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食草恐龙:酋龙 体长15米(仅在中国四川被发现)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33:230阅
酋龙生活于1.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和大部分蜥脚形的恐龙一样,都有着非常修长的脖子和尾巴,并且生长着粗壮的四肢,但是酋龙唯二的不同点就是它的头骨明显更大且深,并且更习惯于独居生活,而不是像其他蜥脚类恐龙那样群居,所以化石往往不是大量集中在同一个区域的。
酋龙的外形特征

酋龙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在已知的774种恐龙中体型算是排在前100名的,因此身长普遍达到了15米左右,并且拥有着占到体长一半比例的尾巴和脖子,算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蜥脚类恐龙,有着非常典型的蜥脚恐龙的腰带骨骼构造,其中包含着四块能够结合的脊椎骨。

不过它的脑袋并没有像世界上最长的恐龙梁龙那样细小,而是更加厚重庞大,由于是食草性恐龙,所以牙齿也大多长成了铲状。颈部的脊椎带有分叉的神经棘,和背脊椎相连接,而尾巴的脊椎则是双平型的,更加的灵活。
酋龙的生活习性

目前有关酋龙的化石发现的非常少,所以大部分生活习性只能进行推测,因为唯一就是在亚洲中国的四川发现了它的化石,并且也不是非常集中且多,所以推测它不喜欢群居生活,而是习惯于独居,并且它的化石和在澳洲大仙的瑞特龙的特征非常相似,并且也具有和峨嵋龙等原始蜥脚恐龙差不多的特征,因此它的生活习性也大致于它们相同。

蜥脚类恐龙一般脖子都非常长,就像世界上最长的恐龙梁龙一样,喜欢吃枝头新鲜的叶子,修长的脖子能够扩大它的觅食范围,并且还有着非常粗壮的脚趾能够获得更好的防御能力,它们大多习惯于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将前足抬起来,利用体重在狠狠的将脚落下,这样造成的重力也是非常恐怖的,也能让一些小型的食肉恐龙感到一定的畏惧。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亚洲小型食肉恐龙:单足龙 仅发现一块脚掌骨(形似鸟类)
单足龙是兽脚亚目类的食肉恐龙,它诞生于8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早的一批化石发现于亚洲的蒙古国,据说体长可达2米,在化石中仅仅只发现了一只脚掌化石,因此便有人推测它可能是习惯于单脚站立的恐龙,之后便将其蒙古文名称命名为“单一的脚”。单足龙的外貌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0:15:150000西湖畔,居于环城西路20号的文化先贤
环城西路20号。这个门牌号码,现在位于环城西路与龙游路的交界处,挂在人民日报浙江分社的大门前。对马路是少年宫广场,不远处是西湖,鲜衣美食,香车宝马,说不尽的紫气红尘,慷慨繁华。在历史的语境中,“环城西路20号”早已不复存在,连同一幢消失了的民国别墅,一个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学术机构,以及,一些闪亮而沉静的历史人物——或者,我们应该这样称呼他们:中国最后的传统知识分子。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8:47:270001「考古词条」新石器时代 · 姜寨遗址
▲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分布图(姜寨遗址位置图)中国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遗存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临河北岸,地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上。面积约5万平方米。▲姜寨聚落遗址复原我要新鲜事2023-05-28 16:45:300001甘肃考古:甘肃灵台姚家河墓地与古乖国
考古资料表明,甘肃灵台一带是西周时期一个重要的聚落中心,而1972年发现的姚家河西周墓地则为长期未决的乖国地望提供了重要线索。古乖国可能座落在今泾河上游,其支流达溪河两岸,从先周开始就是周人的同盟军,曾协助周人克商。与乖国有关的青铜器铭文则反映了周王朝与边境小国之间复杂而多变的政治关系,是研究周与西北边境文化群体之间关系的重要信息。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24:470000敏捷龙:新疆出土的恐龙(化石仅一颗牙齿/距今1亿年前)
在地球上,目前已发现了700多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但有些因为化石缺失,体型会预测不出,比如今天要介绍的敏捷龙。不过根据少数化石,专家还是推测出敏捷龙是种中大型食肉恐龙,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去了解看看。敏捷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9:26: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