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在浙江大学正式发布
遗产编辑中心
5月28日,历时八年而成的《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在浙江大学正式发布。这部报告是第一部系统呈现石窟寺数字化考古成果,并探索数字化技术介入条件下石窟寺考古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写方法论的范例。

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讲话,浙江大学副校长何莲珍、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旅厅副厅长卫忠共同揭幕,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石窟寺专业委员会主任孙英民致辞。
须弥山报告的整理出版,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中国佛教考古和新中国考古教育的开创者宿白先生的长久心愿。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固原市原州区须弥山文物管理所,于2011年联合启动第三次须弥山石窟考古调查。当时,正在探索数字化测量技术的浙大数字化团队加盟,开始了数字技术介入条件下须弥山石窟全面调查测绘工作。

宋新潮对《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的正式发布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考古报告坚持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是数字化技术、测量技术、测绘技术和考古学整体应用的重要尝试。报告认真记录了整个过程,对文物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应有贡献。

何莲珍在致辞时表示,我国考古工作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开展须弥山石窟考古调查,对于探究中华文明的源流、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今后大家能进一步发挥各方优势,深化合作,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走出去”,共同为中国考古工作发展贡献力量。
孙英民在致辞中说,本报告是一部数字化介入条件下以记录和呈现遗迹与遗迹关系为核心的石窟寺考古报告。石窟寺考古报告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可为系统推进石窟寺考古研究提供大量第一手科学、完备的数据资料,能够为石窟寺考古不同领域的研究注入强劲动力。
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先生发来贺信:石窟寺考古报告中的主要程序,一是报告编写者对石窟内容的认真负责的观察记录,二是科学精确的测图。《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对上述两项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期望各位能继续奋进,早日完成全部《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并能将对须弥山石窟的研究达到完成最后的学术程序:“关于社会历史的、佛教史的和艺术史的综合研究”,引领中国石窟寺考古研究攀上新高峰。
“数字化技术的工作目标是为记录石窟寺的遗迹服务的,甚至计算过程也要遵循考古学科学客观的要求。”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说。
当天,与会专家学者还参加了石窟寺考古报告编写相关问题座谈会、浙江大学考古学科建设规划论证。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重庆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文物出版社总编辑张广然出席。
日享一书《河姆渡》——日出种稻谷,夜来居干栏
今日一则“最早的宁波”刷了屏,说是余姚井头山遗址横空出世,把宁波历史上推1000年,宁波历史已达八千年。那么这上推1000年是和谁比?之前最早的宁波又是谁?想必它的大名早已响遍大江南北,因为大小我们的历史书将其与西安的半坡遗址相提并论,讲述中国北旱南水的农业格局,这就是鼎鼎大名曾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的河姆渡遗址。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1:39:260000博古观物:百年国博(二)
上文已经讲述过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的历史博古观物:百年国博(一),接下来我们继续回顾国博在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30:480000「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白营遗址
▲白营遗址▲出土陶片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汤阴县城东白营村附近。面积3万多平方米。1976~1978年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3次进行发掘。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早期为公元前2590年,晚期为前2200~前2100年。这里的63座房基、叠压多层木构架的深水井和白灰窖等,都是新的重要发现。▲出土陶器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4:31:130000和而不同:顾颉刚与钱穆的学术情谊
【核心提示】顾颉刚与钱穆是20世纪中国极为重要的两位历史学家,虽然二人学术路径不尽相同,成名时间与处世方式亦有差异,但同样生长于江南的书香门第,同样对历史研究汲汲以求,同样的笔耕不辍,使他们在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相互扶持走过了十几年,二者既遇,惺惺相惜,为20世纪的中国古史研究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0000地下文物看陕西:追溯秦国的萌发
我要新鲜事2023-05-28 21:32: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