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河盗龙:阿根廷大型食肉恐龙(长7米/距今65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04:502阅
恐龙时期的阿根廷,因为环境适宜,生活着许多食草恐龙,相应的自然少不了那些食肉恐龙,这里简直是它们的天堂。为了丰富大家的恐龙知识,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齿河盗龙,它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体长可达7米,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
齿河盗龙基本资料

齿河盗龙是一种南美洲的大型食肉恐龙,它体长6-7米,后肢健壮有利爪,具有不错的攻击性,咬合力惊人,通常能将猎物一击必杀。就体型而言,齿河盗龙跟木他龙、匙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275位,生活在距今700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齿河盗龙化石

齿河盗龙化石发现于南美洲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南部的Pari Aike地层,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头骨,牙齿,尾椎部分胫骨。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专家推测齿河盗龙是大盗龙科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中晚期(森诺曼阶)的阿根廷。
齿河盗龙的形态习性

齿河盗龙是种二足大型食肉恐龙,当时它和阿贝力龙家族的南手龙,鸭嘴龙家族的小头龙,巨大的蜥脚类——30余吨的无畏龙和接近70吨的普尔塔龙生活在一起,主要捕食小头龙,但齿河盗龙无法捕食成年的巨大蜥脚类,因此齿河盗龙会捕食它们的幼崽。
南美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南美洲发现了100种,阿根廷发现了81种,其中就包括齿河盗龙、大谜龙、诺普乔椎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恐龙被发现。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赵丛苍:关于“考古类型学”的新思考
摘要:以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考古类型学,对器物的分期和谱系的研究是复杂多样的。器物形态随时间的演进呈现一定的规律,是类型学对器物划分的依据,而其规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技术传承乃至文化崇尚、政治形态和宗教信仰诸因素的作用。基于以上基本认知,新时代考古类型学应当重视揭示器物类型型式划分所蕴含的内在原因,即重在探讨物与人、物与社会、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关键词:考古类型学;技术传统;文化附着0003男孩捡到宝物上交 居然无意中找到国宝(西汉玉玺)
男孩捡到的宝物是西汉时期的玉玺。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13岁小男孩放学后意外捡到一宝物,得知宝物来历后,他不远千里将其送往了博物馆,却仅仅获得了20元路费。在45年之后,专家再次找上了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发现石头我要新鲜事2023-03-31 19:59:250006文物研究 | 河南南阳首次发现东汉时期铅质买地券
2019年11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南阳食品商贸城项目抢救性发掘了一批汉代墓葬。这批墓葬位于南阳宛城以东、白河以西区域,原宛城区柴庄村耕地范围。该区域属古代墓葬集中区,90年代以来该区域发掘了数千座汉代墓葬,本次共发掘汉代墓葬15座。其中M13为一座东汉时期砖室墓,尽管该墓破坏严重,出土文物较少,但尤其重要的是出土了一件铅质买地券,保存完好,在南阳地区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9:01:230002河南出土战国古墓 古墓里有一把青铜宝剑(古墓宝剑)
河南的一座古墓里出土了一把锋利的战国青铜剑。在河南省信阳市北郊的一处考古工地,专家正在热火朝天的抢救性发掘一座战国古墓。清理掉地表的填土以后,大伙惊喜的发现椁室完好无损,这也就意味着墓室中的陪葬品应该是一件不少的保存至今。由于积水严重,考古队员只能先进行抽水。随着水位不断下降,边箱中的陪葬品逐渐显现,里头竟然还存有动物的骨骼,经初步判断是牛骨。一锅牛肉汤我要新鲜事2023-12-28 16:36:130004施爱东:西王母形象的历时变迁与层累造史的减法问题
西王母的原始身份一直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对于西王母从战国末期到北宋年间的形象变化,却可以通过画像、文献勾勒出一个大概。西王母的政治待遇我要新鲜事2023-05-26 06:02: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