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忆往 | 怀念石兴邦先生

我是见过石先生的。那是我小的时候,大约七八岁的样子。记得有一天,石先生来我家做客,父亲将我拉到先生面前说,这是我家老大,晓悟。快叫石伯伯。石伯伯好!这是我和石先生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也是我们唯一的一次会面。
父亲与石先生的情谊还得从他考古起步的地方陕西说起,这其中有大家熟知的华县、渭南考古,也有大家不太了解的半坡考古,正是因为半坡考古使他与石兴邦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5年,新成立的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第一次安排田野实习。实习的第一站是西安半坡遗址,这也是父亲的第一次考古实习。半坡遗址考古实习的生活条件是十分艰苦的。父亲曾经回忆过这段历史,他们实习时房子不够住,他和高明、徐元邦两位同学只能住在马厩里。马厩的斜对面放着房东大爷的一口寿材,寿材头正冲着三人住的地方。三人在马厩中间用一个席子拉开遮住,一半是宿舍,一半就是马厩。夜里,牲口大小便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
那时已经进入冬天,西安的天气还是很冷的。为了赶时间,大家天不亮就得起床上工,这时乡间的土路还冻得硬硬的,可以踩在上面走,可一到中午出太阳,路面融化了,鞋底粘的到处都是泥,到了下午,太阳落山了,地面又冻结了。每天考古发掘工作完毕,男同学们把采集完的人骨、兽骨,用蒲包提着回去,放在床下。西安半坡的考古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这一年的年底。
其间,我父亲与黄景略、王克林三位同学曾组织办过一次田野考古发掘实物展,把发掘的文物,诸如陶器、石器、鱼钩等摆出来,三人轮流做讲解员。这个展览引来了众多的村民,人数多达上万人,村民也许第一次看展览,觉得很神奇。石兴邦先生也看了展览,赞叹道:“这一班的学生对考古很热爱,很有激情”,这一展览“开创了考古学走向群众的开端”。
石先生主持的半坡遗址发掘创立了“半坡考古范式”,开创了国内全景式聚落考古的先河,催生了中国第一个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但在石先生的心中,半坡考古还不止这些,在他的口述史《叩问远古的村庄》一书中,他提及了俞伟超、杨建芳和我的父亲张忠培等在半坡实习的北京大学学生,提到了父亲组织的那次“文物展”。我想,这些从半坡遗址走出来的中国考古学巨擘、大咖也是石兴邦先生引以为豪的地方。
半坡考古之后,石先生与我父亲的联系基本就没有间断过。我在整理父亲的书信中,发现了多封石先生给我父亲的来信。现摘录两封如下:
信一
忠培同志:
来信和稿子都收到了。
您这稿子写的很好,很实际也很有寸分。
尹达同志的纪念文集,决定出,十月份或十一月份作定稿,我希望您写一篇文章,评价他的事功也好,写一篇学术论文也好,作一纪念是我们理应义为,希望您能完成,十月下旬,我在北京,您可寄到考古所即行。
《史前研究》从明年起由考古研究所主办,我想使他成为史前研究的机关刊,能反映这一学科面貌,请您多写文章寄来。
即颂,研安。
兴邦
1985.10.4
信二
忠培同志:
您好!
来信收到,甚喜,关于“史前文化”一书,幸亏您和文明同志通力合作,英俊后生奋力挽写,得以完成,实一大佳绩,甚为感念。前面1.5万字的前言部分原来由我写的,后面我请您和文明写,不知成否?
您谈的培养人才一事正合时势及需要,所言甚是,希望您能为此受些辛苦。上次在我家谈后,我即向XXX同志谈了,他当时就表示赞同,并力争实现,我近日和他谈及此事,他已向局里诸领导说明此事,并特别提到您,要把您挖来,现在做西大工作,他和现任校长是同窗好友,也不成问题,我和他商量发信向省长荐言,志在今年暑期实现,因为培养人才,人心所向,力争促其实现,文物局已向省长提出,为高级研究人员特建一处高级宿舍,初步已得到同意,我想对工作、生活条件将在全国走到前面,这样更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在考古上搞一个中心(东方文化中心)是不成问题的,这是我的想法,我希望您以后能建业,落脚西安就理想了。
向马老师和孩子们问好!
谨致
敬礼
兴邦
2000.4.6
石先生是中国史前考古的重要开创人。他致力中华文明的探索,专注于史前考古研究,出版《西安半坡》《临潼白家》等多部学术专著以及发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体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新石器时代体系及其有关问题”“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的辩证发展及其源流的考察”等论文百余篇。石先生为陕西考古倾注大量心血,搭建了陕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基础框架,并前瞻性布局考古工作,为陕西考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22年10月,当我从媒体上得知石先生走了的消息后,一种莫名的悲痛袭上心头。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先生的面容已经变得很模糊了,但在我心目中,他的形象永远是高大的。特整理出上述这些文字,来纪念我心中的石兴邦先生。
作者:张晓悟
编辑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黄雪芮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偷挖朱元璋儿子墓,盗洞直达墓室,一看下面情况,谁也不敢下去
明湘献王墓考古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怕什么,不怕被人骂断子绝孙,就怕遇到水。费了半天劲,如果墓室充满积水,取随葬品就不太容易。在时间有限,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一般还不敢水下,以防遭遇不测。1997年12月,几个盗墓者冒着严寒,挖开了位于湖北荆州古城西门外的明代湘献王朱柏墓。朱柏墓早在1956年已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敢盗掘文保对象,这伙盗墓者的胆子很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30:530002双乳山的汉代墓穴 居然是最后一代的济北王(济北王墓)
在1995年双乳山发现了一个汉代的墓穴,这个墓穴一共出土了大概2000件文物,这些文物都有着比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中最让大家惊讶的是一个玉覆面,这个所谓的玉覆面是用玉把整个脸部都给覆盖住,分为了18个部件。考古专家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和清理,才把这18个部件全部都给拼接而完成。几乎可以算是我国的国宝之一。汉代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3-11 19:51:360000江苏出土的道教古墓 打开棺椁后被吓傻(不腐女尸)
棺椁内的是前年不腐的女尸。2002年的时候,位于江苏连云港海州区的双龙村正在修建一条高速公路,在工人们施工的过程中,却突然挖出了一具棺材。工地上挖出棺材的现象本来是很常见,但这具棺材看起来并不像是近现代才有的,随后一支考古队就来到了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这下面并不只有这一具棺材。道教贵族我要新鲜事2023-03-30 13:36:060000秦始皇马车上的伞 蕴含着逆天高科技(始皇马车)
秦始皇的马车上有着几乎逆天的高科技。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中铜车马上的伞才是最逆天的设计,这把青铜巨伞当年被发现时是有彩绘颜料,后来考古专家根据伞面上残存的颜色和花纹进行3D数字技术复原后,就是画面中这种迷人的深蓝色造型。注意看伞内,他还运用不同颜色装饰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始皇马车我要新鲜事2023-12-17 11:36:4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