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殷土芒芒——先商文化人群的生业及迁移活动研究》
基本信息

《殷土芒芒——先商文化人群的生业及迁移活动研究》
作者:侯亮亮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9月
ISBN:978-7-5732-0377-9
定价:78元
内容简介
本书对豫北冀南地区多处先商文化时期遗址(赞皇南马遗址、邯郸河北村遗址、邯郸滏阳营遗址、邯郸槐树屯遗址、安阳鄣邓遗址、鹤壁刘庄墓地、磁县南城墓地)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进行了多同位素(C、N、Sr、H)研究,并结合磁县南城墓地、磁县白村遗址人和动物骨骼的多同位素(C、N、S)研究,还原了当时家畜(猪、狗、牛和羊)的饲喂方式,重建了先民的生业经济,尝试讨论相关先民的迁移活动。同时,分析了殷墟文化时期的辉县孙村遗址的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并结合殷墟遗址及其周边人和动物的C、N稳定同位素数据,还原了从先商文化时期到殷墟文化时期长时段内的家畜饲喂方式和生业经济。
目录

序言
时光荏苒。当我之前的博士生、现任山西大学副教授侯亮亮将其大作《先商文化人群的生业及迁移活动研究》发给我并邀请我作序时,我才惊觉,他在探索先商先民生业经济的学术之路上已逾10个年头了。2008年,他从吉林大学保送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科技考古硕士学位。读研期间,他受到王昌燧教授的影响和指点,开始对先商文化感兴趣,并将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探索先商先民生业经济作为其研究方向。2013年,他毕业后至山西大学任教至今,我们在学术上长期保持着广泛的交流。我一直认为,他业已扎根山西并在山西开始从事新的研究领域,却未曾想他并未放弃读研期间的研究兴趣,反而在之前的基础上不断开拓,“积沙成塔”,竟将之前的博士论文扩展为一本专著。为满足自己“先睹为快”的好奇心和一窥侯博士最新的一些研究进展,我还是接受了作序这个颇为艰巨的任务。
纵观本书的布局谋篇,似乎可以按照一篇正式论文的结构加以解析:引言,为书的第一章。主要讲述先商文化、其生业经济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研究方法,包括书的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讲述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C、N、H、S、Sr等)以及其在探索生业经济和迁移活动中的一些应用。研究结果,包括书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八章、第九章。其中,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讲述C、N、S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先商文化时期家畜的饲喂方式、先民的生存策略,第八章和第九章主要讲述Sr和H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先商文化时期先民的迁移活动。研究讨论,包括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讨论先商文化时期先民与中原地区以及殷墟的先民在生业经济上的异同点,并借此探讨先商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因。
仔细阅读本书之后,我发现:较侯博士之前的博士论文,本书在研究深度、研究广度、研究方法和学术思考上均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提升,反映了其在本研究领域上业已获得较为深厚的学术积累。与其他已出版的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相关的专著相比,窃以为本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种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的使用。本书综合运用了C、N、H、S、Sr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并以此探讨先商时期先民的生业经济和迁移活动。据本人所知,本书所使用的同位素分析方法与国内类似的研究相比最为多样。
2.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同位素数据的相互结合。本书在阐述和讨论先商时期先民的生业经济和迁移活动时,注重历史文献、考古资料以及同位素数据的相互结合和印证。这为今后更好开展原史时期的生物考古研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示范。
3.独特的研究视角。本书从生业经济的研究视角切入,通过对不同时段、不同地区先民和家畜的多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了先商时期先民生业经济的演变历程,并通过对中原地区以及殷墟先民同位素数据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先商先民的社会经济基础和南迁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缘由。
毋庸置疑,本书在利用多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方法探讨先商先民的生业经济和迁移活动已取得了颇为重要的研究成果。然而,本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微小的瑕疵,如部分重要的学术概念尚需澄清、同位素数据的诠释尚不够完善、生业经济和迁移活动的结合讨论程度尚不足够等等。但是,“瑕不掩瑜”,本书仍不失为为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研究的初学者和对先商文化感兴趣的研究者提供教学参考和研究参考的一部学术力作。
商族的起源、发展、壮大和消亡,自始至终就是历史学、考古学研究上一个历久弥新的研究课题。应该说,侯亮亮副教授已在探索这个重要考古学问题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可能又是10年后),他又能够给我带来新的“惊喜”和感慨。
胡耀武
2022.7.13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图书馆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李 丹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揭秘各地盗墓圈黑话,弄死同伙怎么说?
原题:盗墓圈黑话本文作者倪方六不久前,一媒体同行告诉我,北京房山区一座明朝太监墓被盗了。据现场观察,这伙盗墓者可能不太专业,盗洞打得不准,可能是外行或是盗墓小说看多了的“票友”所为。说到盗墓,里面的故事就多了,特别在古代。图:河南境内现代盗墓现场,香港《凤凰周刊》记者商华鸽摄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17:270000非凡龙:蒙古体型最大的恐龙(长23米/嘴巴类似马)
非凡龙是一种蜥脚亚目下的纳摩盖吐龙科恐龙,诞生于8500万年前-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惊人的23米,属于超巨型恐龙的行列,是蒙古国发现的恐龙中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目前仅出土一块颅骨化石。非凡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0:39:470001仙人台邿国贵族古墓 被评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位于五峰山以南的长清县北黄崖村,距离仙人台只有三四公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点。这座遗址位于南大沙河边的三级台地上,具有典型的河旁高台特点,这种位置有助于防止洪水的侵袭。这片土台子几千年来,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从未将它视为特别之处,甚至在上面开垦出农田种植庄稼。1975年的一个秋天,一个村民带着镰刀来到仙人台,准备砍树枝,他在用镰刀砍土地时,听到了金属相撞的声音。这个村民意识到土地下可能埋藏了东西。我要新鲜事2023-08-31 19:18:170000明朝藩王墓被盗9次,地宫却依旧完好,考古队:一个瓶子就值2亿
我国拥有华夏五千年的传承,古时候遗留下来的瑰宝数不胜数。单单就文本一类就是个“庞然大物”,就连在时间上剧里当下较近的“四大名著”都没有被世人完全读透。能让世人直接目睹古代王朝风采的就是那一大片的古建筑群。除了那些显露人前的文物,还有一大批还身处地底之下。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0:37:580000古建筑彩画研究的范式——评《明清时期河南商业会馆建筑群装饰研究:彩画艺术》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05: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