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寻·豳——陕西旬邑西头遗址
#2022十大考古#

发掘单位
西北大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豆海锋

黄土高原的腹地泾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缔造周代礼制文明的核心地域。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侧约1公里西头村,地处泾河东岸台塬边缘地带。

1943年石璋如先生发现该遗址。2018年—2022年由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持续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4750平方米。先后发掘南头、鱼嘴坡、尖子、上庙、斜圳五个地点,发现仰韶、龙山、先周、西周、汉唐等各时期遗存,共发掘灰坑650余座,墓葬140座,陶窑、房址、灰沟等各类遗迹40余个,出土陶器、铜器、骨器、石器千余件。

西头遗址是目前泾河流域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周时期遗址。
通过区域性系统调查及考古勘探工作,确认西头遗址面积300万平方米,遗址以商周时期遗存为主体,分布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共发掘灰坑650余座,墓葬140座,另有陶窑、房址、灰沟等各类遗迹,出土陶器、铜器、骨器、石器千余件。





西周时期大型城址的发现,填补了区域考古空白,为探索“豳”地所在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过考古勘探与局部解剖可确认城址北、东、南三面城墙分布范围,初步判断城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解剖显示城墙仅残留墙基部分,南城墙东段基槽呈口大底小状,开口宽8.1、底宽5.5米,夯层厚1.4米。据打破基槽的灰坑出土遗物分析,城墙西周晚期被破坏,判断城址的年代为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建筑基址、冶铜、储粮等遗迹的发现,为商周城邑的功能结构研究提供重要例证。
斜圳地点位于城址内东北部,发现有冶炼残炉、铜矿石、炼渣和炉壁残块等冶铜遗存,并发现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大量废弃陶瓦残片。南头地点发现深穴式储粮遗迹。这些发现为西周城址的聚落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西周时期大型围沟墓地及高等级墓葬的发现,为揭示人群迁徙及周王室对泾河流域的控制方式提供难得的考古学材料。

墓地外围确认面积超15万平方米的大型围沟,围沟平面近三角形,北侧、南侧围沟与城址东墙外壕沟相接,所见围沟长度约1120米。

通过解剖,围沟宽8.0-8.3米,距地表深3.5-4.0米,填土较为纯净,出土遗物较少,通过出土陶片可判断围沟年代应为商周时期。围沟内发现墓葬近千座,2020—2022年已在该墓地发掘中小型墓葬120座,马坑3座。

2021—2022年发掘甲字形大墓3座,其中M90为东西向大墓,墓道向西,墓室东西长约6.5、南北宽约5.2米,墓道长约9、宽约3.3米,墓道内发现排列有序殉人38具,分三层殉埋,布满整个墓道,墓室西侧二层台发现5具殉人,墓室为一棺一椁,墓室底部有腰坑。该墓年代为商末周初。



中型墓为东西向,墓室面积10平方米以上,多有棺椁,二层台有殉人,墓内见有腰坑并殉狗。小型墓葬多为东西向、亦见有南北向,一般随葬品较少,多见陶器、兵器及车马器。通过出土遗物判断,上庙墓地墓葬的年代主要集中在商末周初和西周早期。值得关注的是,上庙墓地围沟外东部发现甲字形大墓十余座,另有中小型墓葬百余座。西头遗址围沟墓地的发现为探索商周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M90墓道所见大量殉人的发现,为商末周初人群迁徙及周王室对泾河流域的控制方式等研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考古学材料。
西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对泾河流域聚落演进与商周社会变迁、周文明起源与发展模式、西周王朝的统治方式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为寻找文献所载“豳”与“豳师”提供了一把关键钥匙。
发掘工作照





作者:西北大学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王雨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新发现 | 西藏当雄发现吐蕃时期大型封土墓 出土遗物见证与中原文化交往交流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32:270001事实证明二战日本兵的武士道精神,在机械化部队面前就是个渣!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0:370000讲座:朱岩石:北朝都城考古学研究
本文为2022年10月21日15时,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四川大学‘创新2035’先导计划·汉唐考古名家讲座第一季第三讲——北朝都城考古学研究”讲座纪要,摘录于下分享给大家!本场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朱岩石研究员主讲,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煜教授主持,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霍巍、齐东方教授作为与谈人参加讲座。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2:06:10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长沙西晋墓
分布于湖南省长沙市近郊杨家湾、砚瓦池、子弹库、金盆岭、左家塘等地的西晋墓葬。1955~1960年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湖南省博物馆发掘了7座。其中金盆岭9号墓出有“永宁二年五月十日作”篆体铭文砖,永宁二年(302)可能为建墓的年代。这批墓中出土有烧制精良的青瓷器和一批具有地区特点的青瓷俑,对研究当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44:390000新发现 | 良渚文化晚期临海遗址的考古成果——上海奉贤柘林遗址考古发掘取得的阶段性收获
柘林遗址地处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南部,杭州湾北岸,位于距今约5000年的冈身遗迹最南端,海拔高度约4.1米(图1)。1973年开挖河道时发现;1977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2017-2018年,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地下文物埋藏区考古勘探,探明柘林遗址现存主体文化堆积约3万平方米,初步确认柘林遗址是一处良渚文化时期临海小型聚落(图2)。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35: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