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奋进的北京大学考古——夏商周考古
1952年,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建立后,商周考古方向经历了最初的草创时期。开始由外聘的郭宝钧先生讲授《中国历史考古》商周部分,唐兰先生讲授古文字学。至1956年,始由副博士毕业留校的邹衡先生开授商周考古课,并为历史专业开设考古学通论课。这一阶段,邹衡先生参加了郑州二里岗的发掘和考古人员训练班的培训工作。学生的田野实习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学生编入各工作队,由负责实际工作的先生指导,参与了郑州二里岗、洛阳烧沟、东周王城、沣西张家坡等重要遗址的工作。

1956年后,商周考古方向的教学逐渐稳定。1957年在邯郸涧沟的田野考古实习首次由考古专业教员独立承担,按计划安排发掘、调查、室内整理内容。本科教育规定了生产实习、专题实习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截至1966年“文革”开始,这一时期在邹衡、李伯谦等先生的带领下,师生参与考古工作的遗址有邯郸涧沟、龟台寺,昌平雪山,洛阳王湾、东干沟,安阳大司空、苗圃北地,偃师二里头,侯马晋国遗址。邹衡先生对二里岗、殷墟的商文化开展了全面深入的分期研究,奠定了中原地区商文化年代学的基础。以邯郸涧沟、洛阳王湾的工作为契机,开启了日后先商文化和夏文化研究的序幕。
1972年后,教学科研活动部分恢复。邹衡、李伯谦先生执笔的《商周考古》、高明先生执笔的《古文字学》讲义印行。邹衡等先生在北京琉璃河遗址的工作保护、确认了燕国都城,这在学术活动受到政治严重干扰的岁月中尤为难能可贵。1974年后,考古专业师生先后发掘了江西清江吴城、湖北黄陂盘龙城、江陵纪南城等长江流域的商周遗址,以及宝鸡茹家庄、周原等关中地区的西周遗址。这些工作将文化史和编年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中原以外;同时,对城址和大型建筑的发掘反映了深入探究历史问题的旨趣。
随着恢复高考和教学秩序的复原、考古专业独立建系,商周考古专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刘绪、蒋祖棣、徐天进、孙华、王迅、张辛等先生先后入职。邹衡先生出版了《商周考古》教材,李伯谦先生开设了《商周边境地区考古学文化》课,王迅先生开始了《中国古代青铜器》课,课程教学更为系统规范。邹衡、李伯谦先生多次赴兄弟高校讲学,并培养进修的年轻教师,帮助了商周考古专业在全国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田野实习除了长期稳定的天马-曲村、北京琉璃河遗址,还在安徽、湖北进行过大范围调查和试掘;结合研究生培养,发掘了合水九站、绥德薛家渠、扶风壹家堡、耀县北村、寿县斗鸡台、菏泽安邱堌堆、醴泉朱马嘴、密县曲梁、武功案底、麟游蔡家河、驻马店杨庄等遗址。有计划、有目的的发掘极大推动了学术研究的进展,使得中原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编年更趋完善,中原以外的青铜文化结构体系更加明朗。在此基础上,邹衡、李伯谦等先生全面总结了夏商周三代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体系,提出了夏文化、先商、先周文化等研究课题和文化因素分析方法,为学科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与美日韩等国考古学家的国际合作明显增加。
世纪之交,随着夏商周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的基本建立,学科发展的重点开始转向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深入研究。孙华、徐天进、孙庆伟等先生开设了《城市考古》《墓葬研究》《古史重建》等课程,丰富了研究生培养的内容。田野实习长期坚持在关中地区,探索了大遗址工作方法,实践了区域考古理念,取得了周原、周公庙、水沟、劝读、孔头沟、蒋家庙等遗址的重要发现;此外,师生们在西南地区、河南、安徽、浙江等地开展了大量田野考古项目。工作中更加注重堆积过程和人类行为的把握,提高测绘、记录手段的科技水平,强调最大程度提取信息和精细发掘。研究领域则包括了夏商周时期的物质文化与经济、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城市考古与聚落考古,区域考古和考古学史,出土文字与出土文献等。目前,商周考古专业的师生正致力于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究我国青铜时代文明,培育后继考古学人才,继承传统,开拓创新,求真求实,力争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曹大志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 怡 实习编辑 | 宋奕璇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中国鸟龙:中国小型食肉恐龙(长2米/带羽毛的恐龙之一)
在中国,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就是辽宁,这里目前已出土了35种恐龙化石,其中包括前面介绍的双庙龙和中华丽羽龙,还有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中国鸟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吧!中国鸟龙基本资料体型:中国鸟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恐龙,它体长2米,与棒爪龙和细爪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1.24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26:220000北京找到李莲英墓葬 专家都被吓一跳(李莲英墓葬)
李莲英的墓葬里只有一个头颅没有身体。李莲英作为晚清官位最高的群臣,生前是风光无限,死后的陪葬品是尤为的珍贵。可是当考古专家新开李莲英的棺木时,却被观众的景象吓得是头皮发麻,自从皇帝制度诞生以来,我国是有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制度,为了照顾皇帝的一个生活起居,就诞生了太监这个职业。豪华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12-08 19:33:350000失传千年的“天书”,出现在贵州老人家中,韩国人:一定要买下它
我要新鲜事2023-07-04 16:21:4300002010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述(望京楼、木渎、大报恩寺)
2010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史前考古再次缺席,而历史时期的考古发现也确实相当重要,很多项目持续研究至今,有些项目已经将大报告出版。一、三代考古1、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2、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4、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二、历史时期5、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6、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7、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8、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7:20:380001刘邦西汉定长安都城,刘秀东汉则改长安为副都,玄机都在一个字
东西控制型“两京制”——古代中国陪都的选择规律(1)本文作者倪方六“副首都”是一个新词,但却不是新概念,古代中国一直有设副都的情况。先从汉朝说起。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浪潮之后,灭秦朝建国的,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大一统的强盛王朝,与后来的李姓唐朝相提并论,故有学术界有“汉唐盛世”一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0:07:3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