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兽脚亚目:依特米龙 仅出土破碎颅骨(视力超强)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43:462阅
伊特迷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诞生于上白垩纪时期,体长可达4.5米,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目前仅仅只发现了一个非常小且破碎的颅骨化石,第一批化石挖掘于乌兹别克斯坦地区,研究发现它有着非常好的平衡力和视觉。
伊特迷龙的种属关系
伊特迷龙最初被认为是暴龙超科和驰龙科,但是09年的时候,专家尼可拉斯·朗里奇以及菲力·柯尔才明确的将其归入了驰龙科的伶盗龙亚科,并且在1976年的时候为它确立了独立的种属,称之为伊特迷龙属,而在这个属中几乎没有其他的任何恐龙。
伊特迷龙的化石发现
伊特迷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发现的,当时仅仅只有颅骨被挖掘出来,所以科学家更根据它颅骨的大小才判断出它可能具有很强的视力和平衡力,因为它的脑袋虽然不算很大,但是它的脑叶却非常的硕大。
驰龙科恐龙的特征
驰龙科恐龙的外形大多很像鸟类,体型一般属小到中型,化石几乎遍布全球,大多都是存活于白垩纪时期,也就是1亿年前。它们相比于恐龙之王霸王龙这类的暴龙科恐龙更小,但是它们也是非常强劲的掠食者,但是它们主要是以速度快而著称的杀手。
驰龙科恐龙的头部比较大且硬挺,但是基部则比较灵活,嘴巴也很长,大多喜欢成群的进行活动和狩猎,有着非常聪明的大脑和锋利的指爪,并且由于后肢肌肉发达,所以它的奔跑速度也非常快,驰龙科恐龙的尾巴普遍都比较长,而且其中的真驰龙类恐龙大多体型比较大,而且第二趾骨比较长且弯曲,形成很锋利的镰刀状,能够非常方便的抓紧和撕裂猎物,从而完成自己的狩猎。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荐书 | 朱泓老师给你推荐一本人类骨骼考古教科书
朱泓2020年12月,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人类学系李法军教授所著《生物人类学》(第二版)由中山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和发行。全书100万字,800余幅图片,660页,共设32个专题。《生物人类学》(第二版)作者:李法军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5月定价:195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15:40:590005“龙”与“虎”一样厉害,为何龙成了中国帝王化身,而虎不行?
中国的龙虎文化文/周秀德、倪方六前面的文章曾说了“龙虎四环铜鼓座”(见下图),此件国宝级文物最为珍奇宝贵之处,除了它中国第一个有铭建鼓座的地位,就莫过于它的龙虎雕纹了,倒是不说这雕刻技艺有多么出色,而是它所代表的五千年文明之根——龙虎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中,龙和虎作为最霸气的存在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文化意义,存在于政治、经济、军事、宗教、语言、文学、医学等各方面的表述之中。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33:070000考古人员在墓道挖出身首异处人骸,疑是被害盗墓者,分析后更可怕
墓祭时的杀祭恶俗本文作者倪方六在先秦时期,人牲是长期存在的,在重要祭祀活动中,都会使用人牲。这一恶俗在现代考古中不时会发现。西周时使用人牲已比殷商时少很多,但贵族使用活人杀祭并没有消失,除了“活埋”,考古中发还发现将人牲砍头、肢解后焚烧等现象。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7:32:450000大型汉墓与随葬品揭秘
神秘的汉墓,蕴藏着无尽珍宝,其中大葆台汉墓、九龙山汉墓、潼关吊桥汉墓、毫县曹氏墓都是规模宏大的汉墓。这些巨大的墓葬中所出土的精美随葬品令人惊叹不已。1、大葆台汉墓这是西汉晚期的两座巨大木椁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707号。这座墓葬是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妻子的墓冢,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采用“黄肠题凑”墓葬形式的墓葬。我要新鲜事2023-08-30 21:02:350000妹尾达彦:陪京的诞生——6—12世纪东亚复都史再析
我要新鲜事2023-05-29 11:01:2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