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驰龙科:胡山足龙 体长只有40厘米(外形酷似鸟类)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01:080阅
胡山足龙是一种兽脚亚目的驰龙科恐龙,诞生于8000-7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外形和鸟类非常相似,但是从目前的化石来看,并不能判断它具备飞行能力,不过它拥有着鸟翼类的细长跖骨特征,据说其中的第三跖骨长度一度达到了3.9厘米,所以它很可能是近鸟类恐龙。
胡山足龙的外形特征

胡山足龙的体型非常小,只有40厘米长而已,在770多种恐龙中仅排名702位,几乎和树息龙有得一拼。胡山足龙其实和大部分的似鸟类恐龙一样,它也被认为是接近始祖鸟的一种恐龙,头部非常的小,但脚上的跖骨却非常长,保存完好的三根跖骨都超过了3厘米,其中最长的第三跖骨更是达到了3.9厘米的长度。
胡山足龙的化石发现

胡山足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1970年由波兰和蒙古联合考察队发现的,这支考察队其实还发现了不少恐龙化石,比如单足龙就是他们的成果之一,当时这批胡山足龙化石则是他们的第三次远征,这次化石中包含了颅骨碎片、右跖骨、三个趾骨等,胡山足龙的趾骨当时只有三个是保存完好的,其中有一个是完全完整的,第三个跖骨的第一节受损很严重,而第二个跖骨的第二节受损,长度只有3.4厘米。

而这具化石中的颅骨非常小,只有1厘米的长度,完全的被埋藏在砂岩中,据科学家研究,这具颅骨化石只存在右半部分,不过很可能不是成年个体,而是幼年形态,并且它的骨骼异常的粗糙,所以科学家认为这还不是一个普通的幼年体恐龙,而可能是刚刚孵化出来的胡山足龙。
胡山足龙的种属关系

胡山足龙在1982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了驰龙科,其中有很多明显的特征导致科学家认为胡山足龙可能比始祖鸟还要原始,因为在化石中没有看到远端的跖骨,但这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具化石是非常年轻的个体而导致的。直到2011年的时候,甚至将其归入了真鸟类恐龙的行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汉魏太学遗址
东汉、曹魏、西晋等朝代国立大学遗址。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岗上村东北与太学村西北一带。1974年~1975年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0:30:300000龙门石窟的大佛是照着武则天雕的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么一种说法:洛阳龙门石窟最宏伟的造像——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相貌雕的。最近想起来,就想求证一下。翻完相关研究文章,可以先下结论,这种说法可视为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并没有坚实证据。这种说法的产生,并不是很久远的事情,目前所见最早提出的,是宫大中在1980年发表的《龙门石窟艺术试探》一文。此后的类似提法,基本都源于此,而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的市侩之言更不足取。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40:24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安阳隋代窑址
隋代北方重要青瓷窑迹。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北郊洹河南岸。1974年发现,由河南省博物馆等单位调查与试掘。窑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60米,面积达9万平方米。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23:350001非洲最早的人类埋葬行为
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2:40:510001韩国河:究古代陵寝之道,结精力弥满之实
古代墓葬作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自然是古代物质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一直是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对象。其中,中国古代帝王墓葬——陵墓,作为政治集权和礼仪规范的重要载体,更是古代丧葬礼制研究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中国古代陵墓及其相关制度反映的不同时代政治背景、思想文化、宗教观念乃至礼仪化的行为方式,对认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趋向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4:16: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