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鸭嘴龙科:冠龙 头戴扇形头冠(脸颊能发出呱呱声)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6:38:341阅
冠龙是一种鸭嘴龙科的植食性恐龙,诞生于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头顶处长有非常大且坚硬的头冠,就像是一个扇子长在头顶,而它的脑袋则是类似鸭子一样,因此它长有喙状的吻部,并且主要使用两足进行奔跑和行走。
冠龙的外形特征

冠龙又被称为鸡冠龙,这其实也是因为它的独特的外形而得名,它的头顶部长有一个类似鸡冠的头冠,头冠虽然外壳非常坚硬,但是大部分都是中空的,一般来说雄性冠龙的头冠更大一些,科学家认为可能主要是用来进行求偶的,就像是耀龙尾巴上的四根鲜艳的长羽毛一样。

冠龙的体型非常的庞大,不仅体长相当于现代的一辆公交车,差不多有10米左右,而且它的体重也可以达到5吨。冠龙的脑袋和鸭子非常相似,它的嘴巴是类似鸭子一样的喙状,前端是坚硬的薄片,没有牙齿,但是深处的牙龈却长有数百颗牙齿,因此非常适合啃食坚硬的植物。
冠龙的生活习性

冠龙和大部分鸭嘴龙科恐龙一样,都是前肢较短,而后肢较长且粗壮,平时行走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使用后肢,而在进食的时候才会使用前肢扒住树干进行支撑。冠龙大多是使用前端的喙嘴将树叶扯断,之后再使用深处的牙齿进行打磨和咀嚼。据科学家对冠龙的皮肤化石研究发现,它的脸部带有皮囊,很可能会在危险时将皮囊鼓起发出类似青蛙的呱呱声,或者是在求偶的时候使用。
冠龙的化石发现

冠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1912年发现的,于加拿大的红鹿河谷周围区域发掘出来,这次发掘出了非常完整的化石,并且除了骨骼之外,还有部分冠龙的皮肤化石,单单是头骨化石就有大约20多个,当然之后也继续在北美的美国蒙大拿州发现了冠龙的其他化石。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新发现 | 良渚文化晚期临海遗址的考古成果——上海奉贤柘林遗址考古发掘取得的阶段性收获
柘林遗址地处上海市奉贤区柘林镇南部,杭州湾北岸,位于距今约5000年的冈身遗迹最南端,海拔高度约4.1米(图1)。1973年开挖河道时发现;1977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地点;2017-2018年,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地下文物埋藏区考古勘探,探明柘林遗址现存主体文化堆积约3万平方米,初步确认柘林遗址是一处良渚文化时期临海小型聚落(图2)。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35:530001方向明:中华礼制文明的先河——良渚文化玉器鉴赏
我要新鲜事2023-04-20 14:12:240001南方盗龙:南半球最大的驰龙类恐龙(长5米/6500万年前)
目前为止,地球上已出土了700多种恐龙化石,其中驰龙类恐龙可谓遍布全球,而在这里面,南方盗龙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它是南半球最大的驰龙类恐龙,其体长可达5米,生活在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接下来一起去了解看看。南方盗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7:06:260000江西靖安大墓 ,46位少女陪葬头骨长绿色晶体 打开棺材专家傻眼
江西靖安大墓是一座在东周时期被意外发现的超级大墓。墓葬之下,47具棺木整齐排列在一起,引发了人们对墓主人身份以及他们为何葬在一起的猜测。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一具头骨上长着神秘绿色晶体,增加了这座古墓的神秘色彩。我要新鲜事2023-06-15 20:38:240001新疆古墓中的美男 两千年容颜依旧(古墓干尸)
干尸美男是一个来自西域营盘国富商。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掀起了一阵考古热潮,许多的考古专家来到了新疆的营盘考古。在汉朝时期,营盘是位于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城市,从当地的遗址不难看出当时的繁荣景象,那这里曾经是聚集了很多的富商,专家们也在这里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古城,专家们勘探之后啊,进行了发掘,最终发现了一具珍贵的男性干尸。干尸美男我要新鲜事2023-03-19 23:24: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