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朱家溍《明清室内陈设》:紫禁城历史研究的真谛
作者:陈芳

《明清室内陈设》
编著:朱家溍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年12月
定价:70.00元
古典文学学者罗根泽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曾经归纳总结过学术研究的两种目的,一是求真,二是求好。所谓求真,就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将探寻、梳理研究对象的历史原貌作为最终目的;所谓求好,就是研究工作从现实需要出发,特别关注研究结论是否有“用处”。严谨的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应求真与求好并举,既要从非功用目的出发,以便研究过程客观、研究目的纯洁;同时,也要考虑研究成果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强调求真与求好并举的同时,应先求真后求好,以保证学术研究不被现实功利刻意扭曲。
文博领域的研究,其对象是物与史的结合,求真与求好更应是指导人们研究的指针。而对于故宫博物院这样的历史遗址与艺术品收藏兼具的博物馆,求真与求好更有特殊的意义。研究者以求真为研究目的,对紫禁城历史原貌进行还原。这种还原具有双重意义,即既能为人们勾勒明清宫廷的面貌,又能复原故宫博物院收藏文物的原生环境,这二者都满足了求好的实用性。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朱家溍先生遗著《明清室内陈设》正是这样的一本研究著作。
《明清室内陈设》原名《明清室内陈设史料选辑》。该书分为两大部分:明代室内陈设和清代室内陈设。明代室内陈设包括宫殿陈设、衙署大堂陈设、第宅陈设。清代室内陈设包括宫殿陈设、苑囿室内陈设、佛教和道教庙宇陈设、第宅陈设。书中还附上了朱先生的宅院“介祉堂”室内陈设。陈设的主要内容是明清室内的家具、书画、器物陈设以及空间分割等。
除了力图恢复明清室内陈设的历史原貌之外,朱先生还总结了从明到清,以及清初期到清晚期室内陈设的流变。朱先生指出,明清室内陈设的变化是:明代室内陈设“不论是宫殿或第宅,都比较疏朗开阔”,而清代陈设显示出“比较拥挤的状况,固定位置的陈设也比较多起来”。朱先生还从清前期小说《红楼梦》和清晚期小说《官场现形记》所描绘的陈设状态总结清代室内陈设的变化,如清前期室内大厅虽有椅子,但还没成份配套的茶几。而乾隆以后,两张椅子配一个茶几就是一种新的陈设格式了。
朱先生不仅对明清室内陈设原状进行历史复原,他还力图通过实例总结室内陈设的审美规范,如书斋或花园中轩、馆的陈设“要求清新古雅”,墙面“讲求其疏、密、浓、淡之宜。如一个墙面,可以二幅三幅,也可以一幅或多幅。或直、或横,只看是否需要”,室内陈设各部分要互相呼应,如“墙面上挂件位置和地面上家具陈设能彼此说话”“各种器物有宾有主配合得妥帖,每样器物都发挥它的优点”。这些审美规范,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
朱先生以求真求好为研究目的,力图勾勒明清室内陈设的历史原貌,这与朱先生的史料功夫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分不开的。
明清室内陈设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当然不可能保存到现在。为了勾勒明清室内陈设的原貌,朱先生博览群书,钩沉资料。其资料来源,明代部分主要是官修《大明会典》《大明集礼》,而清代部分主要是内廷陈设档案。朱先生还从文人笔记(如《宏艺录》《西垣笔记》《春明梦余录》《悫书》等)、书籍插图(如《鲁班经》《广百将传》《金瓶梅》《投桃记》《西游记》等)、画报(如《点石斋画报》)以及绘画(如清人画《雍正古装读书像》)考察当时的室内陈设状况。除此之外,如上文所述,朱先生还根据小说考察作者所处时代的陈设状况,如从《红楼梦》描写的大厅设置看清代第宅陈设,从《官场现形记》的描写看清代第宅陈设的变化等。对使用小说中的材料,朱先生特意作了说明,“小说虽比不上列《陈设档》是真实具体的史料,但也是作者在自身生活中亲自经见的状况”。朱先生研究明清室内陈设,不仅仅用了上文列举的间接材料,还用了直接材料,从自己的家——介祉堂的陈设来佐证明清室内陈设状况。朱宅本身为清代王府,这也是朱先生研究明清室内陈设的先天优势。
朱先生编著该书,明代部分材料太少,飞鸿雪泥般的零碎史料,“没有选择余地,凡见到的几乎全部收录了”,而清代的史料则浩繁得多,朱先生秉着“笔则笔,削则削”的精神,不再是材料的铺排,而是重逻辑,重材料选择。如朱先生以《红楼梦》的材料为例,说明室内非固定陈设时,分门别类,从临时安放、年节铺设、家宴三类,选择材料予以说明。
《明清室内陈设》的意义,正如该书的编辑——朱先生的女儿朱传荣女士在后记中所写,“作为遗址性博物馆,室内陈设是再现历史的最适当媒体,也是文物得以恢复原生状态的契机”,而朱先生“据史用档,以档证史,档史结合”的求真的研究方法,“这是博物馆工作的大方向,无论陈列还是研究都不应该偏离的方向”。
作者单位:故宫博物院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欧姆殿龙:德国小型食草恐龙(长4米/距今1.91亿年前)
说到食草恐龙,大家会想到像阿根廷龙、腕龙这些巨型恐龙,其实除了体型大的恐龙外,食草恐龙中也有小体型存在,而且数量众多,比如今天要介绍的欧姆殿龙,它体长只有4米,主要以植物的叶子为食,生活在1.91亿年前的欧洲,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欧姆殿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7:10:550000揭秘2017六大考古新发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不可低估
别看如今现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其实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更是不可低估,在古代毕竟科技没有如今这么发达,不过古代人们依旧靠智慧给现代的人们留下了许多的智慧成果的结晶。最近专家公布了2017六大考古新发现,你知道都有哪些吗?下面探秘志小编就来为你揭秘。一、2017六大考古新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4:41:450000晨读·日课||NO.9
以经典过滤信息碎片,以经典铸就精神根基,以经典指引前进方向。论语(钱穆新解)为政篇第二(三)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道之以政:之,指下民字。道,引导、领导义。以政事领导民众,仍是居上临下,法制禁令,其效不能深入人心。齐之以刑:导之而不从,以刑罚齐一之,民知有畏而已,其心无所感化。0000这伙盗墓者的胆子太大,把看守人员捆绑起来,强行盗挖考古区墓葬
这伙盗墓者无法无天本文作者倪方六我在前面“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提到古应国墓盗洞中,发现被同伙弄死的宋朝盗墓者遗骸的事(见《考古发现被同伙谋害的最惨古代盗墓者,尸体悬于洞中,颅顶被砸裂》),这暴露了盗墓者的贪婪和凶狠。盗墓不仅缺德,本身就是违法,无法无天现象其实并不鲜见,即便在当今。古应国墓地上便曾发生过一伙现代盗墓者,将看守人员捆起来,在考古工地上强行盗墓的事件。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5:21:150003北极发现5.7万年前尸体 科学家担心有更危险东西 人类需要警惕
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加剧,科学家在这个覆盖着厚厚冰雪的地方发现了一系列古生物尸体。这些尸体的保存状态极佳,提供了研究地球过去的重要线索。然而,这些发现也引发了人类面临的潜在威胁的关注,警示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我要新鲜事2023-06-16 19:52: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