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
发掘单位: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栾川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项目负责人:史家珍

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位于洛阳市栾川县栾川乡湾滩村哼呼崖的断崖上。该遗址现有洞口呈扁长形椭圆状,宽2.65米,高0.7米,距现有地面约40米。

该遗址在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并被列入了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由于当地群众在取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旧石器遗物,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后立即通知栾川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对其进行了劝止,并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联合栾川县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开始对该洞穴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田野工作从2012年5月开始,于10月结束。现场工作分为淘洗和发掘两部分。发掘面积3平方米。发掘区地层共分为4个大层,其中第1层可以分为两个小层。

①a层:角砾层。厚0-1.1m,不规则灰岩角砾,风化较弱,碳酸盐胶结程度高;
①b层:含粉砂角砾层。厚1.1-2.0m,灰岩角砾多为不规则状,呈堆装聚集,局部粉砂含量较高呈透镜体状;
②层:褐黄色含砾粘土质粉砂层。厚2.0-2.8m,含少量灰岩角砾,胶结程度低;
③层:含粉砂角砾层。厚2.8-3.4m,角砾多为不规则状,弱风化;
④层:褐黄色含砾粉砂层。厚3.4-4.6m,含较大灰岩角砾,表面风化严重。
此次发掘发现有古人类化石、石制品、大量的动物化石和动物粪便化石等。
古人类牙齿化石共6枚,包括1枚前臼齿、4枚臼齿和1枚门齿。前臼齿和臼齿尚未完成发育,其中有2枚牙胚在牙床中尚未萌出,3枚已萌出,牙根尚未完全形成,牙冠仅轻微磨耗。前臼齿和臼齿咬合面结构复杂,区别于现代人和晚期智人,具有原始性,与北京周口店直立人相近,属于未成年个体或幼年个体。门齿完成发育,有一定程度磨耗。


动物化石种类丰富,有中国鬣狗、肿骨大角鹿、李氏野猪、葛氏斑鹿、熊、大熊猫巴氏亚种、梅氏犀、貘、狼、獾、竹鼠、豪猪、刺猬等。此外该遗址还发现较多的动物粪便化石。

出土的石制品原料以脉石英为主,有少量石英砂岩和岩浆岩。打片技术以锤击法为主,显示了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比较粗犷、原始的一些特点。

孙家洞遗址是河南省继许昌灵井遗址之后旧石器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发现。从目前发掘整理情况,我们可以看出:
一、孙家洞遗址是国内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中极为少见的集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于一体的洞穴遗址,地质年代属于中更新世时期。
二、该遗址出土的石制品显示了该区域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面貌,具体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的发掘与研究。
三、动物化石种类丰富,有典型的中更新世动物种属,其动物群种类丰富和保存完整程度与周口店第一地点动物群相似。
四、孙家洞遗址的人类化石属于直立人阶段,经专家讨论可以称为“栾川人”。
孙家洞遗址发现的材料丰富,意义重大。
一、孙家洞遗址位于秦岭以南、淮河以北,地理位置独特,处于中国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线上,是气候和自然环境的过渡地带,该区域是人类迁徙演化和动物群交流的通道,对于研究过渡区域动物群面貌、动物地理区系演化、古环境变迁和南北方古人类文化的交流有重要作用。
二、中更新世是探索直立人演化及现代人起源等古人类重要理论问题的关键时期。孙家洞遗址出土的中更新世时期古人类化石对于近年来国际古人类学界直立人演化和现代人起源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也为研究古人类的个体发育及系统演化问题提供了化石依据。
三、动物化石的大量发现和研究不仅有助于遗址周边区域古环境的分析与重建,同时通过现代埋藏学和动物考古学方面的深入探讨,为研究古人类生存模式、栖居形态以及群体组织等国际动物考古学热点问题的探讨做出积极贡献。
四、栾川盆地旧石器遗址点数量多,时代连续长,分布相对较为集中。目前已调查发现的遗址点有十余处,既有洞穴也有旷野遗址,不仅发现有直立人化石,还有晚期智人化石,该遗址群的系统发掘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区域文化发展序列,为研究区域人类演化提供科学材料。
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
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哲匠文华——罗哲文生平回顾展”在颐和园开展
今年是罗哲文先生逝世十周年。11月9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共同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罗哲文基金管理委员会承办、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与中国民协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学术支持的“哲匠文华——罗哲文生平回顾展”在颐和园德和园开展。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38:400000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评述(焦家、杨官寨、宝马城)
2017年的十大考古也是质量相当高的一年,从旧石器到历史时期均有新发现,而且很多项目一直持续工作至今。1、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2、山东章丘焦家遗址3、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4、宁夏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5、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6、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7、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8、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9、吉林安图宝马城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10:270000江西村民地窖挖出大量黄金需要上缴吗(文物传承)
我要新鲜事2024-02-20 17:13:500005老农将国宝砸碎卖废品 专家苦寻碎片2年 复原后禁止出境展览
湖南省博物馆的“大禾人面方鼎”是该博物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和第3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然而,这件宝贝曾经历了一段不可思议的历程,令人哭笑不得。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王的老农民。在湖南某个偏远的小村庄里,王勤劳善良,风评很好。一天,他在自家地里挖到了一只青铜鼎。但在他的眼里,这只是一块废铁,可以卖个几个钱解决温饱问题,于是毫不犹豫地把鼎砸成了碎片,拿到附近的废品收购站去卖。我要新鲜事2023-08-03 20:20:100001大清故事:古墓旁边有2个洞 洞口极小 却塞了一对夫妇的两颗头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朝代,其历史故事也不少。在历史中,有一些看起来非常离奇的故事,却让人们不禁好奇。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子不语》中的一段故事:一对夫妻的脑袋被塞入了本进不去的地方。我要新鲜事2023-05-04 18:51: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