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首发,全面讲述浙江考古80余年硕果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由各地、各族群创造的灿烂文化日益融合,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考古发现证明,浙江是稻作、蚕丝、茶叶、漆作、瓷器等的主要起源地,有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起源于浙江,在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中扩散开来。
时至今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历程,浙江考古在中华文明探源和脉络展示上的贡献如何?“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给出了精彩的回答。
▼
1月11日,首部全面阐释中华文明发展与浙江文化历史贡献的考古研究成果——“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新书首发式暨第二辑规划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人民出版社承办。
▲现场书影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程为民,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杨建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出席。
参加活动的还有,浙江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革命文物处)处长杨文庆,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规划处副处长黄获,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浙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叶国斌,浙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业务部主任邹亮,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王利波,浙江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褚树青,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主任、教授杜正贤,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胡利红,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王光远,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培量等领导专家。
新书首发式
▲新书首发式现场
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发来贺信:“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凝聚了浙江考古人几十年筚路蓝缕的不懈努力,在全国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时刻,它的适时出版,不仅是浙江文物考古行业的一件大喜事,更代表了当代考古人对新时代一份厚重的献礼。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作视频致辞:“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是国内考古界研究成果转化的一件大事,非常好地展示了浙江的古代文化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无论是考古文化遗产保护,还是成果转化传播,浙江均走在了前列,不愧为各省级考古机构的标杆和典范。
▲王巍通过视频致辞
陈广胜认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正是考古视域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探索,为浙江大历史构建奠定了学术基石,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浙江支撑”,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了“浙江贡献”。
▲陈广胜致辞
程为民指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浙江考古80余年的最新考古成果。它的出版,将为我们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传承浙江创新精神、打造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提供有力支撑。
▲程为民致辞
谢利根表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系统总结了浙江考古近百年来的优秀成果,是浙江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对浙江历史文化的重要总结,也是对浙江文化、文明发展进步的系统梳理,丛书还充分展示了浙江考古成果对于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的贡献和作用。
▲谢利根致辞
首发式上,陈广胜、程为民、杨建武、谢利根一同为新书揭幕,并向浙江图书馆、浙大城市学院、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捐赠了丛书。
▲首发式上,谢利根(左一)、程为民(左二)、陈广胜(右二)、杨建武(右一)一同为新书揭幕,并向浙江图书馆、浙大城市学院、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温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捐赠了丛书。
规划研讨会
新书首发式后,杨建武、刘斌、方向明、叶国斌等领导和专家就丛书内容与编撰出版经验等展开研讨,对丛书的理论高度、学术价值、时代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还规划讨论了丛书第二辑的编撰出版项目。
刘斌在贺信中肯定了“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是浙江考古一万年的全面总结,是浙江几代考古人数十年考古成果的集大成的展示。未来还可以出专题性的丛书,第一辑未包括地上的文化遗产,这是不全面的浙江大历史,所以希望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下一阶段,也可以出一套地上的研究丛书。
▲刘斌贺信
方向明介绍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课题的渊源与过程,分享了第一辑创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感悟,并提出了对第二辑丛书编撰上的建议与期望。
▲方向明发言
叶国斌表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为浙江宣传事业提供了扎实的素材和依据。丛书出版后,许多业内专家学者和同仁对丛书给予极高的评价,肯定我们为考古文博事业做了一桩好事、一件大事,为浙江文化宣传开拓了新的天地。
▲叶国斌发言
杨建武总结道,“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是浙江省文化宣传的一项重要工程,是浙江省文物界的一项重要成果。丛书第二辑应当继续沿着“高站位、深挖掘、广传播”的思路推进,并提出五点具体要求:第一,要始终坚持以田野考古为根本,进行升华提炼。第二,要突出重点,重点展示浙江古代的辉煌成就、浙江完整的历史谱系,以及浙江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贡献。第三,要重视比较研究,纳入到全国、全世界范畴。第四,要确保质量,打造传世之作、精品之作、经典之作。第五,要建立评优机制,确保代表浙江最高水平。
▲杨建武发言
杨建武最后号召浙江考古学界以“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的出版为契机,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强化考古工作,深化文明探源研究,夯实中华文明根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第一辑)
“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的20位专家倾力打造,系统梳理80多年来浙江考古成果,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和传承体系,力图为中华文明探源贡献浙江材料支撑,进而长时段、多角度呈现浙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卓越贡献。
丛书包含《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越国考古》《浙江汉六朝考古》《吴越国考古》《南宋墓葬研究》《良渚古城与中华文明》《良渚玉器与中华文明》《稻作文明探源》《浙江史前陶器》《浙江史前美术》《浙江古代青瓷》11本,分为互补的两个系列:一是通史系列,从新石器时代贯通至南宋,具有较强的体系性。二是专史系列,涉及城邑、玉器、农业、陶器、美术和瓷器。
来源 |浙江人民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诸夏一体到九州攸同之考古学观察
夏时期,经历了一个由龙山时代方国林立、万邦自治到二里头王国统一中原、引领九州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在文化格局、生业经济和社会结构等方面都有体现,整体呈现出夏时期“诸夏一体到九州攸同”的进程。本文试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对这个历史过程简述如下。1.文化格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龙山文化晚期: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02:550002海特兰龙:亚洲巨型蜥脚类恐龙(仅一节尾椎出土)
海特兰龙是一种蜥脚下目类恐龙,是泰坦巨龙类的一员,诞生于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第一批化石是在巴基斯坦的俾路支省发现的,不过当时只挖掘出一节尾椎骨,所以目前关于它的资料非常少。海特兰龙的化石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28:400000钱穆与《先秦诸子系年》
0000多重证据的运用:关于古代寺观彩塑壁画断代的几点思考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59:580000秦始皇陵外围发现的竹简 揭露秦始皇为人(秦竹简)
秦朝留下来的竹简说明秦始皇不是个暴君。2015年,在湖北里耶古镇的一口枯井中发现了秦代竹简。这些秦朝的竹简可是连司马迁都没有见到过,专家们第一次看到秦简的时候,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枯井中发现的秦代竹简36000多枚,20多万,他们清晰记载了秦国当时的法律、赋税、徭役等等方方面面关于秦国的法律法规。秦竹简我要新鲜事2023-12-08 19:56: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