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角鼻恐龙:轻巧龙 小腿比大腿长很多(堪称奔跑能手)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1:43:380阅
轻巧龙是一种角鼻龙下目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末期,也就是差不多1亿5千万年前,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体长可达6米,属于中型恐龙,身材修长,非常的善于奔跑。第一批轻巧龙的化石是在非洲坦桑尼亚发掘出来,非常幸运的是这具化石还算是非常完整,只是缺少部分颅骨化石。
轻巧龙的外形特征

轻巧龙属于植食性恐龙,它的长度可达6.2米,臀高可达1.46米,体重则达到了210公斤,修长的腿部骨骼使得它能够更快的进行奔跑,从而使得它能够躲避大型食肉恐龙的追杀,比如旧鲨齿龙等,它主要依靠着后腿进行奔跑,因此前肢比较弱化,显得非常瘦小。

轻巧龙不仅是颈部、小腿,还是尾巴,基本上整体看起来都是非常细长的,其中修长的颈部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挖掘植物的根系,而从它的化石能够看出小腿骨明显长于大腿骨,就像似鸸鹋龙一样,这就意味着它很可能非常适合快速奔跑,而修长的尾巴也能更好的保持平衡。
轻巧龙的化石发现

轻巧龙的第一批化石就是亚洲的坦桑尼亚的汤达鸠组地层发现的,当时这一地层中海同时发现了腕龙、异特龙等的化石,所以在科学家不确定轻巧龙外貌的情况下,就没有找出它的颅骨化石,但是相对于其他的恐龙大多出土的只有化石碎片,轻巧龙的化石还算完整。

不过目前并不只是在坦桑尼亚才有,其实在摩洛哥的Kemkem地层中也曾经发现了一批恐龙化石,加上这一地层属于1亿年前生成的,而轻巧龙正好是在1亿年前诞生,因此结合各方面的因素,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这批化石是轻巧龙的可能性很大,但是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出现轻巧龙的颅骨化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大型食草蜥脚恐龙:大安龙 体长5米(仅在四川发现化石)
大安龙诞生于侏罗纪的晚期,在蜥脚目恐龙中属于腕龙科,外形也具有蜥脚类恐龙的典型特征,虽然生长达到了5米,但是它的脖子和尾巴就占到了大半,体型非常不算非常庞大,在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名365位,但是它也是大型恐龙的一种,化石也是在05年才第一次被发现的。大安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4:37:310000石质工具创新背后的意义(蓝色革命之三)
【说明】本文为郭静云、郭立新所著《“蓝色革命”:新石器生活方式的发生机制及指标问题(东亚视角)》(原刊于《中国农史》2019年第4-5期)之一部分,因全文内容较长,现分节摘发。三、石质工具创新背后的意义虽然考古界将细石器般的猎器、磨制石器、陶器等技术的出现作为新石器时代到来的标志,这已成为常识,但对这些创新背后的意义的讨论颇显不足。(一)细石器代表食谱的变化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3:40:290000侏罗纪兽脚斑龙:多里亚猎龙 长达7米(分布于英国南部)
多里亚猎龙是一种存活于侏罗纪中期的斑龙科恐龙,是目前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坚尾类恐龙品种之一,属于兽脚亚目,据说它的化石最早是在英格兰的南部发现的,当时还是1999年由爱德华·克莱明肖在施工的时候挖出的一块化石石块,但发现的化石还不是非常完整,大多只有头骨的部分,比如上颌骨和下颚等。多里亚猎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05:34:500000民间立夏称体重,如斤两遇到“9”要加一斤,这是啥讲究?
古人如何对付“疰夏”?本文作者倪方六夏天气温高,是庄稼快速生长的季节,但不确定、突发性天气灾害多,对人类来说是不利的,不是好季节。吃不好睡不好,影响健康,所以中医称为“疰夏”,就是立夏前后最容易发生的季节性疾病。疰夏俗称“苦夏”,体虚者易患,为“暑热”所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9:57:320005日享一书BGq01《潜江龙湾 1987-2001年龙湾遗址发掘报告 》
龙湾遗址位于湖北省江汉平原中西部,在潜江市城区西南约30公里处。目前对龙湾遗址认识主要有:1、遗址的规模大,面积为108平方千米,跨张金、龙湾两镇,面积比荆州楚郢都纪南城大好几倍。2、遗址规格高。东区的楚章华台宫殿基址群,二十二座宫殿基址连成一片,而且还有多座层台建筑,西区为黄罗岗古城遗址群。我要新鲜事2023-06-01 06:38: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