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同心——奏响新时代考古协奏曲
作者:遗产编辑中心
10月14至15日,由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文物局指导,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的“2021年度西南考古协作会暨古蜀文明与西南夷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广汉召开。

会议现场
来自川、云、贵、渝、桂、藏六省市的考古文博机构、高校考古历史院系相关领域负责人和学者,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出版社等十余家单位的90余位代表参会。会上,与会者对西南考古协作共同议题进行研讨,推动跨区域跨领域的考古工作深入开展,不断推进西南考古协作持续有效开展。

会议现场
开幕式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毅先后致辞,开幕式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李映福教授主持。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致辞
颜劲松在致辞中代表主办方向与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首先回顾了历次西南考古协作会的主题与举办地。2015年西南考古协作会预备会议在成都召开;2016年西南考古协作会暨贵州赤水河流域史前至汉晋时期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会在贵州习水举办;2016年举办“手工业考古?重庆论坛——中国西南地区冶金与盐业考古学术研讨会”;2017年“西南考古协作会暨西南地区聚落与城址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2018年“西南考古协作会暨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考古发现及研究学术研讨会”于云南剑川召开;2019年西南考古协作会在西藏召开;本次会议为第7次年度会议,原计划于去年召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迟一年举行。
颜劲松表示,历次协作会议对西南考古界强强联手、整合资源、共创辉煌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21年恰逢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以四川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重大考古发现震惊海内外,四川省考古学会也于今年成立,同时还举办了“纪念金沙遗址发现2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等系列活动。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9·28”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致敬中国考古百年征程,不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又一具体行动。相信本次会议将在西南考古协作历程中留下重要一页。

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毅致辞
王毅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要有新思想和新做法。如今,西南考古协作会的举办具有重要意义。诚如王毅所言,“真正地感觉到西南地区考古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过,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中,过去100年,与黄河、长江流域考古相比,西南地区的步伐慢了一些。但是最近十几年,这一局面有所改变。”具体到巴蜀研究而言,川渝地区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在当下,没有区域间的协作就难以取得突破性成果。
王毅在讲话中还强调了年轻考古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身影出现在三星堆、江口、稻城等遗址上,深感其迸发出的强大活力与能力。他强调,站在新百年起点上,年轻人成为推动西南考古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期待他们能突破原有的设想,以广阔的视野看待西南考古,在新时代为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与会学者合影(图片由会务组提供)
本次协作会议的主题是“古蜀文明与西南夷”,包括4场学术研讨会和2个工作座谈会,共有18位学者将围绕史前时期的中国西南、巴蜀考古新成果、云贵高原考古的新进展、西南地区历史时期考古的新进展,进行学术演讲,集中展示近年来西南地区考古工作的重要成果,如四川旧石器时代考古新进展、近年来成都平原环境考古工作新进展、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现与初步认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滇池盆地早期青铜时代遗址—云南晋宁海宝山遗址考古新发现、铜仁锦江流域考古调查与发掘收获、广西合浦大浪古城及相关现象、西藏札达县桑达隆果考古发掘等。
十五年前,以西南考古科研机构、相关高校考古专业负责人和一线考古人员为主,一群志同道合的中青年考古学者聚集在成都,基于相互交流本区域考古工作新成果和考古研究新认识,共同探讨本区域间相关考古现象反映的问题,协作解决青藏高原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迁徙到历史时期族群的流动等诸多问题的愿望,发起了西南考古协作会。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做会议总结
“从本次会议分享成果来看,这是历次会议中,参与学者最多、议题最广泛,学术水平很高的一次会议。一批杰出的年轻学者已经成长起来。”作为西南考古协作会的发起者之一,全程参与历次会议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华教授在大会总结中说道。对于上述变化,他感受颇深,此外,谈到本次协作会议,还有以下几点感想:
第一,从汇报的多个新发现发掘与收获来看,田野考古水平比先前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强烈的学术意识,既有遗址的整体思考,又注意遗迹的关联细节。比如彭山大坟包墓地的发掘,发掘时注意墓葬排序问题,这为认识墓地的家族问题提供了新的信息。
第二,不少考古工作都是多单位、多学科的合作,科技含量高。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中科院双古所、高原所长期进行合作发掘,三星堆的考古发掘也不断吸收和纳入更多的科研单位和各方力量,诸如四川稻城皮洛遗址、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等都逐渐进入边发掘、边研究的模式。
第三,本次会议分享的考古研究新认识,或颠覆了固有的观念、或弥补了认识的不足、或提出了新的研究途径思路。最后,孙华教授特别强调,此次会议成果分享,有不少紧扣最初西南考古协作会议方向。比如皮洛、观音洞等旧石器时代遗址为研究早期人类迁徙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自2015年以来,西南各省的考古文博单位与各高校通力合作,形成了以西南地区区域考古为特点的学术研讨和协作运行机制,加强了西南地区考古文博单位的互动与联系,推动了中国西南地区考古事业的发展。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这位太子哥:带美女游湖找乐出意外,互挖祖坟割颅骨做“人头碗”
上文说了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这母亲选风水宝地的事情,这篇文章继续接着聊。与美女游湖落水染病不治萧统生性喜爱山水,“墓地交易事件”、“埋鹅丑闻”之后,失意的萧统便把理想更多地寄于山水美色之间。萧统之死,直接原因是在玄武湖的一次意外落水。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7:24:140000重庆北滨路发现一汉代古墓 部分文物已出土
重庆北滨路发现一座汉代古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探讨。据报道,该墓穴被发现是在由重庆市江北区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建的“中石化重庆石油分公司油气经营中心配套设施(箱涵迁改)EPC建设项目”施工期间,而该公司立即采取了措施进行保护。该墓穴被发现后引起了文物保护专家的关注,经勘察确定为汉代崖墓一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目前已经出土部分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4-24 00:29:450000中国无法挖的三大墓 乾陵大刀机枪都打不开
导语:中国劳动人民有着十分强大的智慧,所谓的皇帝陵墓更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中国已经成功开采了很多陵墓,发现了很多举世无双的财富。不过其中也有三大墓是至今不敢挖掘的,这几座墓有什么特别的呢?和中国考古十大帝王墓有什么区别呢?和探秘志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中国无法挖的三大墓1、秦始皇墓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7:30:110001讲座:张小刚:宿白先生与敦煌石窟考古
#2022生机大会#本文为“敦煌学”系列讲座,主题为“宿白先生与敦煌石窟考古”。主讲人为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小刚。现将讲座纪要摘录于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6:130000请注意!全国文博短视频展示推介活动申报延期
全国文博短视频展示推介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由于疫情原因,部分文博单位无法在原申报截止日期前提交材料。现将申报截止日期延长至2023年1月8日24点。欢迎各单位积极参与!附件:全国文博短视频展示推介活动申报书(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图文转自|“博物馆中国”微信公众号编辑|张小筑实习编辑|李思雨复审|冯朝晖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31:5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