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中华文明大展全国矩阵,完善中华文明全国联展体系

中华文明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天地大美,笑而不言;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中华文明既需要寻根探源,又需要创新发展,既需要传承保护,又需要传播弘扬。我们组织实施中华文明大展主题宣推系列活动,坚持祖国第一、人民至上立场,树立人民文博、人民遗产理念,增强文物为人、文博为民意识,尝试组建中华文明大展全国矩阵,探索完善中华文明全国联展体系,开展中华文明全国大联展行动,形成中华文明全国大联展格局,就是为了全面系统展示中华文明的伟大和光荣,让整个社会共同欣赏领略中华文明的灿烂和辉煌。
为了传播弘扬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我们开展了中华文明探源主题宣推系列活动,推出专题专栏展示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成果及最新进展。成功举办“长江文明物语——长江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考古里的长江文明——新时代·新发现”主题展览、“繁星盈天——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生肖文化大联展,汇集全国文博力量,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展,展出精品文物,得到媒体广泛关注,观众踊跃参观,在展览中体悟中华文明根脉,促进公众对中华文明的理解与认知。
为了促进全国文博展览提质增效,我们开展年度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和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展示推介活动,策划举办新时代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发展论坛,广泛宣传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发展实践案例和经验做法,提高文物藏品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新贡献。
为了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示推介中华文明,我们推出中华文明大展主题宣推系列活动,力图推动改造提升、丰富完善现有基本陈列展览,同时促进查遗补缺、填平补齐,组建中华文明大展全国矩阵及其地方方阵、时段方阵和行业方阵、门类方阵,构建中华文明大展时空框架和总体格局,研究探索和丰富完善中华文明大展根系、谱系和体系。
遴选推介中华文明百大常设展览,率先组建中华文明大展第一方阵、核心方阵、示范方阵。绘制中华文明大展地图和图谱,编制中华文明大展名录和图录。让展览全程视频讲解与展览图录一样成为标配并且上网传播,形成云端中华文明大展体系。用现代高新科技武装中华文明,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建设中华文明数字博物馆和智慧博物馆、虚拟博物馆和元宇宙博物馆全国矩阵。适应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振兴行动,适应新城市、新乡村发展进步,推动城市博物馆、街区博物馆和集镇博物馆、乡村博物馆建设;适应行业和企业发展需要,促进行业博物馆和企业博物馆等各类博物馆建设,充实加强地方方阵和行业方阵建设,形成上下联动纵横交织、根深干壮枝繁叶茂的局面。
与此同时,对不可移动文物,我们推出中华文明大展主题宣推系列活动,力图参考借鉴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创建模式和经验以及世界遗产名录申请监测制度,推动建立国家文化遗产名录制度,促进有条件的各文化遗产地创建国家文化遗产公园,逐步确立比较健全的国家文化遗产公园制度,形成比较完善的国家文化遗产公园体系。
参考借鉴世界地质公园、世界森林公园等创建模式和经验,引导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各世界遗产地创建世界遗产公园,支持世界文化遗产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公园、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园等差异化发展,增强在世界舞台上的可见度和美誉度,扩大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寻找中华文化地标,遴选中华文明标识,用先民遗存的实物见证伟大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用今人创造的成果刷新伟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擦亮伟大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梦想。
作者:柳士发
总策划:柳士发 李让 李学良
活动办公室:张硕 耿坤
编辑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高庙:我国史前第一波艺术浪潮策源地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15:560000葛剑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学术规范——学术写作的基础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学术写作的基础。我本人在求学阶段并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主要是通过自己平时的阅读、实践和积累慢慢领悟到的,所以完全是一种个人的体会,供大家参考。我认为学术写作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三个方面: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学术规范。对于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明白哪些内容属于学术写作。0001江苏一座千年古墓,专家3次探查未果,最后与老农攀谈发现玄机
位于我国华东沿海中部的江苏省,辖江临海、扼淮控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就曾出土过一座千年古墓,出土过程却极为艰辛,专家三次探查未果,最后与老农攀谈才发现玄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要新鲜事2023-05-17 20:37:070000泰坦巨龙类:冈瓦纳巨龙 体长仅7米(尾部脊椎是心形)
冈瓦纳巨龙是泰坦巨龙类恐龙的一种,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它的体长只有7米,所以算是蜥脚类恐龙中较小的一种,不过它依然体型高大,能够大范围的进行摄食,并且吃到树顶的枝叶。冈瓦纳巨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06:210000丧俗中,寿衣的袖子为何必须长一截?老话的说法比较迷信
寿衣置办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有段时间未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聊民间丧葬风俗了,这篇文章来说说。生老病死,是人都躲不过的,所以没有必要忌讳死亡。中国人对这一点,其实看得很开的,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过去都会早早预办寿衣什么的,准备那一天的到来。寿衣,俗称“送老衣”,是人在世间穿的最后一套衣服,必须准备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48: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