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新疆奇台唐朝墩古城遗址
01 发掘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02 项目负责人
魏坚
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县城东北,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山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宽约60公里的绿洲廊道中部,是丝绸之路新北道东端一处重要的军政建置和交通枢纽(图1),2013年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2018年至202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连续5年围绕唐朝墩古城遗址开展了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系“考古中国——国家管理与文化认同考古研究——新疆汉唐西域军政建置体系考古”子课题,负责人为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执行领队为中国人民大学任冠博士。经过5年的工作,在基本厘清城址布局结构和年代序列的基础上,清理出带有围墙的院落遗址、浴场遗址、佛寺遗址、景教(东方叙利亚基督教)寺院遗址等不同类别的遗存(图2),出土了种类丰富、风格独特、内涵多元的遗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掘成果。
2018年考古发掘面积共600平方米,清理探沟2条、房址5组、灰坑190个、灰沟11条、灶6个、水井4口、墓葬2座。出土遗物标本141件,包括陶器、铜器、铁器、骨角器、石器、玉器、玻璃等。在发掘的同时,对城内局部地区开展了考古勘探,初步探明了城址总体布局、城墙构筑方式、地层堆积和年代序列,并发现和清理了1处高昌回鹘时期浴场遗址的主体部分。
2019年考古发掘面积共500平方米,清理房址2组、灰坑153个、灰沟15条、水井4口、墓葬6座、城墙门址1处。出土遗物标本295件,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铜钱、铁器、骨角器、石器等。在发掘的同时,对城址开展了全面的考古勘探。本年度完成了浴场遗址的发掘,清理了1处唐代院落遗址的东半部,发现并清理东墙门址,基本搞清了城址的形制结构,加深了对城内遗存文化面貌的认识,并初步梳理出该城址唐代至元代陶器演变序列。
2020年考古发掘面积600平方米,清理房址2组、灰坑14个、墓葬7座。出土遗物标本28件,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铁器、木器、玉器、石器和骨器等。本年度重点对城址中心位置的夯土台基进行了清理,根据建筑的形制结构、出土遗物、特别是墙面上的壁画遗存,确认为一处唐代始建并沿用至元代的佛寺遗址。
2021年考古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清理房址3组、灰坑152个、灰沟4条、水井2口、墓葬7座、灶址3处。出土遗物标本194件,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石器、骨器、建筑构件、玻璃器、琉璃器、玉器和贝类等,并出土了400余块壁画。本年度主要清理了2019年发掘的唐代院落遗址的西半部,并发掘了城址北部中央位置的1处大型建筑基址,根据该建筑形制和出土的壁画内容及其它遗物,判断为一处始建于唐代,沿用于高昌回鹘时期和元代的景教(东方叙利亚基督教)寺院遗址。
2022年发掘面积862平方米。清理房址2组、灰坑116个、灰沟9条、灶址8个、墓葬5座。出土文物标本326件,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石器、骨器、木器、玻璃器和建筑构件等,并揭取壁画3块。本年度一方面对往年出土的遗物特别是壁画遗存开展了室内整理工作,另一方面继续清理景教寺院遗址的围墙和主体建筑东侧的生活区等结构,出土的大量遗物为考察景教寺院内部人员构成和各类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基本厘清了城址的形制结构和建置沿革。城址整体东西宽约341米,南北长约465米,西、南、北三面城墙呈直线修筑,东墙沿水磨河岸台地自然地势修筑。在城址东墙中部清理城门址1处,为斜坡单门道结构,结合文献记载推测城址南墙中部应建有主要门道。根据城内建筑和街道布局判断,城内存在南北向中轴线,佛寺、景教寺院等主要建筑均选址于轴线之上。唐朝墩古城应为唐代庭州蒲类县县治,始建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延续于高昌回鹘时期和西辽,废弃于元末,是唐朝中央政府在天山北麓构建的军政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见证了唐朝政府对于西域的经营开发,也见证了当地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图3)。
二、发现并清理一处唐代院落遗址F6(图4),该院落采用减地法构筑,四周为生土围墙,内部主要包括南北2间主室和多间隔间,出土了较多具有明显唐代风格特点的遗物,该院落遗址自上而下包括完整的元代、西辽、高昌回鹘和唐代地层堆积,出土了丰富的遗物标本和动植物遗存,为梳理天山北麓唐代到元代陶器演变序列和还原自然环境状况提供了大量的珍贵资料(图5)。
三、在唐朝墩古城的东北部发现并清理一处公共浴场遗址,整体结构由中心部位的砖砌主体建筑(F5)、东侧的土坯建筑(F4)和周边灶址、水井等相关遗迹构成(图6),包括上下两层空间,下层位于建筑地表之下,为烟道和供热的基础空间,上层位于建筑地表之上,为浴场使用的活动空间(图7)。浴场遗址营建于高昌回鹘时期,元代曾被改建沿用,遗址在形制布局、建筑技艺等方面具有浓郁的罗马风格,而出土的各类遗物、装饰彩绘等又明显具有中原和本地特征,反映了东西方建筑传统和技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交融与创新(图8)。
四、确认城址中心夯土台基为一处佛寺遗址,整体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沿东西向轴线对称布局,由围墙、回廊、塔基地宫、佛殿、前庭和前院等6部分构成(图9)。根据夯土层位和构筑方式判断,佛寺始建年代与古城一致,后沿用至高昌回鹘时期,至元末与古城同时废弃。佛寺遗址地处丝绸之路新北道,是印度佛教东传和中原佛教西进的重要枢纽之一,其建筑结构和出土遗存反映出中原文化和犍陀罗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与融合(图10、11)。同时,佛寺遗址也是贯穿古城始终的一处高规格建筑,反映出佛教信仰在唐朝墩古城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五、在城址北部中央位置发现并清理出1处景教寺院遗址,主体坐东朝西,包括南北两组建筑,由中殿(图12)、祭台、若干房间、后廊等部分构成,外围建有围墙,东侧为庭院和生活区,整体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是国内第一处经过系统考古发掘的景教寺院遗址(图13)。
遗址始建于唐代8世纪上半叶,高昌回鹘时期历经扩建、修缮、毁坏和重建过程,至元末与古城同时废弃。发掘中出土了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饰品、宗教物品等不同种类的遗物(图14~17),为全方位的考察景教寺院内部的社会生活和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图景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同时,遗址内出土了大量题材珍贵的壁画,包括头带十字架的圣像、手杖、棕枝、回鹘文题记、“也里可温”榜题等内容,体现出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的交汇与传播(图18~20)。
唐朝墩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实物资料印证了新疆地区唐代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生动的反映出丝绸之路既是经贸往来的通道、也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通道、更是古代不同人群交往、交流、交融的通道,而兼容并蓄、协调共存也成为了新疆地区多民族大一统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中的轴线和底色。唐朝墩古城遗址所体现的汉唐以来多民族交往、东西方文明交流、多种文化交融的实物证据,对于我们当下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编辑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狄宇宙:游牧视角下的战国长城——政治、贸易与精英的形成
讲座伊始,狄宇宙教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研究背景和核心问题。长城始建于战国后期,秦、赵、燕三国分别在北疆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在长城成为游牧民族和中国(注:狄宇宙教授本讲中使用的“中国”概念,是相对于游牧生活地区而言的华夏农耕地区,本身是变动的空间与历史概念。为避免歧义,以下根据语境替换为“华夏”或“中原”,特此说明)之间的边塞以前,这些区域其实是两种文化交融的“中间地带”。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0:54:450000农民挖出一个大缸 连夜上京捐赠故宫(捐赠文物)
农民工拒绝诱惑把文物捐给故宫,并且上了故宫的名人榜。1985年,河南周口市的一位农民河缸在挖地基时,意外从地下挖出一个大水缸,没想到的市里面竟然装着满满一罐精美的仪器,当时他意识到自己肯定挖到了宝贝,没过多久,文物贩子也闻讯的在见到银器的一瞬间就开价5万块钱准备收购。在那个能成为万元户都是很艰难的年代,这样的天价对于何刚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捐赠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10-24 19:46:4200002021年度西南考古协作会暨古蜀文明与西南夷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年10月14日至15日,由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物局指导,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2021年度西南考古协作会暨古蜀文明与西南夷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广汉召开。来自川、云、贵、渝、桂、藏六省区市的考古文博机构、高校考古历史院系相关领域负责人和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中国文物报社等十余家单位的90余位代表参会。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9:42:490000重修房子挖出一只猪 专家表示世界唯一(青铜猪)
湖南的农民挖到青铜猪之后上交给了长沙博物馆。我们中国有着上下5000年的文明历史,在考古方面我国有着很大的话语权,我国也出现很多新的文物。如今在我国各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几乎都是在无意当中发现,比如说在1981年,湖南湘潭的老朱因为自己家的房子已经比较破旧,于是想要和自己的家人一起重建这座房子,但是在挖地基的时候居然挖到了一个青铜铸成的小猪。青铜小猪我要新鲜事2023-11-03 19:45:240000定远号战舰铁甲出水——水下考古重要收获,且有广东贡献
9月17日,是清末中日黄海海战126年纪念日,旗舰定远舰凭借其超强的铁甲防护能力,面对日舰围攻,屹立不退;后自沉殉国!近日,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故北洋海军基地东侧海面,定远舰铁甲出水。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经过清淤、穿缆、起吊等环节,成功将一块定远舰中部的一块大型铁甲起吊出水,让世人再次目睹定远舰铁甲的真容。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6:45:06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