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发掘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彭菲
宁夏鸽子山遗址地处青铜峡市西北约20公里的贺兰山山前盆地,迄今已经在该遗址约1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了15处地点。自2013年始,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合组队开始对该遗址进行系统调查,并于2014年选择该遗址第10地点开始进行系统发掘。
发掘设计与研究规划
2016年,联合考古队根据2014-2015年探明的情况,选择东侧的遗址现状核心区北部区域布1×1m2探方200个,实际发掘面积约180平方米。除对第1层(扰乱层)以20-30cm为一水平层进行发掘,其他原生地层均在自然层内以5-10cm为水平层进行发掘。发掘全程采用全站仪结合EDM-mobile软件,应用Trimble掌上电脑记录遗迹遗物的空间坐标信息,并利用无人机,多视角三维重建等数字技术全面收集相关信息。对所有发掘出土均按水平层以探方为编号逐层用10目和20目套筛进行湿筛,另专门设计浮选土样的采样方案,对文化层内的每一水平层均跳方采样进行大规模浮选,已收集超过2000升浮选样品。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等多家单位进行合作,力求对该遗址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全面揭示遗址自然及人文演化史。
地层、年代及遗物遗迹
遗址地层共分5层,
1层:约4m现代工程扰动层,杂色砂土,出土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装饰品等;
2层:0-0.45m灰色细砂层;0.45-0.65m白色条带状细砂,质地较坚硬;0.65-1m细砂中含有黄褐色铁锈斑及灰烬;1-1.2m灰色细砂,部分含植物根系,石制品多出土于该层底部。该层顶部和底部OSL测年结果分别为4.9及4.8ka;
3层:黄色细砂层,约2m厚,含大量锈斑和植物根孔,下部出土较多石制品,也有一些火塘和灰烬遗迹,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其时代约为10ka;该层顶部光释光测年数据为8.3ka;
4层:灰褐色细砂层,约1.5m-1.8m厚,含有一些植物根系,出土大量石器,动物化石及装饰品,遗迹火塘遗迹,底部有泉眼涌水。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其时代约为10ka-12ka;
5层:红褐色砂砾石层,厚约0.2-0.4m,无文化遗物。
共纪录大于2cm的约7000件石制品和超过500件动物化石的三维坐标;几件直径不足2mm的串珠成为此次发掘的一个重要收获,其制作工艺,使用方式及所反映的古人类技能和认知能力仍需进一步研究。水筛收集的超过500份样品仍在整理中;发掘还在不同层位采集近400件木炭标本,希望能建立高分辨率的时代框架,为文化研究提供坚实的背景,另以5cm为单位收集文化层土壤样品进行环境指标分析。超过20处用火遗迹及炭屑密集区被揭露,大量的烧石散落于发掘区内,部分遗迹显然为结构性火塘,围绕这些火塘散落大量烧骨,包括完整脊椎骨,动物下颌等,呈现了古人类生动的活动场景。T5发掘区第4层揭露数个直径约10-20cm,深度约5-20cm不等,平面近圆形的遗迹,在约20平方米范围内呈带状分布,根据民族学资料推测其很可能是一种类似“风篱”临时建筑遗迹,相关分析工作正在开展。
学术价值及意义
2014-2016年科学系统的考古发掘
1)首次在西北沙漠边缘地区建立了距今约12-4.8ka,即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中期的文化演化序列;
2)在鸽子山遗址发现了原地埋藏的磨盘,磨棒和典型的两面器与尖状器,明确了该地区这类遗物的时代属性;
3)初步浮选与残留物分析结果显示,遗址材料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末期古人类对植物资源的强化利用,乃至该地区的农业起源都有重要意义;
4)包括数件直径不超过2mm的鸵鸟蛋皮装饰品是迄今同时代发现最小的同类型遗物,革新了我们对万年前人类认知水平和复杂技术能力的认识;
5)数十处结构性火塘及疑似建筑遗迹为研究人类生存模式,生计能力和对气候适应行为,及居址空间利用提供了重要材料,疑似建筑遗迹可能是我国已发现时代最早的同类型遗迹。
6)遗址其中一个文化层处于更新世末期的一个极冷事件——新仙女木期,对于研究人类在这一特殊地理单元对环境极端事件的适应和文化演化特征具有很高学术价值。
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沂南画像石墓
东汉晚期大型画像石墓。位于山东省沂南县北寨村内。1954年华东文物工作队和山东省文管会联合发掘。1956年出版了《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墓主姓名无考,从墓形及车骑出行画像的导从制度看,应是高级官吏。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11:020000袁绍墓有一奇怪传说,墓上曾露出洞,村民下去发现意外吓得爬上来
河北袁绍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东汉末,群雄纷起。想做皇帝的不少,袁绍就是这么一位,但袁绍虽有称帝的野心,最后并未实施,反是他弟弟袁术称帝了。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聊聊袁绍墓。袁绍一生与曹操联系在一起,早年他们关系也不错,而袁绍最终也因败于曹操而得病,即所谓“忧死”。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2:000001最早的龙和最早的凤
2016-11-1108:06联合报记者谢恩得/民雄报导历史学者郭静云花了10年完成123万字「天神与天地之道」研究专书。记者谢恩得/摄影中国人常自称是龙的传人,不过最早“龙”的造型,并非大家所想的雄伟飞龙。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郭静云发表新书《天神与天地之道》,研究中国古文明信仰的形成,最早的“龙”是以双嘴龙形态出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6:47:090000徐畅:唐长安城的民众信仰与神鬼世界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0:45: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