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随州市博物馆、曾都区考古队
项目负责人:郭长江
枣树林墓地位于湖北省随州市东城办事处文峰社区。2018年3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枣树林联合考古队对墓地已勘探的86座春秋曾国墓葬进行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枣树林墓地与近年发掘的文峰塔墓地均属于义地岗墓群,后者发现有曾侯、曾侯、曾侯丙等曾侯墓葬,是一处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曾国贵族墓群。墓地按曾侯及其夫人墓、高等级贵族墓和低等级贵族墓可分为5座“甲”字形大墓、19座中型墓、62座小型墓,墓葬均为东西向。其中5座“甲”字形大墓分三组由北及南排列,三组大墓墓主分别为曾公求及夫人渔、曾侯宝及夫人芈加、曾侯得,每组北部为夫人墓,曾侯墓居中,南部东西两侧分别葬有马坑和车坑,中、小型墓葬分布在大墓外围。


曾侯墓葬至少应为七鼎六簋,夫人墓为五鼎四簋。墓地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中铜礼乐器近600件,除曾公求夫人渔墓外的其他4座曾侯及夫人墓出土不同组合的编钟共88件:曾公求编钟34件,其中镈钟4件、甬钟17件、钮钟13件;曾侯宝编钟被盗仅存15件,其中镈钟2件、甬钟13件;曾侯得编钟20件,其中镈钟4件、甬钟16件;曾侯宝夫人芈加编钟被盗仅剩钮钟19件。发现铜礼、乐器铭文近6000字,其中曾公求编钟铭文近1150字,单件镈钟铭文达312字,这是新世纪考古发现最大的一批春秋时期金文资料。墓地部分墓葬保存条件较好,在现场文物保护手段的支持下,较为完好地清理出棺椁、漆器及兵器杆柄等有机质文物。





枣树林墓地弥补了春秋中期曾国的缺环,构建了中国周代封国中以考古发掘最完整的材料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序列,构建江汉地区青铜文化的一个标尺,在曾国乃至两周考古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枣树林墓地发掘的三组侯墓是经过科学考古发掘、棺椁结构和器物组合等保存最好的春秋中期诸侯级墓葬,填补了不见春秋中期曾侯的空白,对完善曾国世系及研究春秋中期诸侯墓葬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三组曾侯墓葬在布局和年代上都与墓地之南的曾侯、曾侯墓葬相衔接,整个墓地规划有序,墓葬排列整齐,体现了周文化墓地特征和曾国葬制的传统。




第二,墓地年代较早的墓葬随葬器物形制大体与周原地区相近,较晚的墓葬随葬器物已有很明显的楚文化风格,说明在春秋中期曾国从“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的转变,为探讨曾、楚、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物资料,对研究春秋中期曾国乃至周文化体系青铜礼器的变革、构建南方青铜文明意义巨大。
第三,青铜礼乐器铭文反映了极其丰富的曾国及周王朝历史文化信息:


1.芈加编钟铭文“帅禹之堵”“以長辝夏”,可与传世豳公盨、秦公簋、叔夷镈的“禹”“夏”铭文相印证,反映了春秋时期不同文化区域对“禹”和“夏”的共同认知,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2.芈加编钟铭文“余文王之孙”等,涉及曾国是文王之后的新材料,可与曾侯(走之底加繁体与)编钟铭文“稷之玄孙”“左右文武”对照,从铭文记载的角度辨析周代从“稷”到“文”“武”的世系,为建立曾国世系提供了最直接重要的文献资料;
3.芈加铜器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等,充分证明曾即为随,从而为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的“曾随之谜”画上了句号;
4.曾夫人渔墓出土铜鼎铭文“唐侯作随侯行鼎”,为寻找唐国提供了新线索,同时为研究周王朝体系下的曾国和唐国交流提供新的材料。

5.编钟铭文“昭王南行,左右有周,赐之用钺,用政(征)南方”,为研究周王朝开发南土提供了新材料;
6.曾公求编钟铭文“适于汉东,(南)方无疆,涉政(征)淮夷,至于繁阳”等,对研究曾国地望提供了新线索;
7.曾公求编钟铭文中出现了“玄镠”“黄镈”“鐈膚”等系列贵重金属材料的名称,对研究冶金史和材料史具有重大意义。
曾国在西周早期至战国中期的存世阶段,从国君到中小贵族的墓葬、中心区域遗存都有揭露,曾国成为商周考古中物质文化面貌揭示最为完整、全面的诸侯国。曾国历史从传世文献记载不明,到考古揭示出清晰的国君世系、社会阶层、文化面貌,体现出考古写史的作用和意义。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世界上会不会真的有鬼 盗墓贼深夜报警(盗墓发现)
盗墓贼说自己在盗墓的时候遇到了鬼魂。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鬼魂这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管是谁,都没有真实的见过。我但是在2013年凌晨的时候,我国陕西西安的一个民警就接到了一个报警电话。里面的人说自己是一个盗墓贼,然后在盗墓的时候被困住了。几名同伴夜死亡,希望警察能够早点来解救他们。盗墓贼诅咒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6:08:180000江苏环境考古研究三十年
0002阿克猎龙:欧洲中型角鼻龙类(长6米/于普罗旺斯出土)
阿克猎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角鼻龙类恐龙,诞生于74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这也是第一个在欧洲正式命名的阿贝力龙科恐龙,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可达6米左右,第一批化石出土于法国境内。阿克猎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59: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