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在浙江大学正式发布
遗产编辑中心
5月28日,历时八年而成的《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在浙江大学正式发布。这部报告是第一部系统呈现石窟寺数字化考古成果,并探索数字化技术介入条件下石窟寺考古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写方法论的范例。

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讲话,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旅厅副厅长卫忠共同揭幕,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石窟寺专业委员会主任孙英民致辞。
须弥山报告的整理出版,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佛教考古和新中国考古教育的开创者宿白先生的长久心愿。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市原州区须弥山文物管理所,于2011年联合启动第三次须弥山石窟考古调查。当时,正在探索数字化测量技术的浙大数字化团队加盟,开始了数字技术介入条件下须弥山石窟全面调查测绘工作。

宋新潮对《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的正式发布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考古报告坚持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是数字化技术、测量技术、测绘技术和考古学整体应用的重要尝试。报告认真记录了整个过程,对文物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应有贡献。

何莲珍在致辞时表示,我国考古工作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开展须弥山石窟考古调查,对于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今后大家能进一步发挥各方优势,深化合作,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共同为中国考古工作发展贡献力量。
孙英民在致辞中说,本报告是一部数字化介入条件下以记录和呈现遗迹与遗迹关系为核心的石窟寺考古报告。石窟寺考古报告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可为系统推进石窟寺考古研究提供大量第一手科学、完备的数据资料,能够为石窟寺考古不同领域的研究注入强劲动力。
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先生发来贺信:石窟寺考古报告中的主要程序,一是报告编写者对石窟内容的认真负责的观察记录,二是科学精确的测图。《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对上述两项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期望各位能继续奋进,早日完成全部《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并能将对须弥山石窟的研究达到完成最后的学术程序:“关于社会历史的、佛教史的和艺术史的综合研究”,引领中国石窟寺考古研究攀上新高峰。
“数字化技术的工作目标是为记录石窟寺的遗迹服务的,甚至计算过程也要遵循考古学科学客观的要求。”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
当天,与会专家学者还参加了石窟寺考古报告编写相关问题座谈会、浙江大学考古学科建设规划论证。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文物出版社总编辑张广然出席。
夏朝周朝是黄种人 为何商朝殷墟却挖出白人 考古显示不是战俘
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夏、商、周三代被认为是同源的,都是黄帝的后裔。然而,现代考古研究已经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从东北的红山文化到黄河中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再到浙江的良渚文化,各具发展脉络,最终融合成了华夏文明。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夏商周三代的族源属性以及其背后的真相。1、夏朝的族源我要新鲜事2023-06-09 21:22:12000019岁藩王墓随葬梅瓶,内盛王妃喝特殊药酒,估计网友知道会恶心
广西桂林温裕王墓发掘记本文作者倪方六靖江王墓是明太祖朱元璋侄孙朱守谦一系封王墓地,位于桂林市区七星区东郊尧山西南麓,整个墓区很大,南北15公里,东西7公里,有300多座王亲藩戚墓葬。墓区已发现的墓葬,几乎全被盗墓者光顾过了。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要说的温裕王墓,便是其中一座,考古清理中,还有非常意外的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3:46:160000为验证古墓随葬品,真挖出了汉末王莽所赐宝物,算官盗还是考古?
原题:墓内挖出稀世宝物本文作者倪方六南京玄武湖与中山陵一样,都是南京的旅游名片。每逢节假目,游客都会把这片江南名湖,列为到南京后的首选去处之一。但,就是这块风光无限好、环境绝对美的地方,在南朝宋时曾发生过一起特殊“盗墓事件”。并出土了两件王莽时的珍贵文物,当时的皇帝宋文帝刘义隆都参与了。图:现代考古(2010年3月陕西韩城东塬盘乐村附近汉墓考古现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6:47:160000发掘宁夏神秘古墓,埋藏的未知物体,考古人员亲身经历诡异事件!
在宁夏固原市,一场暴雨彻底打破了当地的瓶颈,也唤醒了一座古墓的沉睡。考古专家们迅速行动,却始终受到神秘力量的阻挠,诸多艰辛后,他们终于发现这座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4-11 20:57:300000李旻:高地龙山社会及遗产
中国青铜文明形成所涉及的空间范畴接近整个地中海世界——在历时千年的过程中,诸多政权与社会群体在持续的互动中此消彼长,形成复杂的政治遗产。面对大量出土资料,在描述区域文化间风格差别的同时把握社会变革的宏观特征,是考古分析向史识转化的必经之路。这要求学者反复思考作为研究工具的考古学分类,兼顾不同时空尺度,服务于自己的问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34:2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