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状龙:东非小型剑龙科恐龙(两侧生长大尖刺)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03:560阅
钉状龙是一种剑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557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大多为4.5-5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肩膀或者臀后两侧都生长着一对硕大的尖刺,可达1-2米长,第一块化石是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发现的。
钉状龙的外形特征

钉状龙的外貌和大部分剑龙科恐龙相似,都是在背部从脖后开始生长着板甲,一直延伸到了尾巴尖,但是只有沿着脊椎线的部分分布了两排板甲,其他的部分则都是鳞甲皮肤,而且它与其他剑龙科恐龙不同的是,它从臀部开始板甲就变为了尖刺,而且在它的臀或者肩膀两侧都长有非常修长的一个向下生长的大型尖刺,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的侧身。

钉状龙虽然和剑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并且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但是它的体型并没有剑龙大,体长只有5米,身高也才1.5米,只有剑龙的四分之一而已,虽然整体相当于现代的一只犀牛,但是也算剑龙科中较小的恐龙了。钉状龙和大部分剑龙科恐龙一样,都是前肢短后肢长,脑袋小尾巴长。
钉状龙的生活习性

钉状龙有着非常小的颊齿,并且体型偏小且前肢只有后肢的二分之一,所以它只能吃一些比较低矮的植物,而在侏罗纪那时候开花植物还比较少,因此科学家推测它可能是以蕨类植物为食的。钉状龙特殊的臀部尖刺能过帮它很好的调节体内的温度,并且还能防止它被食肉恐龙攻击。
钉状龙的化石发现

钉状龙又叫做肯龙,在1909年之后的3-4年之中,曾经有一支德国的勘探队在东非进行考察,最终他们发掘出了数百种恐龙,其中钉状龙就包含在里面,据说是位于落矶山脉的东边,最后将其珍藏于洪堡博物馆,但遗憾的是,这具化石在二战中遗失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南雄龙:中国大型恐龙(长6米/拥有两大分支物种)
南雄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镰刀龙科恐龙,诞生于1.3亿年前到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可达4-6.5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目前一共发现了两种南雄龙分支,包括步氏南雄龙和短棘南雄龙两种,分别出土于甘肃省和广东省。南雄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05:27:220001虎尾龙:蒙古卵形恐龙(下颚骨厚实/以硬壳动物为食)
虎尾龙是一种准卵龙类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外形酷似鸟类,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下颚骨明显比其他同类恐龙生长的更加厚实,所以科学家怀疑它很可能是以贝类等硬壳软体动物为食,第一批化石发现于亚洲蒙古境内。虎尾龙的外形特征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6:45:360000东阳盾龙:浙江第二种结节龙科(3-4米/有完整荐骨板甲)
东阳盾龙是一种甲龙亚目下的结节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3-4米,属于小型植食性恐龙之一,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身上长有非常多的板甲,并且也是目前除了欧洲和北美洲之外,发现的第一个拥有愈合骨板骨盆的甲龙类恐龙。东阳盾龙的体型我要新鲜事2023-05-10 12:10:160001中国古墓最多的地方 若没有千八百年的古墓 外出讲话都毫无底气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古墓作为历史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我国古墓分布广泛,其中以西安为代表的陕西省是最为著名的古墓聚集地之一。西安不仅有秦始皇兵马俑这一举世闻名的古墓,还有汉、唐等朝代的大量古墓,数量之多、品质之优,居全国之冠。我要新鲜事2023-04-25 20:21:030000荐书 | 读《辽代金银器研究》有感
辽代墓葬出土金银器数量庞大,目前已有两千余件,包含饮食器皿、生活用具、服饰、葬具、马具等不同用途的器物。其中蕴含了相对完整和特色鲜明的契丹文化,辽代金银器在继承与发展的历程中受到了唐宋、宗教、鲜卑等文化的浸润,亦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受到西域金银器风格和工艺的影响。辽代金银器承继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博览众多文化之所长,终成为北方草原游牧民族金银器发展最繁荣的阶段。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37:4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