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蜥脚类恐龙:伊希斯龙 体长可达18米(脖子极短)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0:53:300阅
伊希斯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可达18米,体重则为14吨,但是它不像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伊希斯隆的脖子并不修长而是非常短且直的,并且前肢比后肢更长。第一批发现的伊希斯龙的化石发现于印度。
伊希斯龙的外形特征

伊希斯龙具有非常典型的蜥脚类恐龙的特点,四肢非常的粗壮,看起来就像大象的腿一样,尾巴也非常修长,脑袋和梁龙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较长且尖,但是整体看起来很小,而它的颈椎却非常短粗,这一点和其他的蜥脚类恐龙完全不同,比如梁龙的脖子几乎是它身体的一半还多。
伊希斯龙的生活习性

科学家曾经分析了伊希斯龙的粪石,发现这个粪石的表面几乎遍布了真菌,而这些真菌都是树叶才会感染的病原体,那么也就意味着伊希斯龙很可能是植食性恐龙,才会从肠道中排出这样的病菌,因此伊希斯龙也被认为是蜥脚类中最晚期的植食性恐龙。
伊希斯龙的种属关系

伊希斯龙最初被认为是泰坦巨龙类恐龙中的一种,而在蜥脚类恐龙中,巨龙类恐龙几乎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是之后却发现这个巨龙类的范围实在太过宽泛,不仅是在印度,还有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欧洲,还有阿根廷等都拥有着非常多的泰坦巨龙类恐龙的化石,而经过统计后发现,它们的跨度直接达到了6千万年,所以之后很多人都认为巨龙类是一个无效的种。

于是便有人决定将巨龙类的恐龙进行重新的评估,最终仅仅只留下了5种而已,而且包括巨龙亚科、超科等几乎也都通通的被取消了。伊希斯龙也在这之后直接代替了巨龙类这一称号,在03年的时候更是被印度的统计研究所确立为一个独立的种属。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黄河河道出现汉代古墓 专家发现宝物(汉代古墓)
黄河河道发现的汉代古墓当中出现了大量陶俑。我国的丧葬文化从封建王朝时期一直流传到了现在,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一直以来讲究的都是死者为大,尤其是在古代贵族人家下葬的时候总是会有着很多的陪葬品,这是因为家人希望死去的人在来世也能够将这些财富带过去。也是,因此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的考古当中发现了不少的古墓。发现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8-02 19:12:460003从丹尼索瓦人谈人类的“二次进化”和可能的马斯克“火星阴谋”
我知道一看标题,很多人是懵的,丹尼索瓦人是谁?怎么还有“二次进化”“火星阴谋”?这都是些什么?不急,我慢慢说。丹尼索瓦人是最近10年才确定存在的一个古老人种,别说正常人不知道,很多不搞这段的考古系同学也未必熟悉。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0:19:060000荐书 | 让洒落在田野上的文物活起来——读《自贡天灯会民俗考》有感
《自贡天灯会民俗考》作者:戴燕灵钟学惠邓军黄德春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11月定价:88.00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5:03:590000贾笑冰:红山文化与中国考古学百年历程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一年,中国考古学迎来了它的100周年。中国考古学的起点,学术界一般认为是以1921年秋瑞典人安特生(JohanGunnarAndersson,1874-1960)发掘仰韶村遗址并命名仰韶文化为标志。那一年,安特生受聘为当时北洋政府的矿政顾问,对仰韶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大量彩陶等史前遗存并命名了仰韶文化,被认为是以田野发掘为标志的现代中国考古学之始。0000从方法到理论:考古碳十四年代学的若干问题
我要新鲜事2023-05-06 21:51:2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