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拼凑“姑蔑”记忆——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海报设计:谢雄)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黄昊德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级土墩墓群位于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墓群东为铜山溪、西为邵源溪、南为衢江、北为高山,处于一个山水环绕的地理空间。
目前,区域内共发现10座大型土墩墓、1座西周时期城址及13处遗址,2018年至202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庙山尖、孟姜村1、2、3号4座大型土墩墓进行发掘,并积极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进行多学科合作研究。



4座墓葬除孟姜2号墩被破坏较为严重,墓葬形制不明外,其余3座墓葬形制均为甲字形木椁墓,墓坑均为熟土堆筑,其中孟姜3号墩为深坑外,其余浅坑。墓坑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长约12.7-14.3米,宽约6.2-8米,墓室底部铺有鹅卵石,采用“人字形”两面坡木椁,椁外铺木炭或红烧土进行防潮,部分墓葬有陪葬墓、殉人现象。墓葬虽均被不同程度盗扰,但仍出土大量青铜车马器、玉石器、原始瓷器、陶器等随葬品。




收获与认识
一、据出土青铜器及陶瓷器的器形及纹饰特征,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墓葬群整体年代为西周时期。
二、西周时期城址及一般聚落遗址最新发现,初步构建起涵盖城址、高等级墓葬、一般聚落的大遗址格局,为讨论商周时期南方地区城与墓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实例,有助于从聚落考古角度全面推动田野考古工作。
三、衢江土墩墓群气势雄伟,营建方式独特,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是江南地区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土墩墓群,证明衢江地区是西周早中期百越文化的中心之一,存在一个明确的古代政治实体。综合城址、土墩墓规模、出土器物及文献记载,衢江地区极有可能是史书仅有零星记载的姑蔑国核心区域,衢江云溪大型高等级贵族墓群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的王陵区,填补了姑蔑国考古研究的空白。
四、西周时期青铜车马器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是浙江省内首次发现,也是长江以南地区出土车马器数量最多的一次,既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又有中原文化因素,对研究南方地区青铜铸造技术、早期中国南北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五、出土三百件多件玉玦,是西周单体墓葬中出土玦形器最多的,且成组出现,大小相序,具有很强的礼制特征,证明衢江地区很可能是商周时期百越地区玦形器再一次复苏的重要起源地,对探索玉礼制的发生、发展、传播及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六、出土原始瓷器种类丰富、造型精美、组合明确,对研究原始瓷器起源、装饰技法、礼器制度、制作工艺技术以及该地区与闽北、皖南及中原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七、“人字形”木椁的发现,是国内最早的实例,为绍兴印山越王陵等越国高等级墓葬内“人字形”木椁找到了渊源;土墩墓这一墓葬形式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发明和贡献,也是中原地区高等级陵墓封土制度之源。



总之,本次发现从礼制等级、制度文明上反映了姑蔑国在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面貌,衢江云溪土墩墓群位于浙、闽、赣、皖南交界处,是研究文化交流、传播、融合的关键节点,为研究越文化因素来源、百越文化发展乃至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提供了关键资料,是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百越考古的重大突破。
后续,我们将秉承大遗址考古理念,深化考古工作,持续开展区域系统考古调查,进一步摸清区域内土墩墓、城址、聚落遗址等相关遗迹的分布范围及布局,在加快考古资料的整理、研究、阐释的基础上,加强跨区域、跨领域、跨学科合作,拓展衢江土墩墓考古成果的内涵价值,更全面的重建“姑蔑”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增加历史信度,延伸历史轴线,为商周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百越文化研究等历史课题提供线索。
同时,加强遗址保护,切实做好已发掘衢江高等级土墩墓群及出土文物的保护工作,拓展活化利用,谋划衢江高等级土墩墓群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建设。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版权说明:本平台有关“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的视频和内容,版权归版权人所有。转载需经版权人同意或授权。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来源 | “文博中国”微信公众号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吴雨遥
复审 | 郭晓蓉
终审 | 李 政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辽上京遗址
辽代都城遗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上京为辽代五京之一,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创建辽国后,于神册三年(918)开始筑城,初名皇都。天显元年(926)扩建,天显十三年改称上京,并设立临潢府。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在此挖掘。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进行勘测和试掘。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09:100000朱元璋家祖坟的迷信说法,其中一说是“赶龙人”使坏,过于荒诞了
朱元璋家祖坟奇事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历史上,帝王有神化自己出身现象。这类神化现象,历代帝王中都有,连祖坟要神化。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来说说网友比较熟悉的明太祖朱元璋家的祖坟。朱元璋是元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原名朱重八,放过牛,当过和尚,参加过起义,最后在打打杀杀中,建立了大明王朝,年号“洪武”。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4:12:54000019字铭文帮助考古学家确认古中山国 出土文物可与曾侯乙墓媲美
1974年3月,在河北平山县三汲乡,一位村民无意中发现了一些战国青铜器和玛瑙环。这些文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们的出土地点是两个巨大的土丘,人们普遍认为那里是古代墓葬。然而,墓主人的身份和具体的年代一直是一个谜。我要新鲜事2023-09-23 19:41:290000颠覆医学史!3万年前人类如何截肢?
#在头条看见彼此#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的一个在3.1万年前被截断左腿的人的化石,提供了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外科手术的证据。研究人员表示,不清楚那些进行截肢的人是如何做到控制出血并避免感染的。那些尚且没有文字的狩猎采集者,其胫骨和腓骨有被刻意切割的痕迹,而切口随后愈合了。今天发表在英国《自然》周刊上的这一研究报告认为,由意外或动物袭击造成的腿部创伤性骨折会使骨头呈现更糟糕的状况。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40:580002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既是追梦人,也是圆梦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十年回顾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0:15:5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