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型恐龙:九台龙 仅有18节尾椎(长度达2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4:30:160阅
九台龙属于蜥脚下目恐龙,诞生于白垩纪时期,第一批化石发掘于中国的吉林省九台市,所以便以此为名,但是这次的化石只有18节尾椎和13个脉弧,因此科学家对它的了解并不全面,只能说这是中国东北部少有的大型蜥脚类恐龙。
九台龙的化石发现

在06年的3月,吉林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就在《世界地质》上发布了一个新种恐龙的发现,它的名字叫做西地九台龙,据说当时是在九台市的苇子沟镇西地村的泉头组地层中挖掘出来的化石,其中包含了18节的尾椎骨,全长仅2.1米而已,不过这对于蜥脚类恐龙的研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蜥脚类恐龙的地理分布上。

因为大部分的蜥脚类恐龙化石都是分布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比如峨眉龙等,但是九台龙却是出土于中国少有的东北部,甚至在吉林省基本上没有正式且系统的蜥脚类恐龙的资料,但这次的发现却极大的丰富了蜥脚类恐龙的系统演变和地理分布情况。
九台龙的外形特征

九台龙和泰坦巨龙类恐龙非常相似,但是和它们不同的是,九台龙的脉弧是不分叉的,而它的尾椎的前端和中部则出现了双凹型骨骼,并且在尾椎的中间和两侧都出现了棱脊,并且神经弓是位于椎体的前端的。
蜥脚类恐龙的特征

蜥脚类恐龙的体长非常大,普遍身长在15-20米,最长的甚至能达到30米,并且除了南极洲之外,蜥脚类恐龙的化石在全球各地几乎都有发现。蜥脚类恐龙最大的特点就是脖子和尾巴都异常的修长,脑袋则显得极为迷你,它们大多生存在侏罗纪的初期,而在晚期的时候达到了鼎盛状态,最终在白垩纪的时候完全灭绝。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考古词条」青铜时代 · 白草坡西周墓
西周早期贵族墓葬。位于甘肃省灵台县城西北的白草坡村。1967和1972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两次在这里发掘、清理了9座西周墓和1座车马坑。其中最重要的是1号墓和2号墓,此二墓和车马坑相距很近,自成一墓区。根据随葬青铜礼器的铭文,可以确定1号墓墓主是潶伯,2号墓墓主是(阝爰)伯。年代约在康王和昭王时期。▲白草坡村位置图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8:34:580000乾隆尸体被扔臭水沟 溥仪也没办法(孙殿英盗墓)
孙殿英盗墓把乾隆尸体扔进臭水沟。古代时期是很讲究葬礼仪式,特别是那些皇宫贵族的人,他们生前都会给自己选择一个好的墓葬地址,还会准备很多的陪葬品,因为他们认为人去世之后是到了另一个世界,所以要准备很多的陪葬品,由于墓葬中呢携带了大量的珍贵的文物,也引起了历代盗墓贼的关注,所以想要发掘汉朝古墓也是靠运气的。乾隆墓穴我要新鲜事2023-05-22 21:33:190000丘刚:开封宋城考古述略
北宋时期,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作为北宋王朝国都的开封,经过宋太祖、太宗等九帝168年的大力营建,使开封不仅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一度成为“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性大都会,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0000小盗龙: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长0.56米/辽宁食肉恐龙)
在中国,辽宁省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前面我们介绍了锦州龙、辽宁角龙等,今天小编再为大家介绍一个,它就是小盗龙,一种小型食肉恐龙,一起去认识看看。小盗龙基本资料体型:小盗龙是一种中国的小型食肉恐龙,以捕猎其它恐龙为食,偶尔也会食腐,它体长0.56米,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697位,是已知最小的恐龙之一,生活在距今1.24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我要新鲜事2023-05-08 17:01:540002考古专家 看到古墓中出现鸡蛋手就发抖 难道真有那么恐怖
我国考古在近9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这段时间里,许多考古学家发现了各种珍稀文物,数量可观。考古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细致入微的工作,因为古墓的年代跨度可能从几百年到几千年不等。因此,墓中的物品已经与土壤混合在一起,需要考古学家和现场工作人员非常细心地清理文物。我要新鲜事2023-05-20 21:23:1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