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不看真是太可惜了
导语: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同时也遗留下了很多十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甚至称得上是价值连城的存在。其中有些国宝因为极其珍贵所以禁止出国展出,具体有哪些呢?和探秘志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中国禁止出国的64件国宝
1、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这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类型,于1978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现在被放置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这个陶缸是彩绘作品,整体高度为47厘米,口径大约为32.7厘米。在陶缸绘制着鹳鸟衔鱼,旁边还竖立着一件石斧的画面。
2、陶鹰鼎

陶鹰鼎同样也是新石器时代的,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华县太平庄。它虽然高度只有36厘米,但是看上去十分威武。老鹰的眼睛圆睁,全身都比较光洁,现在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3、后母戊铜鼎

后母戊铜鼎属于商朝后期,1939年正式在河南安阳出土,也被称为“后母戊大方鼎”,它的高度为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目前被放置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4、利簋

利簋属于西周早期,于1976年正式出土于陕西临潼,这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西周青铜器。是武王时期有司(官名)利所作的祭器,它的高度约为28厘米、口径22厘米。目前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5、大盂鼎

大盂鼎属西周康王时期,清道光间在陕西眉县礼村出土。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6、嵌绿松石象牙杯

这是属于商代的,1976年出土于安阳市,高度约为30.5厘米,主要是用象牙根部制作而成的,用料和造型方面都比较特别,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7、大克鼎

大克鼎是西周晚期的,于1890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镇任村。这是西周孝王时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现在收藏上海博物馆。
8、太保鼎

属西周初期,传清道光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器身上有棱脊与纹饰,腹内有“太保铸”三字,此太保系辅佐周成王的召公奭。现藏天津博物馆。
9、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属新石器时代,1977年浙江河姆渡遗址T231出土。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10、良渚出土玉琮王

属新石器时代。出土时,平正地放置在墓主关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圣崇高的玉制礼器。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1、明代凤冠

12、六龙三凤冠

13、三龙二凤冠

14、九龙九凤冠

15、十二龙九凤冠

16、水晶杯

属战国时期,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实用器皿,国内罕见。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7、淅川出土铜禁

属春秋中期,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出土。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用失蜡法铸造的时代最早的铜器,其工艺精湛复杂,令人叹为观止。 现藏河南博物院。
18、莲鹤铜方壶

属春秋中期。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此壶原为一对,一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件藏河南省博物馆。
19、齐王墓青铜方镜

属西汉时期。镜长115.1厘米、宽57.5厘米、重56.5千克。背部有五个环 形弦纹钮,两短边又各铸二钮。每一环钮四周饰柿蒂形纹。现藏淄博市博物馆。
20、铸客大铜鼎

属战国时期,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21、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属三国时期(吴)。这个漆木屐和现在的木屐样子差不多,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当年在日本展出时候还引起了轰动。证明木屐是在中国通过唐文化东传到日本,最后被日本逐渐使用。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22、朱然墓贵族生活图漆盘

属三国时期(吴)。盛食器,漆盘内的画面分为三部分:上面为宴宾图;下面为出游图;中间部分又包括三个画面:右侧为驯鹰图、中间为对弈图、左侧为梳妆图。 现藏马鞍山市博物馆。
23、司马金龙墓出土漆屏

属北魏时期,1965年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现藏大同市博物馆。
24、娄睿墓《鞍马出行图》壁画

属北齐时期,1979年山西太原娄睿墓出土。《鞍马出行图》位于墓道西壁中栏、作长卷式展开。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25、涅盘变相碑

属唐代,山西省临猗县大云寺遗物。碑正面雕涅磐故事六图,上部四图——左面为“纳棺”、“临终遗戒”,右面为“荼毗”、“送葬”。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26、常阳太尊石像

属唐代,山西省运城盐湖区安邑镇道观遗物。像高150厘米,以白石雕造。右手持扇,左手扶几,盘坐于长方石座上。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27、大玉戈

属商代前期,1974年黄陂盘龙城李家嘴三号墓出土。玉质仪仗器,长94厘米、宽14厘米、厚仅1厘米,堪称“玉戈之王”。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28、曾侯乙编钟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这套编钟的铭文,是一部重要的中国古代乐律理论专著。全套编钟音域宽广,音列充实,音色优美。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29、曾侯乙墓外棺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此外馆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30、曾侯乙青铜尊盘

属战国早期,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31、彩漆木雕小座屏

属战国时期,1965年湖北省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通高15厘米、长51厘米、座宽12厘米、屏厚3厘米。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32、红山文化女神像

属新石器晚期。红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发现是牛河梁的女神庙。墙壁经过彩绘,室内发现有大量的人物塑像碎块,有头、肩、手等部位的残块,均属女性。这是中国最早的女神像。现藏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3、铜车马

属秦代。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现藏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34、墙盘

属西周中期。此盘为西周恭王时期作品。盘铭也是一篇很漂亮的书法作品,其文体使用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现藏陕西省周原扶风博物馆。
35、淳化大鼎

属西周早期,1979年陕西咸阳淳化县史家塬出土。淳化大鼎是研究西周早期周人分布和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重要资料。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36、河姆渡出土陶灶

属新石器时代,1977年河姆渡遗址T243出土。内壁横安三个粗壮支丁,三丁分别置于两侧正好对称,一丁置于后壁。两侧外壁安有一双半环形与两侧支丁连成一体。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37、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唐代陕西西安大秦寺遗物。碑文虽系波斯传教士撰写,但他的中文功底极其深
38、角形玉杯

西汉,1983年西汉南越王墓出土。是明代以前唯一一件汉代遗作,在玉器史上占绝对重要的地位。现藏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39、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

西汉,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棺椁用巨大的木板制成,置于墓底正中。
40、青花釉里红瓷仓

江西省博物馆收藏了一件在景德镇出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楼阁式瓷仓。为1979年9月,丰城县文化馆在省文物商店的协助下征集到的。青花釉里红瓷器,甚为罕见,作为楼阁式瓷仓,并且有明确纪年,迄今仅为孤例。
41、鸭形玻璃注
42、青铜神树
43、玉边璋
44、摇钱树
45、铜奔马
46、铜车马
47、墙盘
48、淳化大鼎
49、何尊
50、茂陵石雕
51、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52、兽首玛瑙杯
53、景云铜钟
54、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55、八重宝函
56、铜浮屠
57、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58、“五星出东方”护膊
59、中山王铁足铜
60、刘胜金缕玉衣
61、长信宫灯
62、铜屏风构件5件
63、人物御龙帛画
64、人物龙凤帛画
新发现 | 重庆璧山区生基嘴墓群考古发掘取得新收获
生基嘴墓群位于璧山区璧城街道双龙村二社,背依山脊,前有护丘,左右两侧有两条小溪由西向东流经山咀前端汇合,形成“二龙”夹护的形势。2020年7~8月,为配合西部(重庆)科技创新小镇工程建设项目,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调查时发现该墓群,随后的勘探过程中初步廓清了墓群的保存状况、分布范围、时代内涵、形制结构等。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4:40:380004挖掘古墓时发现盗洞 以为墓中文物已被盗空 进入墓室后专家笑了
我国历史上的众多皇帝中,有几位无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唐朝的李世民。作为一个兼具文武之才的皇帝,李世民手下必然有一批贤臣才子,他们的智慧和才干才是君主施展抱负的基石。在李世民统治时期,郑仁泰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人物。1、郑仁泰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亲信我要新鲜事2023-08-04 20:55:160004荐书:《12~13世纪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女真人的房屋建筑》
女真人于1115年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帝国,一直存在至1234年。通过俄罗斯远东南部的考古发掘可知,女真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这种独特性体现在女真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房屋建筑。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8:15:180000曹兵武:二里头文化:华夏正统的缔造者
小瓜按:一篇学界大牛写的很正统的文章。但是通篇看下来只不过说了一件大家都心知肚明都知道的事。也许学术文章就是把大家知道的事以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吧。但这篇的内容恐怕还是引起一些人的争议。横向上有些地区的人不赞成是二里头,纵向上也会有朋友应该有更早的。但无论如何,很多事都是在争吵中前进,也会越辩越明。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4: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