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凹尾龙:蒙古国大型恐龙(长10.5米/距今65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45:041阅
在亚洲,蒙古国是除中国外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这里几千万年前有丛林与湿地,生活着许许多多的恐龙。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巨型食草恐龙,它就是后凹尾龙,一起去认识看看。
后凹尾龙基本资料

1、体型:后凹尾龙是一种蒙古国的大型食草恐龙,主要吃植物和树上的叶子,它体长10.5米,与斯基玛萨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157位,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2、化石:1965年,后凹尾龙化石发现在亚洲蒙古国戈壁沙漠,其化石只有骨架,头已丢失。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测后凹尾龙是种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地蒙古。在白垩纪时期,蒙古并非全是沙漠,该地拥有繁盛的丛林与湿地,后凹尾龙可能从中涉水而行。
3、形态:后凹尾龙每个尾部脊椎骨的前部具有大型圆顶物,而后部拥有半球状凹孔,形成一系列的球窝关节,这也是它们的名称由来。后凹尾龙四肢粗壮、步履蹒跚,行走时尾巴抬离地面,有时它要站起来够汁液丰满的树叶,这时前肢抬起,它就用强壮的尾巴着地作为一种支撑。
4、亚洲发现的恐龙: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亚洲目前发现了268种已经命名的恐龙,蒙古目前发现了71种已经命名的恐龙,其中就包括后凹尾龙、白山龙和沙漠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相信会发现更多的恐龙。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霸陵是哪位皇帝的陵墓:汉孝文帝刘恒陵墓(也称灞陵)
自古以来墓地都是最神秘的地方,古代对于墓葬十分讲究,虽然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太多陪葬品,但是那些达官显贵就十分讲究了,其中皇帝的陵墓更是十分用心,许多皇帝的陵墓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历史上有名的霸陵到底是哪位皇帝的陵墓呢?接下来我们就去一起去了解一下吧!霸陵是哪位皇帝的陵墓我要新鲜事2023-05-11 00:51:080000考古发掘与礼制研究——读杨华先生《古礼新研》与《古礼再研》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认识杨华先生时,他正在写作博士毕业论文。礼制问题当年在学术界还是一个相当冷僻的领域,然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揭示中国文明的内在结构和核心价值,根本不可能绕开它,尤其是考古发掘和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05-22 13:50:230000白垩纪恐龙:似鸟身女妖龙 嘴巴酷似鸟喙(长有10颗牙)
似鸟身女妖龙氏一种似鸟龙下目的恐龙,诞生于1亿3千万年前的上白垩纪时期,具有典型的似鸟龙的特征,修长的后肢和脖子,嘴巴是类似鸟喙的样子,不过它和原始似鸟类更像,因为它是具有牙齿的,但是只有下颌有,并且数量只有10多颗而已。似鸟身女妖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9:21:560000十大考古终评项目 | 寻·秘——陕西西安江村大墓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海报设计:曹秉进)●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项目负责人马永嬴江村大墓位于西安市东郊白鹿原上,北距世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约2000米。根据考古资料,江村大墓所在的汉文帝霸陵陵区范围近30平方千米。本项目自2006年开始考古调查、勘探工作,考古发掘自2017年持续至今,发掘面积总计6050平方米。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4:32: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