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角龙:大阳角龙 体长仅72厘米(等同鸵鸟大小)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0:49:470阅
大阳角龙是一种角龙下目恐龙,诞生于1.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体长仅72厘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吉林省发现的,据科学家初步研究,大阳角龙可能是原始角龙向头冠角龙过渡的一种恐龙类型。
大阳角龙的体型

大阳角龙的体长最多不会超过1.5米,普遍在70-80厘米左右,在770多种恐龙中体型排在680位,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和棘齿龙差不多大小,也就是相当于现代的一只鸵鸟的体型,它的后肢粗壮,前肢非常瘦弱。
大阳角龙的外形特征

大阳角龙又叫“太阳角龙”,嘴巴是尖锐的鸟喙状,能够很方便的啃食和切割树叶。大阳角龙头部的冠饰不像其他的有冠角龙那样夸张,所以颈盾的边缘非常的小,就像是有冠角龙的颈盾没有长开一样,但是比原始角龙又在颈部多了一个舒张的板甲,所以才说它很好的解释了冠饰恐龙到底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大阳角龙的化石发现

大阳角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09年于中国的吉林省泉头组发掘的,当时主要是由吉林大学的地质博物馆馆长金利勇等人进行的发现和分析,其中大部分都是颅骨碎片,预估和长春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和环境中,可以说是给有冠角龙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明确的化石证据。
角龙下目恐龙的特征

角龙下目恐龙的嘴巴都是呈现形似鹦鹉嘴巴的鸟喙状,而且上颌骨的前端还带有喙骨,这种喙骨也是角龙下目恐龙特有的,不可能在其他的身上出现。一般来说原始型的大多是小型的、两足行走且颈盾不大,而比较晚出现的角龙下目恐龙,比如三角龙等,则都带有很大的颈盾,延展开来,体型也大多从1米变为了9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北纬30度的枢轴地带与距今5000年的枢轴时代
【编者按】继“这才是真正的中原”话题之后,郭静云、郭立新二位老师与学生们将视野拓展至全球,以更加宏观的角度对文明起源地的位置特点展开了新的讨论,欢迎阅读。阅读“这才是真正的中原”请戳这里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0:24:390000作者说 | 守护·传承——倾心园寝考察的感悟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0:17:300000许宏:考古学参与传说时代古史探索的论理
内容提要:回观学术史,运用有限的考古材料进行狭义史学范畴的人群族属与王朝归属的整合研究更受关注,构成中国学界上个世纪下半叶以来奇特的学术景观。半个多世纪的论争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已很能说明研究取向与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深刻检讨考古学的局限性以及文献与考古整合研究结论的相对性,文献史学和考古学领域各自扬长避短、扎实做好本体研究,在此基础上分进合击、慎重整合,才是深化研究的必由之路。0000木他龙:澳大利亚大型食草恐龙(长7米/距今9750万年前)
在澳大利亚,目前出土了19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有食草恐龙,也有食肉恐龙,有大型恐龙,也有小型恐龙。今天小编将要为大家介绍的木他龙,则是一种大型食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木他龙基本资料木他龙是一种大洋洲的大型食草恐龙,它体长7米,与沱江龙、云南龙差不多大,体型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75位,生活在距今1亿年-9750万年前的早白垩世。木他龙化石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3:43:580000三星堆为何不敢再挖了
我国的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其中三星堆是一个重要的遗址,被认为是“东方第一古文明”。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三星堆遗址的挖掘工作被迫停止。三星堆不敢再挖了,主要是因为文物盗窃现象严重、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技术手段不够先进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原因。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更好的解决,以便更好地保护三星堆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1.文物盗窃现象严重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03: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