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型恐龙:九台龙 仅有18节尾椎(长度达2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30:160阅
九台龙属于蜥脚下目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时期,第一批化石发掘于中国的吉林省九台市,所以便以此为名,但是这次的化石只有18节尾椎和13个脉弧,因此科学家对它的了解并不全面,只能说这是中国东北部少有的大型蜥脚类恐龙。
九台龙的化石发现

在06年的3月,吉林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就在《世界地质》上发布了一个新种恐龙的发现,它的名字叫做西地九台龙,据说当时是在九台市的苇子沟镇西地村的泉头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化石,其中包含了18节的尾椎骨,全长仅2.1米而已,不过这对于蜥脚类恐龙的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蜥脚类恐龙的地理分布上。

因为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化石都是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比如峨眉龙等,但是九台龙却是出土于中国少有的东北部,甚至在吉林省基本上没有正式且系统的蜥脚类恐龙的资料,但这次的发现却极大的丰富了蜥脚类恐龙的系统演变和地理分布情况。
九台龙的外形特征

九台龙和泰坦巨龙类恐龙非常相似,但是和它们不同的是,九台龙的脉弧是不分叉的,而它的尾椎的前端和中部则出现了双凹型骨骼,并且在尾椎的中间和两侧都出现了棱脊,并且神经弓是位于椎体的前端的。
蜥脚类恐龙的特征

蜥脚类恐龙的体长非常大,普遍身长在15-20米,最长的甚至能达到30米,并且除了南极洲之外,蜥脚类恐龙的化石在全球各地几乎都有发现。蜥脚类恐龙最大的特点就是脖子和尾巴都异常的修长,脑袋则显得极为迷你,它们大多生存在侏罗纪的初期,而在晚期的时候达到了鼎盛状态,最终在白垩纪的时候完全灭绝。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山西农田挖出战国墓 墓中有一孕妇(千年古墓)
专家提取了墓中男子的DNA和胎儿DNA做亲子鉴定。在山西襄汾的一处麦地中,考古队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的晋国墓葬群,可清理工作刚刚开始,最让专家不愿意见到的盗洞出现。但十分幸运的是,虽然这座墓葬的盗洞已经挖到了墓室底部,但是墓主人用来防盗的基石或多或少的阻挡了盗墓贼的脚部。这些密密麻麻的石块将整个墓室层层覆盖,在当时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青铜器我要新鲜事2024-01-18 19:56:380005郑君雷:百越融入“中华一体”的考古人类学考察
一、引言从考古学上考察百越融入“中华一体”的历史进程,会牵连民族史、民族学,这些内容大致属于宋兆麟理解的“民族考古学”范畴。不过“民族考古学”在国内是一个争议非常大的概念。国内学者对于“民族考古学”的概念、研究范式乃至学科属性争议颇多。0000南京找到一座太监墓 墓葬的主人或许很有名(郑和墓葬)
南京的一座太监墓,主人可能是郑和当年的助手。在2010年南京的一个荒山居然成为了古墓的挖掘现场,这是让专家们非常的疑惑,因为这个荒山按照风水局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好地方。但是这个果木的内部却算是比较豪华,并且在这个古墓里,除了有着明代的强烈特征之外,还有着一些其他的特征,尤其是这个墓葬里。除了有着明代的文物放置之外,还放置了一些来自于海外的东西,让专家们对于这个墓葬主人的身份有了更多的猜测。我要新鲜事2023-09-27 21:03:310000现在都流行火葬,那么几千年之后如何考古呢?历史会不会断代?
“入土为安”是我国的传统,无论是百姓还是帝王,人们都讲究“入土为安”。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人们都讲究“入土为安”,在古代时期,丧葬的方式有很多,最让人惊奇的就是安放在悬崖上的棺材。这种丧葬方式发生在古代,大部分人的一生是没有见到过的。现如今的人们给这种丧葬方式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悬棺葬。人死后装进棺材里,然后再把棺材悬挂在悬崖绝壁上。我估计现如今已经没有人们这样安葬了,毕竟太危险。我要新鲜事2023-05-14 04:14:470001荒漠中发现的干尸 曾是左宗棠的部下(荒漠干尸)
荒漠中发现的干尸是当年跟随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将领。2009年新疆一荒漠中挖出一具清朝不腐干尸,干尸的胡子、眼睫毛、辫子都清晰可见,保存的十分完整。刚发现时,就连他的官帽都戴在头上,穿着一身官服躺在一具简陋的棺木内。为了解开种种谜团,考古专家们带着这具干尸立即前往博物馆对他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干尸研究我要新鲜事2023-12-20 18:43: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