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广东增城金兰寺遗址
发掘单位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易西兵
一项目概况
金兰寺遗址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金兰寺村,县江河西岸,为珠三角平原北缘一处重要的史前贝丘遗址。1958年至1961年间,广东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历史系先后对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发现距今约6000年的彩陶文化遗存,以及三时期四叠压文化层,为广东史前时期考古学的编年序列提供了地层证据。金兰寺遗址是广州目前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史前贝丘遗址,1984年被增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为配合广汕高铁石滩段项目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区位于金兰寺遗址最北部,清表后地表标高约5米,东南距离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古发掘区约200米,共计布设10×10米探方11个,实际清理面积约800平方米。
为做好金兰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发掘过程中与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开展古环境、动植物、人类骨骼等多学科研究,并利用三维数据采集等技术手段采集发掘信息,取得丰富的成果。
二地层堆积
金兰寺遗址本次考古发掘地层可分为4层:①层为宋至清代文化层,分布于整个发掘区;②层为战国时期,分布于发掘区周边,经检测推断为古水稻田;③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贝壳堆积层,分布于发掘区中部,分布范围约500平方米;④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层,分布于整个发掘区,发现遗物极少。
三重要发现
本次发掘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墓葬46座(出土古人类遗骸43具),另有灰坑、柱洞、灰沟、水井、墙基等遗迹一批;出土陶鼎、陶豆、陶纺轮、骨镞、石镞、石锛、石钺、石矛、玉芯等文物208件/套;此外还出土各时期贝壳、鱼骨、龟甲、鹿骨、猪骨等标本。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期墓葬是本次考古的最重要发现,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44座、战国时期墓葬2座,出土保存较好的古人类遗骸43具。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皆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排列有序,大部分呈西北-东南走向,坑内多填大量贝壳。随葬品多为实用器,器类见陶鼎、陶豆、陶釜、贝玦、石环等,碎物葬现象比较普遍,可见粤北石峡文化、粤东虎头埔文化及珠三角本地文化因素。墓底多有保存较好的人骨遗骸,仰身直肢葬居多,仅2具为屈肢葬,一次葬居多,人骨可见捆缚迹象,其中M15发现母子/女合葬现象。战国时期墓葬1座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底见1具保存完好的人骨遗骸,未见随葬品;另1座为椭圆形墓口、长方形墓底的土坑墓,未见人骨和随葬品。













此外,本次考古发掘清理发现的②层战国时期文化层经检测分析推断为古水稻田。②层为黑褐色土,有机质含量高。磁性分析发现,②层磁化率较高,可能与稻田长期耕作、污灌、C4作物生长与秸秆焚烧等农业管理方式有关。孢粉分析发现,②层花粉显示绝大部分为禾本科,且禾本科可达到50%-80%;草本类花粉,也基本可以反映水稻田环境。植硅体分析,在②层发现丰富水稻扇形植硅石。

四价值意义
金兰寺遗址本次考古发掘成果丰富,为重构新石器时代晚期环珠江口地区人类生产生活及文化发展历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材料。本次已发掘的40余座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多数墓葬骨骸保存比较完整,在珠江口以至岭南地区都十分难得,人类遗骸的发现为开展骨骼及牙齿形态学、骨骼生物力学、古病理学、古DNA分析、同位素分析等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对于研究和阐释中国华南史前时期古人类的微观演化以及中国古老型智人演化,厘清华南史前时期人群迁徙互动和生业方式转变等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意义。
金兰寺遗址古水稻田遗存是岭南地区首次考古发现且年代最早的古水稻田遗存,对研究岭南地区水稻种植等意义重大。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山西夏县师村遗址
发掘单位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项目负责人段天璟山西运城盆地雄踞“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的中部。自1926年李济先生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至今,运城盆地成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与发展问题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25:480000荐书 | 动物与人类社会——《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研究》读后
考古学研究很大程度上就是复原古代人群的生活面貌,研究者们从物质材料出发,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科学合理的阐释,《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研究》一书通过殉牲这一特定的角度,为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埋葬习俗、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国北方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殉牲研究》作者:包曙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5月定价:138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15:250000一座战国“凶墓” “吃”了6名盗墓贼 考古家:他们已成文物
生命有限,文物千年。这句话用来形容考古领域再合适不过了。考古学家挖掘出来的文物,往往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遗产,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保护。然而,有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不惜冒险去盗墓,这种破坏文物的行为,是我们不能容忍的。历史上,有许多被盗墓贼破坏的古墓,而有些盗墓贼却为了所谓的财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要新鲜事2023-07-25 18:28:53000824个节气类型有异,古人为何认定这8个节气最重要?
最重要的节气是哪几个?本文作者倪方六中国的二十节气,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发明之一,他影响了历朝历代的中国,直到今天仍是这样。可以说,除了儒学之外,还没有哪一个能有如果大的能量——小孩子最早知道的不是三字经,不是知乎者也,而是节气——过年了,放鞭炮了,有肉吃了。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19:530000不收藏后悔:中国历代皇帝手迹大全
稀见历代帝王书法作品本文作者倪方六发这篇文章,意让大家看看中国历代皇帝稀见手迹——当皇帝也得有一笔好字!这是我几年前收集的,当时发在新浪博客“梧桐树下戏凤凰”上。为了找寻这些帝王御笔、手迹,用东北人的话说,“费了老大的劲”;再对其进行图片处理、配文,所费去时间,比我做一次长篇采访报道还多,花了好几天啊。所以,请网友珍藏啊,别枉费了我的精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24:0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