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
发掘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
项目负责人:阮秋荣
吉仁台沟口遗址位于尼勒克县科蒙乡恰勒格尔村,地处西部天山伊犁河谷,由居址区和高台遗存两部分组成。该遗址在2015年配合基本建设考古中被发现,并于当年和2016年、2018年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吉仁台沟口遗址是目前新疆伊犁河谷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以青铜时代为主体的聚落遗址,对于研究新疆史前时期的年代分期、文化谱系、聚落形态、社会状况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等,都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居址区
居址区位于喀什河沟口北部山前三级台地上。三次考古工作累计发掘4500余平方米,揭露房址37座,窑址、灶(火塘)、灰坑、冶炼遗迹等300余座,采集遗物标本一千余件。此外,在遗址中还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燃煤遗存,出土大量煤块、煤灰、煤渣及未燃尽煤块等。





房址多数集中分布在台地东部的背风稍低处,中部零星分布,西部有一座单独的大型房址。房址按建筑规模可分为大小两种。大型房址面积约100~400平方米,共计6座,平面大致呈长方形,属于半地穴木梁架式结构,石砌门道位于房址南侧,长方形石砌火塘位于房址中部,二者连线大致构成房址中轴线,布局严谨对称。小型房址面积约20~60平方米,共31座。大部分集中于台地东部,且多依山梁地形呈阶梯状错落分布。房址平面形状分为圆形和长方形两种,建筑形制则有半地穴和地面起建两种。居址中部一般都有一个圆形石砌火塘。门道方向不一致。

窑址共计6座,其中2座勺形窑(Y4和Y5)规模较大,年代较早,由窑室和火道两部分组成。窑室内堆积厚40余厘米木炭层。根据窑址形制及遗物,初步推断其为烧制或储存木炭的窑。

青铜时代晚期墓葬9座,分布零散,规模较小。形制有半地面石棺墓与竖穴土坑(石棺)墓两种,均侧身屈肢,随葬少量素面平底陶罐、带柄铜镜、铜耳环等。

遗物以陶器和石器为大宗,少量铜器、骨器和铁器等,还发现了较多与冶铸铜器相关的陶、石范和炭化黍、粟、大麦等农作物。此外,还出土了数量较多的牛、羊、马等家畜的骨骼。
高台遗存
高台遗存北距房址区约1千米,地处喀什河沟口要冲。2018年分别在高台遗存东北角和北、南、西侧边缘布设探沟,主要是想探明其确切范围和堆积情况。试掘发现,高台本体120米见方,高台本体外周采用石块砌筑,石块朝外一面及接缝处均经过细致打磨,构筑的墙体齐直规整,间隙紧凑致密。高台内部见石构墙体和灰层,灰层内夹杂煤块。出土陶、石器和兽骨等。从出土的遗物及测年数据看,高台遗存与居址区应属互有关联的同时期遗存。


学术价值
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经过3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确认了聚落的基本布局和功能分区,即由居址区和高台遗存共同构成了一处规模宏大、布局复杂的大型聚落遗址。结合近400平方米的大型单体房屋建筑和气势磅礴的石构高台遗存,初步推测这里是伊犁河流域青铜时代晚期的中心之一。

深化了对遗址文化内涵、性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认识。根据地层叠压打破关系、房屋形态和陶器特征,遗址主体遗存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为建立伊犁河流域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也为西天山地区人群的生业方式从畜牧经济向游牧经济转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发现了丰富的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遗物遗迹,是新疆史前唯一一处有明确冶金证据链的遗址。此外,遗址还出土几件铁块和较多铁炼渣。这些新发现对新疆及至中亚史前冶金考古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价值。
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使用燃煤的遗存,将人类对燃煤的使用历史上推千余年。这种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在人类能源利用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性质,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

集中出土了2000余粒炭化黍种子,同时该遗址也有少量源自西方的农作物如大麦、小麦的发现,为揭示早期农作物的东西交流路线提供了新视角。
新发现的两座勺形窑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600~2400年之间,说明吉仁台沟口遗址还应当存在铜石并用时代遗存,为探寻伊犁河流域早期青铜文明提供了新线索。
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
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打击盗墓案中最狠的一次,在盗墓现场公开枪毙4人,7天内不得收尸
二盗清东陵者的最后下场本文作者倪方六清东陵曾两次遭严重盗掘。一次是1928年军阀孙殿英干的,盗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一次是1946年当地村民群体盗陵——二次清东陵。这次盗陵比1928年还有糟糕,因为是当地人参与的,盗得非常凶。二盗清东陵的盗墓者,后来下场如何?我在写《民国盗墓史》时,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真的应验了老话——盗墓者不得好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49:080000编者说 |《海纳百川——青海历史文物展》:让图录传递更多历史文化信息
青海省博物馆编著的《海纳百川——青海历史文物展》一书已于2023年5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青海省博物馆“13”系列展览“青海历史文物展”展览图录,分为“源远流长”“汉治河湟”“鲜卑西迁”“吐蕃东进”“青唐风云”“多元一统”六部分。青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汇区,自古多民族汇聚于此,本书全方位展示了青海的历史沿革和人文变迁,是一本介绍青海历史文物的好书。《海纳百川——青海历史文物展》我要新鲜事2023-05-06 09:58:570000扎根田野,推本溯源——雷兴山:北京琉璃河遗址的文化、聚落与社会
为了更好地“学习考古、认识北京”,2022年8月6日,人大考古邀请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历史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雷兴山老师,专题讲解《北京琉璃河遗址的文化、聚落与社会》(图一)。此外,还特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琉璃河遗址考古工作队现场负责人、青年考古学者王晶老师,作为对谈人,分享琉璃河近来最新的发掘成果。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06:160004法国印象派画家和雕塑家Edgar Degas 3
我要新鲜事2023-06-03 10:24: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