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状龙:东非小型剑龙科恐龙(两侧生长大尖刺)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08:03:560阅
钉状龙是一种剑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5570万年前的侏罗纪末期,体长大多为4.5-5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肩膀或者臀后两侧都生长着一对硕大的尖刺,可达1-2米长,第一块化石是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发现的。
钉状龙的外形特征

钉状龙的外貌和大部分剑龙科恐龙相似,都是在背部从脖后开始生长着板甲,一直延伸到了尾巴尖,但是只有沿着脊椎线的部分分布了两排板甲,其他的部分则都是鳞甲皮肤,而且它与其他剑龙科恐龙不同的是,它从臀部开始板甲就变为了尖刺,而且在它的臀或者肩膀两侧都长有非常修长的一个向下生长的大型尖刺,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的侧身。

钉状龙虽然和剑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并且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但是它的体型并没有剑龙大,体长只有5米,身高也才1.5米,只有剑龙的四分之一而已,虽然整体相当于现代的一只犀牛,但是也算剑龙科中较小的恐龙了。钉状龙和大部分剑龙科恐龙一样,都是前肢短后肢长,脑袋小尾巴长。
钉状龙的生活习性

钉状龙有着非常小的颊齿,并且体型偏小且前肢只有后肢的二分之一,所以它只能吃一些比较低矮的植物,而在侏罗纪那时候开花植物还比较少,因此科学家推测它可能是以蕨类植物为食的。钉状龙特殊的臀部尖刺能过帮它很好的调节体内的温度,并且还能防止它被食肉恐龙攻击。
钉状龙的化石发现

钉状龙又叫做肯龙,在1909年之后的3-4年之中,曾经有一支德国的勘探队在东非进行考察,最终他们发掘出了数百种恐龙,其中钉状龙就包含在里面,据说是位于落矶山脉的东边,最后将其珍藏于洪堡博物馆,但遗憾的是,这具化石在二战中遗失了。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周振鹤:两千年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二千年来地方政府层级的变迁,来透视中央与地方关系史的演变过程。指出在宋朝以前,历代中央政府都力图维持两级制的地方政府,以便强化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当历史环境变化而不得不建立三级地方政府时,也要尽量使最高一级地方政府处于虚化状态。元明清三代,因为疆域广,只能采用多级制的地方政府,但地方分权并未因此而加强,高度强化的中央集权,仍紧紧控制地方。(一)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25:580000【考古词条】铁器时代 · 成都凤凰山明墓
明蜀王世子朱悦燫墓。在四川省成都市北郊凤凰山南麓。朱悦燫葬于永乐八年(1410),墓制反映了明永乐至弘治时期的亲王陵墓制度。197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四川省博物馆发掘。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8:50:230004中国两千多年前60岁不腐男尸睾丸检出精子,血型为AB型
两千多年男尸尸检发现本文作者倪方六古墓考古,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极富有意义的事情。有了新发现往往会让大家忘记长期的劳累,获得一种莫名满足,油然而生一份自豪。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2:20:510003北京挖出大太监李莲英墓穴 考古人员都被吓坏(太监古墓)
李莲英墓穴里的尸体比例很不协调。众所周知,皇帝有3000个后宫美女。每个人都有高贵的地位,需要有人为她服务,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来为她服务。伴娘自然是首选,但后宫有很多繁重的任务,必须由男人来完成,随后皇帝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于是太监这个特殊的群体应运而生。晚清有这样一个太监,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是清末大太监李莲英。陪葬品我要新鲜事2023-05-11 11:43:340000汤惠生|哈里斯矩阵:考古地层学理论的新进展
地层学作为中国考古学主要理论和方法论之一,在田野考古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掘过程中对地层和遗迹堆积的辨识;二是对地层与遗迹单位之间叠压打破关系的记录与表述。田野发掘者往往对前者关注较多,相对忽略后者。但就完整的考古地层学来说,两者不可偏废。一、我国考古发掘实践中通用的记录方法田野考古发掘中,地层和遗迹单位间打破或叠压关系的传统记录方法是剖面图、文字说明以及关系图式,举例说明如下①。我要新鲜事2023-05-25 21:08:3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