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丨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物考古工作高度重视,我国文物考古工作取得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这十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田野考古发掘项目。
为见证伟大时代,展示辉煌成就,作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的主办单位,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于4月18日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展示推介系列活动,展示宣传新时代十年通过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遴选出的百项考古新发现,系统回顾和总结新时代中国考古取得的巨大进步和辉煌成就,激励考古工作者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推动考古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马昇
酒务头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河底镇酒务头村西北,北、东、南三面环山,北临沙渠河,南望汤王山。墓地处于垣曲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交汇的要冲之地,是古代从河南进入山西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亦是考古学文化交融的关键地带。

该墓地于2015年被盗而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市县文物部门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墓地进行了勘探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重要发现与收获。


一、发现与收获
经过细致考古勘探和科学发掘,在5500平方米墓地范围内发现商代晚期墓葬12座,车马坑6座以及灰坑5个,共出土铜、玉、陶、骨等各类材质的文物500余件(组),加上正在陆续追回的被盗文物,该墓地随葬文物数量可能达数千件。
发现5座商代晚期“甲”字形方国大墓及陪葬车马坑。
大墓自西向东依次排列。墓道朝南,有台阶、斜坡两种。墓室为横长方形,均有生土二层台。葬具为一椁一棺,椁底正中设长方形腰坑。墓葬西或西南多陪葬车马坑1~2座,M5周边被破坏无法确认。
墓主骨骼保存极差,根据人骨痕迹判断均为仰身直肢葬,头向为东西向。3座有殉人,M5多达7例,余为1例,葬式包括侧身屈肢和仰身直肢。另外,多数墓葬的二层台上和腰坑内均有殉牲,以殉狗为主。
在大墓的西北方向,分布有7座中小型竖穴土坑墓。中型墓4座,均有二层台和腰坑,墓主骨骼保存极差,葬式与头向不明,均有殉牲。小型墓3座,不设二层台和腰坑,头向西,葬式各异,仅1座有殉人和殉牲。

M1陪葬车马坑K1,平面近方形,发现一车二马一殉人及大量车马器。殉人位于车马北侧,头朝东,与马车方向一致。出土器物组合完整,发现大量带有相同族氏铭文青铜器。






出土文物中,以青铜器为主,主要包括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礼器有鼎、甗、簋、斝、爵、觚、尊、卣、罍、盘、盉;乐器有铙和铃;车马器包括弓形器、车衡饰、车軎、轭、镳、衔、当卢、泡等;兵器有钺、戈、矛、刀、胄饰、镞等;工具有锛、凿等;玉器有鱼、蚕、龙、璧、柄形器等;陶器有罐、簋、罍等。除此之外,还出土骨器等其他类。



M1出土青铜器均无使用痕迹,器型单薄、纹饰简洁。然而,追回的此墓地被盗青铜器却截然不同,器型厚重、纹饰精美、铭文清晰、工艺精湛。从整个墓地来看,组合关系和纹饰风格与殷墟青铜器一致。


酒务头墓地出土青铜器上有很多族氏铭文,主要有“

”“子

(匿)”“匿

”“天鼋”等。初步统计,“

”(出现6次)和“

(匿)”(出现15次)两类最多。
二、认识与意义
晚商带墓道的墓葬在殷墟之外并不多见,该墓地是继山东滕州前掌大、青州苏埠屯、河南洛阳东大寺、摆驾路、山西浮山桥北等墓地后,又一次发现带墓道大墓的大型晚商墓地,对于研究商代墓葬的形制结构、葬俗、墓道功能与等级关系提供了极好的资料。根据墓葬形制与出土遗物判断,酒务头墓地时代为殷墟四期,应为晚商高等级方国贵族墓地。从青铜器中两种族氏铭文的差异性来看,此墓地应为“匿”族墓地。该墓地的发现与发掘是商代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不仅为“匿”族青铜器找到了归属,也填补了晋南地区晚商遗存的空白。

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组合以及器型纹饰风格均与殷墟青铜器相同,但大墓形制又有差异,表现了商文明演进过程的同一性与复杂性,这对于认识晚商文化的区域类型,以及商王朝西部势力范围的变迁、中央对地方管控方式和国家政治地理结构等课题的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文摘编自申报材料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刘婧涵
复审 | 郭晓蓉
监制 | 李 让
讲座:孙庆伟:黄帝时代与最早中国
本文为北大《考古学研究》“中华文明探源系列讲座”的第二讲《黄帝时代与最早中国》的讲座纪要。摘录于此分享给大家学习!图1:孙庆伟教授在讲座中01中国之争最近十年来,关于中华文明早期探源的问题不仅成为一个考古界的学术热点话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最早的、最核心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关于“最早的中国”的争论.关于这个问题,孙庆伟教授从学界最关注的两处遗址——陶寺与二里头——说起。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28:290000古墓一直都在地下 里面机关生锈咋办(古墓机关)
古人会用橄榄油来保护机关。在我国一般古墓指的并不只是古代的墓穴,而是有历史文化感的墓穴。这些墓穴都一定是要有研究价值才行,在研究古墓的时候我们也知道但凡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一般在建造墓穴的时候都会放更多的陪葬品,也会有很多的机关。但是这些机关都是在近代还能够有着比较大的作用。这就让人们不禁想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古墓里面的机关都还没有生锈?古墓机关我要新鲜事2023-03-13 20:50:310005杨勇:晚期层叠式城市建筑遗址考古发掘中的地层学及相关问题
晚期层叠式城市建筑遗址指秦汉以来,由多个时代的城市建筑遗存层层叠压堆积而成的遗址。此类遗址多形成于城址长期不变或变化不大的城市,如扬州、南京、广州等。晚期层叠式城市建筑遗址虽多不是古代城址的全部,但往往与当时城市的一些重要部位或区域有关,且延续堆积时间长,因而它们的发掘对城市考古和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0000谷飞:山东滕州前掌大遗址出土车马葬研究
一、发掘概况:在前掌大墓地共发掘5座车马坑,1998发掘时曾将两座车马坑单独加以编号,为与以往车马坑编号相统一,我们将其改为M131和M132。这样五座车马坑的编号分别为95STQM40、M41、M45和98STQM131、M132。(图一、前掌大遗址位置图)5座车马坑均分布在南区墓地。5座车马坑按所处的位置可分成三组。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49:320000缪雅娟:关于中国文明形成的思考
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