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甲龙:装甲龙 带有成片尖刺(脑袋完全被骨甲包裹)
我要新鲜事2023-05-08 21:21:580阅
装甲龙是一种多刺甲龙亚科恐龙,诞生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巴列姆阶时期,最大的外形特点就是脑部几乎被板甲整体包裹,并且背部还长有五角形的突起鳞甲,并且在肩膀和臀部、尾巴等位置都长有尖刺。它的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的南达科他州发掘的。
装甲龙的外形特征

装甲龙属于四足行走的中型恐龙之一,它的体长可达7-10米,体重在7吨左右,身上全部包裹着非常厚实坚硬的鳞甲,其中臀部并不是完全没有,也是有部分小鳞甲的,其中在肩膀处和身体两侧还生长着非常修长的尖刺,而尾巴上也同样带有小型的板甲。这些板甲和、鳞甲和长刺也就成为了它主要的防御武器,不过它并没有像倍甲龙一样的尾锤。
装甲龙的生活习性

装甲龙和大部分的甲龙科一样,由于身高只有1-2米,并且背部的板甲和鳞甲限制了它们的抬头,所以它们大多是以低矮的蕨类植物为食的。而在白垩纪这样一个恐龙之王霸王龙横行的时代,装甲龙厚实的板甲和锋利的尖刺很好的提升了它的存活率。
装甲龙的种属关系

最初由于装甲龙和多刺甲龙的鳞甲和长刺都非常相似,所以人们误认为装甲龙就是多刺甲龙类恐龙,但在1901年的时候,专家卢卡斯却发现装甲龙的臀部鳞甲是不全面的,而且基本上都是小鳞甲,所以便将装甲龙归入了多刺甲龙亚科,认为它可能与多刺甲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
装甲龙的化石发现

装甲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美国的南达科他州的拉科塔组发现的,当时还是1902年,但是发掘出的化石骨骼只有一个部位,这就导致现在能够得到的资料并不多,因此经过研究之后,错误的将其进行了种属归类,直到现代才纠正,据说它的名字是以罗马的方形步兵阵队来命名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琉璃阁商墓
▲铜鬲商代中、晚期墓群。位于河南省辉县琉璃阁附近。195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这是继安阳殷墟之后在中原地区最早发掘的一群商代墓葬,为研究盘庚迁殷前的商文化的面貌提供了资料。▲陶埙我要新鲜事2023-05-27 23:34:080001何兆武:联大师友杂记
何兆武先生,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治学兼及中西思想史、历史哲学、史学理论等领域,学贯中西,对国内思想史和历史哲学研究领域的开辟和推进功不可没,是当代历史研究领域的奠基性人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1:19:070000北京挖出的干尸 还穿着清朝龙袍(奇怪干尸)
北京挖出的奇怪干尸穿着清朝龙袍留着明朝头发。2006年的5月,在北京石景山的一处建筑工地上,挖掘机无意中挖出来一座古墓,古墓中有一口保存完整的棺材。胆子较大的几个工人撬开棺盖以后,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围观的群众都伸长了脖子往棺材里望过去,只见棺材里躺着一具男性干尸。然而大家对这具干尸并不感兴趣,他们关心的是棺材里是不是有宝贝。取走里头的金银财宝以后,棺材连同尸体被抛弃在了荒郊野地。四品官我要新鲜事2023-04-10 12:53:440001李济与中国现代考古学
0001广富林:上海城镇六千年文化之根
11月14日,因在上海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就跟着参观了广富林遗址博物馆。这个遗址是本世纪初大规模发掘的遗址,因发现距今4000多年来自北方的东西,所以被视为上海移民史的开端,更因为弥补了良渚之后的文化空缺,而被学术界广泛关注。但是对广大市民而言,则是多了一处文化、休息的好去处。上海有六千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松江广富林遗址是上海人连续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并且被基本完整地保留传续至今。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2:02: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