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 | 吉林发现“长白山人参”石碑
作者:苗诗钰 石玉鑫 等
2021年6月17日,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图县文物管理所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两江镇白河屯西南约520米的山脚下,发现一方石碑,发现时这方石碑大部分埋于地下,地下积水严重,土质均为黑垆土淤泥,夹杂大量枯枝烂叶及植物根系,未见明显的文化堆积,除石碑外,还在淤泥中发现了部分青砖。

图1 发现石碑地点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2 青砖残块
石碑为白色大理石质,碑体呈长方形,碑首为方首,上部略宽,下部稍微束窄。正面及侧面加工后通体磨光,背面可见横向的刻凿痕迹。顶部两端抹角,底部两端为直角,底部中间有榫头,呈梯形,高度为10厘米,原应有碑座。出土的青砖多呈长方形,宽度一般在15厘米左右,有的上面还见有手印痕迹,推测应为碑座的砌砖。石碑通体高88厘米,上半部分宽50厘米,下半部分宽45厘米,厚度在11-13厘米之间。正面纵向阴刻“长白山人?”五字,汉字楷书,字体工整。背面墨书两字,漫漶不清,已无法辨认。“长白山人?”五字可释读为“长白山人参”。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结合石碑形态、字体特征以及伴出文化遗物推测,这方石碑的树立年代,不早于金代晚期,最晚可能到民国时期。据走访的得知,石碑发现地附近曾经挖掘到过野山参,现在周边仍有野生人参分布。据此判断,这方石碑,应与人参挖掘过程中的祭祀活动有关。

图3 石碑照片

图4 石碑线图
“长白山人参”石碑发现于长白山北麓,东南距长白山神庙14公里,南距长白山天池61公里,是继长白山神庙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对于阐释长白山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2002年12月2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吉林长白山人参”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本次发现的石碑,正位于该地域范围的核心区域,是长白山人参文化的历史见证。
执笔:苗诗钰、石玉鑫、徐廷
作者单位: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山东临沂惊现诡异古墓居然有着三个小孩子的骨头(古代风俗)
山东临沂惊现诡异古墓,居然有着三个小孩子的骨头,让小孩子陪葬是古代非常残忍的一种风俗。2003年山东临沂市的一个工地正在挖掘的时候突然就发现了一个地下的结构,然后这个工地的负责人马上就联系了当地的。警察部门过来探查,很快就有了一个考古队过来,开始对于这个地方进行考察。在进行一番考察之后,见惯了很多古墓的专家则是破口大骂,认为当时的人们太残暴了。墓穴里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3:23:170002一起来围观密县打虎亭汉墓
神奇的密县打虎亭汉墓,作为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大东汉墓,展现了古代高科技的惊人成就。即使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墓中的壁画和画像石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令人叹为观止。一、密县打虎亭汉墓-概述密县打虎亭汉墓位于郑州市区西南6公里的新密市,是东汉时期的古墓,已有1800多年的悠久历史。这座墓葬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东汉墓,它的主人是汉弘农郡太守张伯雅,来自河南密县。我要新鲜事2023-08-28 20:29:040001大遗址价值利用与相容使用的探索与实践——以临淄齐故城宫城核心区为例
《大遗址利用导则(试行)》对大遗址价值利用和相容使用做了明确解释:大遗址价值利用,是基于文物本体、文物环境、出土文物,以及价值内涵和相关信息资源等开展的利用活动;大遗址相容使用,是不以文物价值内涵传播为直接目的,但依托文物所在区域的土地、生态资源等开展的利用活动。我要新鲜事2023-04-20 14:23:050000张光直:古代世界的商文明
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2:52:2300022021年度全国文化遗产十佳图书揭晓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45: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