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的鸟臀目恐龙:始奔龙 奔跑速度极快(身长仅1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8:32:121阅
始奔龙是一种原始鸟臀目的恐龙,诞生于三叠纪晚期,也就是大约2亿1000万年前,和其他的三叠纪鸟臀目化石不同的是,始奔龙的化石是目前最为完整的,也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最早的鸟臀目恐龙的一种,因此身形也非常的瘦小,体长只有短短的1米而已。
始奔龙的外貌特征

始奔龙和始盗龙一样,都是生活在三叠纪晚期的原始恐龙,所以始奔龙的体型也一样没有超过1米长,这也使得它们的身体更加轻盈,从而奔跑速度更快。始奔龙的牙齿化石是三角形的,有点类似于蜥蜴之王鬣蜥的牙齿,而且她的小腿骨是要长于大腿骨的,所以基本上能够看出始奔龙可能是一个奔跑高手。
始奔龙的生活习性

始奔龙属于食草恐龙,其实从它类似鬣蜥的牙齿就能看得出来,并且始奔龙的前肢并不是非常发达,所以它大概率是无法完成对猎物的抓握的,而综上都能够看出它的食草属性。其次就是始奔龙有着非常良好的奔跑能力,因为它的小腿几乎是大腿长度的一倍还多,这样可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在危险中逃脱。
始奔龙的化石发现

在1993年就首次发现了始奔龙的化石,经过一番研究之后,大卫·诺曼等人在07年对其进行了描述,这时人们才知道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鸟臀目恐龙,并且相对其他的早期恐龙的化石更加完整,其中包含了颅骨、脊椎骨、盆骨、后腿骨以及前肢骨等,因此算是对人类了解早期恐龙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始奔龙的这最早批的化石最初是发现于非洲自由邦的艾略特组,当时就根据它的腿骨判断出它可能有着非常强的奔跑能力,所以便将其拉丁文名称改为了“娇小的奔跑者”,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始奔龙虽然不是最原始的,可能比皮萨诺龙演化了更长一段时间,但是却比莱索托龙更加早,因此也算是颌齿类的恐龙演化分支。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三国魏将邓艾被杀后葬四川,传覆土时现诡异天象,如今成当地一景
三国魏将邓艾墓本文作者倪方六三国名人多,墓亦多,话题更多。在“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中,已说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人的墓,这些人都是刘系蜀国大将。这篇要说的一座三国墓——墓主则是曹系魏将、灭蜀主帅邓艾。邓艾墓在哪里?目前国内至少有两处邓艾墓,但说的比较多、被视为真墓的一座,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北庙乡孤玉山南麓,剑阁县北庙乡小学旁。邓艾墓就在当年的著名蜀道“金牛道”旁边。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08:140000千年古墓挖出一神秘棺材,棺材上刻着4个字,到现在都没人敢开棺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时候,有钱人家都会对自己家的死者进行厚葬,因为随着死者下葬的还有许多的珠宝,这些珠宝对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于是就有了盗墓贼。虽然说要尊重死者,但是,在盗墓贼的眼里,钱财好像更重要。他们就算其他地方不搜,棺材是一定要搜的,因为棺材里面放的一般都是墓主人活着的时候最喜欢的东西,肯定不会普通。我要新鲜事2023-04-25 20:14:140000「收藏贴」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完整精校版)
序两月前清华周刊记者以此题相属,蹉跎久未报命。顷独居翠微山中,行箧无一书,而记者督责甚急,乃竭三日之力,专凭忆想所及草斯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并书名篇名亦忆错误者,他日更当补正也。中华民国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启超作于碧摩岩翠山房(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论语》《孟子》0005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等项目负责人雷雨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6:08:420000太原出土一口金色棺材 专家却不敢打开(金色棺材)
专家如今没有打开金色棺材的把握。太原龙泉寺竟然发现了一口由陈金打造的棺材,可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其出土以后,专家却迟迟不敢将棺椁打开,那么这具纯金棺椁究竟是放了些什么,为什么会让专家如此害怕。龙泉寺发现我要新鲜事2023-10-11 19:45: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