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恐龙:加斯帕里尼龙 三个标本均发现胃石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8:15:300阅
加斯帕里尼龙是一种小型的植食性恐龙,属于鸟脚下目恐龙,主要使用两个后肢进行奔跑和行走,它的体长普遍在1.7米左右,诞生于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的坎潘阶初期,正模标本中比较缺乏脊椎骨,但含有大量的颅骨和四肢骨骼。
加斯帕里尼龙的外形特征

加斯帕里尼龙保留了非常多的原始恐龙特征,比如它的颧骨前端长有一个细长的骨质突起,一直接触到鳞状骨,被泪骨和上颌骨夹在中间。但是加斯帕里尼龙的身上也不乏一些进化型的特征,比如它的上下颌每一侧都有着12颗硕大的牙齿。

而且加斯帕里尼龙的前肢极为瘦弱修长,后肢则长且强壮,尤其是小腿骨和脚踝骨都比大腿骨要长上很多。而且它的脚掌极为细长,第一支趾骨则比较后缩且短,尾巴上还带有三角形的骨骼,呈现板状,比较低矮,向后延伸,这些都是非常明显的真鸟脚类恐龙的特点。
加斯帕里尼龙的化石发现

在1997年的时候发现的,一共发现了三个加斯帕里尼龙的化石标本,几乎都是未成年个体,当时在阿纳克莱托组的坎潘阶地层中出现了部分骨骼,第一个包含了颅骨、四肢以及少量脊椎骨,而第二个则主要是颅骨、盆骨和后肢骨,第三个则是颅骨和躯干碎片。并且在这三个标本中几乎都发现了胃石化石的存在。

据说在加斯帕里尼龙化石中发现的胃石大多是圆润且光滑的,都是100颗小石头组合而成,堆积在肠胃中,但是重量就占到了身体的0.3%,科学家认为这些石头很可能就是像鸡的嗉囊一样,为了能够帮助消化食物而生长的,一般只有小型恐龙才具备这样的特征,因为大型恐龙使用胃石的效率太低,比如阿根廷龙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荐书 |《浙江古代青瓷》导读
《浙江古代青瓷》(全二册)作者:郑建华、谢西营、张馨月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2022年11月定价:258元本书是首部通史类浙江古代青瓷专著。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13:340000盗墓出意外找高手破解,山西盗墓者带风水师过来,到墓地不敢干了
网约盗墓方式三:“搭顺风车”本文作者倪方六继续聊聊眼下的“网约”盗墓现象。前面说了“好汉牵头走梁山”,和“群撒英雄帖”两种网上拉伙方式(见《重庆有人想“盗墓致富”却无技术,QQ群发帖招人,应者一个接一个》诸文)。这篇再来说说第三种——“搭顺风车”,意思是人家都在干了才入伙。这种拉伙方式与前两种的区别是,前者可能是遭诱惑,被动入伙;后者则是想发财,主动入伙。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9:59:430000魏斐德:史景迁的学术之路:从温彻斯特学院到《追寻现代中国》
编者按:按照惯例,我们会委托熟悉杰斐逊讲座学者成就的人写一篇新文章,即所谓“赞辞”。今年的讲师史景迁建议我们转载他的老朋友和同事,已故的伯克利加州大学中国史杰出教授魏斐德(FredericE.WakemanJr.)的这篇讲话。这篇演讲是在2004年发表的,当时史景迁成为美国历史协会的主席。他于2008年从全职教学中退休。这个版本经过了简单的编辑。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01:530000盗洞打得既准又深,考古队发掘时跟着洞口走,取得重大考古发现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1号墓本文作者倪方六1955年7月,国家决定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在成立水电坝址查勘队的同时,还由时文化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组成了“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分赴豫、晋、陕、甘等多省地开展大规模的野外考古活动,队长是著名的考古专家夏鼐。考古成果丰硕。在黄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杻——三门峡水库大坝附近,考古队发现了西周最重要的封国虢国墓地。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0:44:210003东北挖出600多吨金条,日本:别碰!是我们的,这是怎么回事
在上个世纪建国时期,东北地区就流传出挖出了超过600吨的金条的传言,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轰动。然而,日本却对此率先发出了强烈抗议的声音,表示这些金条属于他们。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很多人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甚至更久远的二十世纪之初的历史。无数的疑问都围绕这些金条展开,这些金条是从何而来?这些金条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带着黄金逃命的沙俄将军我要新鲜事2023-06-14 20:11:1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