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
发掘单位: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泽市文物管理处、定陶县文物局
项目负责人:崔圣宽
该墓位于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墓地原有3座大型封土墓葬,没被预埋的封土早年被平毁。近几年历经多次盗掘,给该墓的保护带来很大难度。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泽市文物管理处、定陶县文物局联合组成发掘考古队,对该墓葬进行清理发掘。


墓葬现存封土分两部分。核心部分位于墓室上部,呈三层台基式,逐级上收,平面基本呈方形;外围铺以斜坡式堆筑夯土封护。封土直径约150米。从夯窝判断,所用工具为平头夯具,有的是集束棍夯,有的成排成列夯筑。
该墓葬属于“甲”字形大型木椁墓。墓道为斜坡式,东向,两侧带有二层台。墓坑近方形,边长28.3-28.46米,四壁版筑而成,属于地上墓室。墓坑口四周边缘分布26个等距柱洞。墓坑上部封填厚1米多的细砂及青膏泥。墓坑内四周积砂,积砂槽内有12根与外围柱洞相对应的立柱。

墓室近方形,边长约23米,顶部及四周用青砖垒砌封护,顶部两层青砖下,有薄木板编制覆盖墓室顶部第一层枋木。木椁室包括黄肠题凑、回廊外12个侧室、回廊、前室、中室、后室以及前、中、后三室的8个耳室、各室间甬道以及4个门道。前后室的耳室各有一壁龛。中室内有一漆木棺。整个墓室结构南北对称。外围的黄肠木20994根,长1.15米。各侧室壁皆为黄肠木垒砌,长约70厘米,共12006根。回廊内、中室四周也由长约1.15米的黄肠木叠垒,共2412根。黄肠木基本都是三根薄枋木穿榫连接成一组。椁室顶部及底部各垒砌5层宽窄不均、厚30-40厘米的枋木。木材总量约2200余立方米。木质保存较好。封护墓室的顶部及周边的青砖皆为草拌泥质,绝大多数砖上有朱书、墨书、刻划文字以及符号、戳印纹等。文字内容绝大多数为人名,另有少量“山阳昌邑东炀里”等地名以及数字。初步观察,砖上涉及的人名姓氏多达30与种。







墓葬中室门道外地板下暗洞内,发现一保存完好的以丝织品包裹缠绕系结的竹笥。竹笥内叠放一件丝质汉袍,汉袍的颈背部系结一枚玉璧。据有关丝织品专家认定为女性服饰,这为断定墓主人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墓葬建筑考究,规模宏大,结构独特,保存完好。从墓室结构初步判断,墓葬年代属于西汉晚期。黄肠题凑的墓葬形制也是在山东首次发现。地上墓室的构筑方式,封土内墓坑外围立柱、墓室外积砂内立柱等构成跨度约38米的柱洞群。回廊外侧室、回廊内多室以及侧室间隔壁皆为黄肠木横切叠垒的墓室结构;带有朱书、墨书及刻划模印文字的青砖封护墓室等特点在以往发现的大型墓葬中实属罕见。在之前已发现的“黄肠题凑”形制墓葬中,该墓葬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好、时代大致明确,很可能是“黄肠题凑”葬制发展到最为成熟的晚期阶段的典型代表。其复杂的墓葬结构、考究的建筑都反映出墓主人身份至少属于王一级,但其规格又明显高于以往发现的同时期的汉代诸侯王墓。这对于推断墓主人的身份和定陶王室与西汉王朝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
入选“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许倬云:古代国家形成的比较
古代国家在世界各地都先后出现过。在此我想归纳各种出现的过程以及它们的特性(有些是共性的,有些是特殊的)和大家讨论一下,看是否能总结出一些道理来。表中我只举了几个例子,有些例子年代的并列并不表示它们是同时代,例子之间没有同时代的相互关系,只是帮助大家记忆年代而已。(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06:340000甘肃挖出唐太宗家的祖坟,墓志所记颠覆唐史,但专家问“真的吗”
大唐祖坟在甘肃哪?本文作者倪方六“甘肃挖出李姓大唐王朝的祖坟!”真的假的,到底怎么一回事情?大家都知道,大唐王朝的祖坟是永康陵,在今陕西省三原县境内,陵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世民的曾祖父李虎。千百年来并没有人怀疑过这座陵墓的地位和存在。但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的发现,让事情发生了变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57:190000中华始祖“五帝”到底是哪几位?有的版权本中没有“黄帝”
【倪方六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锐先生,最近出版新书《中国上古旁系的构造》,书中有悖传统的观点在史学圈引起了不同的争议。为了让普通史学爱好者了解争议的真相,“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从本篇起,将会在以后时间选取有关章节发表,供头条号网权阅读。本文是书中的第一章《古代的帝系传承》导语部分内容,为方便阅读,章节有改动。中华始祖“五帝”到底是哪几位?文/吴锐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9:18:24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德清窑址
东晋至南朝初期的窑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发现于浙江省德清县城,故定名为“德清窑"。当时认为它是中国最早烧造黑瓷的窑。1956年以后,在德清县、余杭县发现多处窑址,说明德清窑的分布范围较广。上虞县帐子山、宁波市郭唐岙、鄞县东钱湖谷童岙等处东汉青瓷和黑瓷合烧窑址的发现,又改变了德清窑首先创烧黑瓷的论点。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32:210000书评《从淮夷族群到编户齐民》
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57: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