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聚能跃迁 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出水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回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任务,强调要传承中华文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回顾出水文物保护的十年,以保护好中华优秀文化为着力点,深挖文物价值,加强文物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自信自强。
随着水下考古事业的发展,大量文物的出水对出水文物保护提出了迫切需求。为此,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专门成立了出水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自2011年成立以来,出水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一直致力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以开展出水文物保护修复的科学研究和保护施工为己任,开拓进取,努力探索,在实战中发现问题,在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保护技术研究与保护修复相结合,为重大出水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典型示范。
尽管落后国外几十年,在国家的重视和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从无到有,打开了中国出水文物保护事业的新局面。夯实一线,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出水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保护项目实践、标准制定、国际交流、人才培训、专利成果及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硕果丰厚,将我国出水文物保护事业推上了新台阶,实现了十年聚能跃迁。
?
一、全面深入精探究
十年来,出水文物保护团队加强科研攻关,开拓进取。不断提高科研实力,围绕海洋出水文物的相关保护技术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自主课题研究20余项,针对多种材质保护技术难点开展了针对性攻关研究。与国际接轨,力求达到或超越目前相同领域的科研水平。
出水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的保护对象除了国内发掘的重大沉船外还包括其船货,种类繁多,类型多样。主要有陶瓷器、木质文物、以铜、铁为主的金属文物,还有少量有机质文物、鎏金质、锡质和石质等类文物,另外还有包裹多种出水文物的凝结物。这些文物及沉船本身蕴涵丰富的考古学信息,见证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对揭示当时的造船技术、制瓷、金属制造工艺及社会活动,研究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海外交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年间,在对水下文化遗产编制保护方案前,深刻认知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比较分析,提炼出其内涵和意义,升华其核心遗产价值。将文物保护与水下考古密切结合,详尽了解文物的“前世”和“今生”,通过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在进一步回应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华文明所涉及的重大问题的同时,构建新的价值体系研究模式,丰富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
精进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深入参与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洋出水木质文物关键保护技术”,针对不同材质文物的保护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从材料组成、材质的结构性质、制作工艺入手,结合病害调查和评估、文物保存环境对文物的影响、腐蚀机理以及保护修复材料和技术研发、施工示范等方面,积极推进并凝练成果,形成保护标准和规范,为后续编制保护规划、实施保护项目和提升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打下基础。
推进数字化技术研究和科技赋能研究。以实现文物共享为目的,以文物资源数字化为基础,促进文物数据资源库的开发共享。积极推进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组成部分的“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病害评估研究”,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病害评估研究中,在对信息数字化留存的基础上,提取文物表面病害的特征信息,呈现海洋出水木质文物3D病害图的展示效果,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与互进,加强了文博领域科学数字化信息的有效利用。
?
二、统筹规划重保护
十年以来,出水文物保护工作深入文物保护现场,认真摸底清查,结合我国出水文物的特点,制定各类出水文物的保护规程。根据保护需求的紧迫性和难易程度,分清“轻重缓急”,统筹规划,坚持保护第一,稳步推进保护项目。
遵循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理念,根据不同材质文物的特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保护规程,如海洋出水铜器保护规程、海洋出水瓷器保护规程、海洋出水铁器保护规程和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规程等。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包括南海I号、华光礁1号、南澳1号、小白礁1号、丹东1号(致远舰)、泉州沉船、慈溪沉船等船体及船货相关的保护项目10余项。根据统筹安排,着重开展了南海I号的船体和船货的保护,以形成国内大型船体及其船货现场保护的科学示范。为推进出水文物保护事业未来的发展,在文物病害评估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南海I号出水典型文物数据库建设,针对文物的类别、级别、材质、病害类型、病害程度、保护需求等建立数字化出水文物库。
?
三、加强管理助前行
十年来,出水文物保护从切实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入手,确保出水文物在水下领域的保藏安全和出水后在不同环境中的保存安全。遵循《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理念,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早发现、早保护,划定水下遗址保护区,防止民间打捞对水下文化遗产的破坏。制定发掘规划和打捞计划,分批次、分阶段将水下遗产打捞出水保护。由于出水文物在打捞出水后,环境突变会导致文物加速腐蚀破坏,因此在加强出水现场的文物安全管理的同时,加快对文物的快速转移,给予文物以安全、有力的保存环境。如南海I号现场保护发掘项目中,针对出水文物材质多样、保护状况差异大以及不同位置提取难度不同等特点,出水文物保护团队与考古队一起通力合作,联合攻关, 最终实现了几十万件文物的有效提取。
加强保护管理,完善人才队伍培养培训体系。引进人才,扩大团队的学科范围,增强保护修复实力。融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针对不同海域、不同淡水水域沉船保护工程,多角度、多侧面积累保护经验,涉猎更宽泛的保护对象,挑战更具难度的保护难题,以期锻炼出更高精尖的出水文物保护团队。加强保护团队的建设,坚定政治方向,发挥团队的凝聚力,保持保护队伍的稳定性。积极扩大视野和格局,立足全国出水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通观世界文化遗产的发展布局,制定团队长远的发展目标并有计划地引领实施。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十年来,共举办出水文物保护培训班5次,培养地方出水文物保护人员300余人。提升了保护科学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大了基层文博人员的培养力度,提升了其在出水文物保护修复管理、技术运用、实践操作、理论知识等全方位的业务素质,优化出水文物保护从业人员的人才结构,助力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和稳步前行。
?
四、创新开发巧利用
十年来,出水文物保护在深入保护研究和加强保护实践的同时,突破创新,加大了文化遗产的利用力度。
丰富内涵,将保护过程与展示有机结合,加大宣传力度。在充分提炼文物和旧址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展览的主题及展品之间的内在关系,围绕展览主题,将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与保护后的成果一同展示,使文字叙事、图片叙事和文物叙事融为一体。将文物的故事和文物保护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一起展示给公众,增加保护成果与公众互动的机会,不仅实现了文物保护成果展示方式多样化,还实现了保护过程留存资料的有效利用。致远舰发掘出水的格林机关炮的保护展示就是其中一个案例。在致远舰(丹东1号沉船)出水文物保护项目中,对于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生产的格林机关炮,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制作了集文物基本信息留存、文物价值挖掘、文物保护过程留存、文物保护效果对比展示和文物保护操作演练等为一体的展示系统,并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复制品,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实验室展示。目前保护成果已经在辽宁省博物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宁波小白礁北海基地博物馆等多处进行了展示。3D打印复制品正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主要成果展”上展出。
推陈出新,促进成果转化。十年来,出水文物保护注重保护理念创新、保护材料创新、保护技术创新和保护设备的创新,申报国家专利10余项。在申报国家专利的同时,积极推广示范性应用。首先,在保护工作中实时更新保护思想和保护理念。其次,将创新深入到文物保护的每个环节。在保护工作中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保护材料、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积极想办法,努力寻求突破。最后,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研究,探讨和拓展渠道,促进科技成果的有效推广。以出水文物脱盐设备设计和研发成果的专利为例,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应大体量脱盐保护实际的迫切需求,在海洋出水文物保护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物理脱盐、化学吸附脱盐等优点,自行设计研发了一套海洋出水脱盐设备。针对典型的海洋出水文物,开展该设备对出水文物脱盐的应用研究。通过一系列设备技术参数的筛选和界定,结合物理、化学的分析手段,评价其脱盐效果,提出了该设备对典型海洋出水文物的脱盐工艺与脱盐终点判断的科学指标。目前,该设备研发专利已为大批量不同材质出水文物的脱盐提供了科技示范,且已推广应用于南海I号沉船及其出水文物的现场脱盐保护、宁波小白礁1号沉船的保护以及南澳1号沉船出水木质、陶瓷器和金属文物的脱盐保护。
出水文物保护在保护研究的基础上注重科研成果的提炼,根据出水文物保护的基础共性、行业应用等制定技术标准规范。目前在研的《国家文物局2019年度第二批文物保护行业标准立项项目WW2019-019-T文物脱盐处理规范第1部分:金属文物》便是基于出水金属文物脱盐材料筛选研究、脱盐设备研发及应用研究。而2022年度申报的标准课题《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病害分类统计与分级》,则是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海洋出水木质文物关键保护技术”中“海洋出水木质文物病害评估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十年间,出水文物保护突破创新,锤炼精髓,成果丰硕。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网络媒体宣传和报纸刊物、著书出版等手段,积极展示于公众,提高了出水文物保护事业的认知度。十年里,共在国内外重要期刊、杂志及报纸发表包括SCI、EI、中文核心在内的出水文物保护文章50余篇,出版了《海洋出水铜器腐蚀与保护》《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中的硫铁化合物》《南海I号现场保护研究(2014-2016)》等多部著作,翻译了《考古发掘舟船的保护》《古代和历史时期金属制品金相学与显微结构》等著作。
?
五、合作共赢促提升
十年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积极促进多学科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内外文物保护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交流,联合攻关,合作共赢。同时邀请了国内外保护界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前来指导,助力攻坚克难。十年间,出水文物保护团队分赴意大利、瑞典、德国、韩国、法国等国家进行交流和学习,同时与意大利合作开展了《中意饱水考古木质文物分析检测及脱水加固方法比较研究》。与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等院所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及学士共20余名;与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宁波省考古研究所、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开展多项出水文物保护科研课题和项目,积极加强文物保护学科与考古学、生物科学、自然科学、地质学、材料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结合力,结合多学科分析技术的共同解析能力,促进了考古提取技术、文物保护材料、文物保护分析技术、文物保护研究与应用等多方面业务水平的提升。如在南海I号现场发掘保护项目中,引入多学科的优势,共同认知文化遗产的价值,保护好优秀的文化遗产。基于出水文物保护研究文献的基础,对文物的工艺、材质进行了科学分析。结合碳十四测年法的断代分析和发掘地层分析等,与考古队合作,充分考虑了文物在制作时期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生产力水平、经济贸易、军事策略及审美水平等。如:宋代在《宋史》《食货志·互市泊法》中明确规定禁止铜器出口,禁止金银等物输入,多方面提取了文物的考古资料。这为出水铜器和金银器的断代、工艺及材质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结合文物的病害状况调研、腐蚀产物分析和环境影响因素分析等,综合研究了文物在长期埋藏环境中经历的腐蚀过程。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并联合数字化技术优势,形成了数字化的文化遗产展示成果。
结语
文化资源记载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回顾过去的十年,中国的出水文物保护事业从零起步,积极进取,夯实根基,通过不断摸索,制定了保护流程,揭示了腐蚀理论,并已基本形成针对不同材质出水文物较为成熟的保护模式,取得了保护材料、技术和设备等多种创新性成果,获得了丰硕的成绩。在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同时,出水文物保护工作者需要继续深入挖掘出水文物的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和利用,提升创新力和创造力,为出水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绘就更加美好的图景。
作者:田兴玲
作者单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思雨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巡礼—两周(一)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详细名单戳~重磅!“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0:37:570002村民发现500年前古棺尸身未腐 文物局回应道 无考古价值
近日,有村民在一处古墓中发现了一具500年前的古棺尸身,令人惊奇的是,这具尸身竟然没有腐烂,引起了不少人的热议。然而,文物局却回应称这具古棺和尸身对考古价值不大,引起了不少人的质疑。我要新鲜事2023-05-03 19:31:200000奥沙拉龙:巴西大型恐龙(长14米/长有高耸背棘)
奥沙拉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棘龙科恐龙,诞生于9800万年前-93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晚期,属于大型肉食恐龙,是棘龙科中与棘龙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它的体长普遍可达11-14米,第一批化石是在南美洲的巴西发现的。奥沙拉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7:05:150000考证发现中国人在汉唐时已抽烟,而非明代始,但是“吃烟”
史料上发现汉唐人已吸烟本文作者倪方六虽然吸烟有害,但现在烟民不少。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抽烟的?这个说来话长了,一般认为是从明代开始的。明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有这样的观点:“烟草,自古未闻也,还自我明万历时始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皆种植之矣。”而在明末以后,中国古代籍中有关烟草的记载渐渐多了起来,也证明了这一种说法是可靠的。但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并不这么简单。先从烟草叫法说起吧。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1:09:2700013张光直:融通中西的考古学巨人
编者按:2001年1月3日,享誉世界的美籍华裔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离我们而去。我们在他逝世21周年的今天,推出此文,以缅怀他持之以恒地推动中美考古合作,培养人才,推动中国考古学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以及对考古学和人类学做出的卓越贡献。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0:59: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