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读《辽代金银器研究》有感
辽代墓葬出土金银器数量庞大,目前已有两千余件,包含饮食器皿、生活用具、服饰、葬具、马具等不同用途的器物。其中蕴含了相对完整和特色鲜明的契丹文化,辽代金银器在继承与发展的历程中受到了唐宋、宗教、鲜卑等文化的浸润,亦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受到西域金银器风格和工艺的影响。辽代金银器承继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博览众多文化之所长,终成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金银器发展最繁荣的阶段。
21世纪以来,辽代金银器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时期,系统性和专题性研究相继涌现。张景明、齐东方等学者对辽代金银器的研究已获得了阶段性成果。王春燕副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逐一整理、分类、归纳70例辽代墓葬、窖藏,400余件(套)金银器,并将新的金银器资料收录其中,系统的分析探讨,最终集结汇纂成《辽代金银器研究》。

《辽代金银器研究》
作者:王春燕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定价:168元
《辽代金银器研究》在202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以内蒙古、辽宁等地出土的辽代金银器、能明确出处的博物馆藏品以及能确定是文物的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了类型学方法、历史学史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工艺美术研究方法。在研究内容上,该书除前言与附表外,共7章,37万字。包括辽代金银器的发现与研究、辽代金银器的类型与组合、辽代金银器的纹样解析、辽代金银器的分期研究、辽代金银器的社会性、辽代金银器的文化因素探析、辽代金银器的艺术风格。著作较重要的工作在于,革新了简报中所属期别不明确的张家营子辽墓、前窗户辽墓等9处墓葬相对年代,增添了2015年发现的多伦贵妃墓等考古发掘资料。
在类型学研究方面,本书不仅讨论器皿的类型与分期,且利用器物出土位置和辽墓壁画,新增组合研究单元。对器皿、人体装饰品、工具、马具、葬具等器物的组合研究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组合方式的讨论很大程度上还原了辽代器物原有形貌。将纹样分类为动物纹、植物纹、人物故事纹、绶带纹、云纹以及连珠纹等,析出器物上的主题纹样和附属纹样,并根据纹饰的表现形态将每一类纹样细分为各型,构建起辽代金银器纹样的完整体系。
在对比讨论方面,根据墓葬中随葬品的材质以及数量,将墓葬划分为高级墓葬和普通墓葬,归纳总结出两个级别的墓葬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况,明晰同级别的墓葬对比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可比性。在探析文化因素时,通过对比分析,跨越了辽代前承唐、后仿宋的固定思维,提出辽代金银器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独创的内容,如仅见于辽文化圈的摩羯耳环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创新地使用数据统计方法,绘制对比图和统计图,使得阶段性特征结果更具信服力。著作第四章,根据器物器型的差异制作出体现演变关系的器类分期图,分析辽代社会的变化。材质分期研究部分,利用饼状图和柱状图,揭示出辽代中晚期随葬器物在质量以及数量上均不及早期的情况,探析金银器表现出来的外部现象所蕴含的本质问题,映射出辽代社会政治经济的衰败。
在分析视角方面,著作从制作技术角度,详细分析辽代金银器的工艺技法问题,如锤揲、錾刻、镶嵌等。创新地提出辽代的锤揲工艺存在两套系统。从美学的角度出发,解析辽代金银器的对称性与非对称性、直线与曲线、仿生、仿柳编器、写实与灵动,为辽代金银器艺术风格的认知提供了新的视域。
综上,《辽代金银器研究》在资料、方法、视野方面均有突破。通过对比及系列研究,整合分析数据,构建起辽代金银器的六大类别体系。呈现出辽代金银器与唐代金银器之间的传承机制,提出辽代金银器兴盛的原因,解读了辽代兼收并蓄的多样性文化,提高了辽代金银器研究的深度、广度,在朱天舒和张景明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同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实践路径和理论支持,推进了辽代金银器的研究。
(作者:石可 咏梅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谢雨檬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 让
被盗墓贼嫌弃的皇陵 专家都不想多看(寒酸皇陵)
宋朝时期的皇帝墓葬规格比较低,非常寒酸。我国是一个对于丧葬礼仪非常注重的国家,往往越是身份比较高的人,越是注重这方面。在我国一般来说墓葬规格比较高的不是王公大臣,就是贵族皇帝,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墓葬都能够和秦始皇的那样宏伟,还有一些皇帝的墓葬并没有多少的文物陪葬,甚至是连盗墓贼都会嫌弃,专家也不想多看一眼这个墓葬,就是宋朝时期皇帝的墓葬。寒酸的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11-12 20:59:350000凭“夜听空谷回音”盗墓绝技,推测妃冢墓道,挖第一锹的被判死刑
盗恭陵妃墓经过本文作者倪方六盗墓什么时候多发?逢年过节是一个机会。这篇要说的唐恭陵被盗挖事件,就是过年时发生的。我在前面的“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说过河南洛阳警方抓住盗挖恭陵妃墓的那伙盗墓者(说见《下葬千年的太子妃墓被盗,还是炸开的,警方抓到8名同伙》一文)。这篇头条号来聊聊恭陵妃盗被盗经过和被盗出陪葬品的下落。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15:240000蛇颈龙:侏罗纪的海洋之王(长3-6米/颈椎骨多达71节)
蛇颈龙是一种海洋爬行动物,诞生于1.5亿年前-2亿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可达3-6米,是侏罗纪时代的海洋之王,最大的特征就是它的脖子非常修长,四肢类似于鱼鳍,看起来就像是蜥脚类恐龙的“海洋版”,在德国和英国等地发现了完整化石。蛇颈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8:49:470001重要通知 |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介活动启动
2022年度(第33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介活动,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正式启动。根据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介活动章程,凡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于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中国境内进行的考古发掘、调查等项目,请将相关资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至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推介活动办公室(中国文物报社),即可获得参加初评资格。请各考古发掘资质单位支持推荐,报送2~3项符合条件的重要项目相关文字、图片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42: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