。

铁器数量较多,有锸、斧、凿等生产工具,以及刀、釜、带钩等生活用具,大部分为中原铁器形制。


与冶金生产相关的遗物有铸范、坩埚、棒状型材、粗铜块、炉渣、炉砖、铁屑、陶权等。


经检测,炉渣和坩埚上的附着物应与熔铁有关;铁器的材质包括白口铁、灰口铁、铸铁脱碳钢、熟铁以及疑似炒钢等不同种类。
针对官田冶金遗址的性质,我们探索出一种“四元一体、同步推进”的发掘理念,即“边发掘、边检测、边探讨、边实验”。第一时间开展现场和实验室检测,定期与专家线上线下探讨,并进行了铸造、锻打、退火等模拟实验。这些工作为分析遗迹的功能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也更进一步加深了对冶金生产操作流程的理解。
中国的生铁及生铁制钢技术是古代社会长久繁荣的经济与技术基础之一,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官田遗址作为目前汉晋时期南方地区的最大铸铁遗址,是这一区域大型基层聚落铁器生产作坊的典型代表。此次发现的加工炉数量众多、类型齐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铁器生产加工链条,特别是长方形地穴炉为全国首次发现,具有显著地方特色。该遗址的发掘不仅解决了汉晋时期武陵山区铁器制造业的技术、作坊布局、产品类型等具体的考古学问题,也为中国古代铁器铸造和加工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新资料。官田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古代钢铁技术从中原向地方的传播、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演进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发掘工作照









作者:湖南省考古研究院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徐丹:从《诗经》看华夏农业的成熟与发展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04:35:230000柳扬:秦国文物的艺术异质媒介间的互动与革新
艺术史的一个重要现象,乃是艺术中的某些强势的形式和风格,会超越具体的艺术种类,成为渗透于不同艺术媒介的普遍存在。有些尤其突出的形式和风格,甚至成为一种艺术精神,蔓延于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的各种类型的艺术之中。秦人早期的艺术,为我们观察这种现象,提供了绝好的标本。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6:06:420000提塔利克鱼是人类祖先?鱼类及两栖类间的物种(已灭绝)
对于人类的祖先,大家都知道最初是海洋生物,后来进化成两栖动物,接下来才慢慢变成人类。如此说来,泥盆纪的爪齿鱼、白垩纪的矛齿鱼都算,但最被认可的还是提塔利克鱼。接下来,对于提塔利克鱼是人类祖先我们一起去探索看看。一、提塔利克鱼是人类祖先我要新鲜事2023-05-07 21:29:530000巨型泰坦恐龙:沉重龙 诞生于白垩纪/体长15-20米
沉重龙是泰坦巨龙类恐龙的一种,属于巨型恐龙,体长15-20米左右,诞生于875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第一批化石是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发掘的,这种恐龙属于植食性恐龙,在1990年的时候才正式的进行命名。沉重龙的化石分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2:10:410000西湖畔,居于环城西路20号的文化先贤
环城西路20号。这个门牌号码,现在位于环城西路与龙游路的交界处,挂在人民日报浙江分社的大门前。对马路是少年宫广场,不远处是西湖,鲜衣美食,香车宝马,说不尽的紫气红尘,慷慨繁华。在历史的语境中,“环城西路20号”早已不复存在,连同一幢消失了的民国别墅,一个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学术机构,以及,一些闪亮而沉静的历史人物——或者,我们应该这样称呼他们:中国最后的传统知识分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7: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