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甘肃宁县石家及遇村遗址新发现一处西戎墓地
石家及遇村遗址自2016年发掘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引起了学界高度关注。新发现春秋时期高等级贵族墓地和城址,在庆阳乃至陇东地区尚属首次。已有证据表明,该遗址为一处两周时期大型多层次聚落,首次建立起陇东地区西周至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
基于近几年所取得的重要收获,2020年以来考古工作思路得以转变,开始从聚落角度全面审视,以期完整揭示石家及遇村遗址内涵及性质。
一、战国、秦汉墓地考古新发现
2021年,为厘清石家墓地整体布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相关区域展开了大面积考古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其中新揭露的一处战国、秦汉时期墓地,属石家及遇村遗址首次发现。

战国、秦汉墓地分布地域较广,从目前得知的信息来看,其整体分布于古峪沟以北、遇村南沟西侧梁峁之上,与石家春秋时期贵族墓地尚未重合,应是独立的一处墓地。截至目前,墓地已在A、B两区发现两百余座。墓葬分布呈现出“大分散、小聚集”的特点,个别之间存在打破。墓葬主体为东西向,墓室朝东。墓葬形制明显区别于石家春秋时期竖穴土坑墓,直线式洞室墓为基本特点。目前已试掘5座,年代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段,早段墓葬年代大致在战国晚期。
以M262为例,洞室位于竖井墓道短边中部;流行头龛,内随葬有陶器;流行殉牲,其墓道底部挖浅坑,殉牛头、牛蹄,且头部朝向墓室一侧;墓主人为二次迁葬;陶器组合为铲足鬲 罐;金属器有铜器、铁器及金器,流行贴(鎏)金银等工艺,多为墓主人近身之物。中段墓葬年代大致在秦统一时期。
以M261为例,洞室位于竖井墓道短边近中部;墓道底部仅发现零星动物骨骼;墓主人为二次迁葬;陶器组合为釜 盂 缶 各类罐;金属器有铜器、铁器,多为墓主人近身之物,兵器、车马器有少量发现。晚段墓葬年代大致在西汉早期。以M264为例,洞室位于竖井墓道短边近中部;墓主人为二次迁葬;金属器仅发现少量铜钱;陶器组合为釜 盂 鍪 甑 各类罐。




整体而言,早段墓葬葬俗上流行殉牲;铜器基本为北方系兵器、车马器、工具及服饰等;陶器以“侈口素面罐”“铲足鬲”为主要标识。类似的墓地或遗存在陕甘宁地区发现较多,诸如黄陵寨头河墓地、固原杨郎墓地、毛家坪B组类型、张家川马家塬墓地、漳县墩坪墓地、清水刘坪墓地等。它们性质上同属于西戎墓地的范畴,盛行年代涵盖整个战国时期。张寅依据区域间的差异,将其分为五个类型。即“杨郎类型”“马家塬类型”“毛家坪B组类型”“寨头河类型”及“关中类型”。在此基础上,他又依据族属来源的不同,将“杨郎类型”与“马家塬类型”合为一组,代表的是来自北方草原文化系统的西戎文化;将“毛家坪B组类型”“寨头河类型”与“关中类型”合为一组,代表的是来自寺洼文化系统的西戎文化。通过比较,早段墓葬可归属北方草原文化系统的西戎文化。中、晚段墓葬随葬品组合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北方系青铜器几近消失;铲足鬲已被秦釜所代替;盂、缶等典型秦式陶器出现;瘗埋铜钱现象普遍,墓室内发现大量秦汉时期“半两”。但直线式洞室墓未发生本质变化,墓道底部仍见方坑现象;墓室底部仍整体高于方坑底部。葬俗上部分墓葬仍见殉牲。在笔者看来,其族群仍可能为其西戎。只不过,用器制度上已明显贴上了“秦式”标签,籍以此为标志,逐渐纳入了帝国郡治之下,成为了编户齐民下“新秦人”及“新汉人”。
二、居址区有关考古线索
在西戎墓地开展同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积极寻求其居址或遗址。实际上,早在2017年,考古队曾在石家墓地南区M218周围清理一晚期灰坑。出土陶片多为素面,陶色整体呈红褐色,因温度所烧不均,呈现出斑驳不均的特点,可辨器形有双耳鬲、罐等,文化面貌与毛家坪B组遗存相类似。本年度,考古队在石家墓地北区清理一春秋车马坑(编号为MK1)时,发现了四个灰坑,皆打破MK1。出土陶片形制特点同样类似于毛家坪B组遗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批戎人居址或遗址应当分布在墓地以北区域。下一步,考古队将以此为线索,展开对相关区域大面积考古勘探及发掘,以期厘清石家及遇村遗址战国至秦汉时期聚落形态与结构。


三、相关认识
石家西戎墓地的考古新发现,其族属上应与文献记载的义渠戎密切相关。较早历史文献见《史记?匈奴列传》载:“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等戎,《匈奴列传》正义引《括地志》大致勾勒出了义渠分布范围,“宁州、庆州、西戎,及即刘拘邑城,时为义渠戎国,秦为北地郡也。”《读史方舆纪要》进一步指出,“义渠城,在(宁)州西北”。《中国历史地图集》亦将秦北地郡治所义渠县、汉代义渠道均标注在今宁县西北、西峰东南的董志原上。今有诸多学者依据文献零星记载及实地调查,围绕义渠都城所在提出“宁县西沟”“宁县孟家古城”及“宁县庙咀坪”等学说。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在于考古资料的匮乏,文献上的一鳞半爪难识其真相。不过学者们将目光聚焦在宁县境内,一定程度上说明义渠戎人族群在该地区分布的事实。公元前272年,义渠戎终因“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而亡,绝于史籍。不过从历史发展规律来说,义渠国虽灭,但其族群应在很长一段时间仍保留着自己的特色。石家及遇村遗址新发现这处义渠戎人墓地,在战国晚期文化内涵仍具有辨识性。秦至西汉早期,才逐渐被“秦化”乃至“汉化”,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

(作者:王永安 孙锋 芦敏
作者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盗墓大贼戴着手铐从警方暂押室逃走,再次被抓后交代逃脱方法
唐贞顺皇后敬陵被盗案本文作者倪方六上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说了唐玄宗宠妃武惠妃的敬陵被盗事件(见《支锅组织20多人,从唐朝皇后陵里盗棺,卖了100万美元被抓》一文。这事发生在10多年前的西安,还没有说完。武惠妃的石椁重达27吨,盗墓者能将它弄出地宫,走私到美国。这么重的东西咋弄上来的?难道就没人发现?那么容易走私到美国?这篇头条号就来说这些。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00:360004上官婉儿墓葬被破坏 居然是李隆基做的(公主墓)
李隆基破坏了上官婉儿的墓葬。2013年3月份,在陕西咸阳新港新城的一处建筑工地,施工队无意中挖出来一座唐代古墓。这处墓葬的墓道长达36米,而且有五座天井,可以看得出这是一处高等级的贵族墓。随着清理工作的持续进行,考古队在墓室中发现了一方墓质,制盖上用篆书赫然写着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九个大字。上官婉儿我要新鲜事2024-01-10 17:52:250004过去穷汉子中流行五种婚姻陋俗,有的今天已属正常,有的算违法
过去穷人五大婚姻风俗本文作者倪方六男女婚姻越来越文明,但在几十年前,不少地方的婚姻关系还是今人想不到的“乱”。这里据地方风俗志,选择有代表性的风俗,聊聊过去穷人的五种婚姻现象。(穷汉娶妻,现代影视再现)坐山招夫丈夫死了,又不再嫁,寡妇如何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过去社会认可的办法就是“坐山招夫”。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16:200000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与边疆
今天的国土不等于历史上中国的范围,1840年以前的中国范围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国,这就是我们历史上的中国。至于现在的中国疆域,已经不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那个范围了。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一点没有错的,但是你不能把这句话解释为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这是完全违反历史事实,明以前历代中原王朝都管不到台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1:38:060000宝鸡出土100多件青铜器 在北京亮相两个月(出土青铜器)
宝鸡出土100多件青铜器,在北京进行展出。一直以来青铜器都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器具,而青铜器的好坏也直接决定了这个时代的建造水平以及工艺水平,如果说在整个国家所有的地区当中,哪个地区发现的青铜器最多,那么毫无疑问就是陕西省。在三年前,陕西宝鸡就曾经出土过142件青铜器,而这些青铜器在为研究完成之后则是在年亮相,开启了为期两个月的展期。青铜器展览我要新鲜事2023-07-12 19:25: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