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山东济南高新区发现西晋时期墓葬
作者:邢琪 曹帅 郭俊峰
2020年11月,济南市高新区一工地发现一座古墓葬,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墓葬编号M1。该墓虽经盗扰,但墓葬形制保存较好,且出土了一些时代特征明显的遗物,其年代应为西晋时期。

墓葬航拍照

墓室
M1为双室砖室墓,平面呈“刀”形,残长13米,方向173°,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过道、后室等部分组成。由于墓室曾遭盗扰,出土遗物较少且原始位置被扰乱。在前室及后室填土、后室底部发现陶罐、陶灯、陶多子盒、陶耳杯、陶勺、陶仓、陶盘、陶灶、陶俑、银环及铜钱等,其中铜钱包括汉半两钱、汉五铢钱、新莽大泉五十、新莽货泉、曹魏五铢、孙吴大泉当千及无文钱。M1在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方面,均与山东及周边地区西晋时期墓葬有较多共同点,出土的陶多子槅更是西晋时期的典型器物。

墓葬出土器物

墓葬出土陶多子槅

墓葬出土陶俑

墓葬出土“大泉当千”铜钱
M1是济南地区首次发现的西晋时期墓葬,填补了济南地区西晋墓葬考古的空白,对研究魏晋埋葬制度与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山东地区以往发现的西晋时期墓葬数量较少,主要集中于鲁南、鲁东南地区,这些墓葬一方面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同时在随葬瓷器、券顶技术方面明显受到南方地区的影响。M1甬道、前室、过道、后室在同一侧壁且连成一条直线,平面呈“刀”形,这种形制的西晋墓葬仅在北京地区比较多见,可见该墓很可能受到了北方地区的影响。
我们推测,鲁南、鲁东南地区的西晋墓葬,由于靠近南方,墓葬受其影响较大,M1在地理位置上更加靠近北方,更容易受到北方地区的影响。由于考古材料较少,这一推论还需新考古材料的进一步验证。
作者单位:济南市考古研究院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双庙龙:中国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9400万年前)
在中国,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就是辽宁,这里目前已出土了35种恐龙化石,其中包括前面介绍的中华丽羽龙和神州龙,还有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双庙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吧!双庙龙基本资料体型:双庙龙是一种中国的大型恐龙,它体长8米,与锐龙和时代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34位,生活在距今1亿年-940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22:530002“喷鬼火”的古墓 挖出一盆“千年莲藕汤” 考古家看一眼后消失
我国考古史上出现过各种奇怪的现象,其中最令人惊奇的事迹之一,便是马王堆汉墓的发现。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其发现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然而,这座神奇古墓的发现并非出于精心规划,而是源于一系列偶然的事件。我要新鲜事2023-07-31 19:43:480000醒龙:非洲小型杂食性恐龙(长1.2米/距今2亿年前)
在恐龙时代,就食性而言分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不过如果仔细分类的话,还有一个杂食性恐龙,即吃草也吃肉的恐龙,比如尾羽龙、盐都龙等,还有今天要介绍的醒龙,它体长仅1.2米,体型小决定了它们只能有什么吃什么,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醒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5:07:480000虢国太子墓中玉器受沁后,如何看懂其白化现象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7:21:330001二里头是夏朝,怎么解释齐家文化这个Bug?考古指向华夏另一祖源
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邑,对于这一点,学术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还是海外学者,都不得不承认,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上限最早只能到公元前1750年,并不是全部夏文化。换言之,我们目前已经找到的夏朝,只有“半个”。我要新鲜事2023-06-01 20:09:4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