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氏龙:阿根廷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65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2:08:111阅
恐龙时代的阿根廷,虽然因为环境适宜,生活着许多大型恐龙,但这里也生活着许多小型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帕克氏龙,它就是一种小型二足食草恐龙,同样它也是阿根廷食肉恐龙的口粮,一起去认识看看。
帕克氏龙基本资料

帕克氏龙是一种南美洲的小型食草恐龙,它体长2米,二足行走,有着极佳的奔跑能力。就体型而言,帕克氏龙跟阿瓦拉慈龙、棒爪龙差不多大,在已知774种恐龙中排第527位,生活在距今6800万年-6500万年前的晚白垩世。
帕克氏龙化石

帕克氏龙化石发现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在加拿大也有发现,其化石并不完整,只有部分骨骼及头骨。通过对化石的拼凑与研究,专家推测帕克氏龙是新鸟臀类的一属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马斯特里赫特阶)的阿根廷和加拿大,是种食草恐龙。
帕克氏龙的形态习性

帕克氏龙化石包含一个关节相连的部分头颅骨与部分骨骸,显示它们为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龙,主要以植物为食,包括各种蕨类和树叶。不过帕克氏龙身边都是大型、超大型食草恐龙,食肉恐龙拿大的没办法,正好拿它下手,所以帕克氏龙生存条件很恶劣!
南美洲发现的恐龙
在地球上,人类已经挖掘出了767种恐龙化石,并为其命名,其中南美洲发现了100种,阿根廷发现了81种,其中就包括帕克氏龙、齿河盗龙、诺普乔椎龙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挖掘和发现,小编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恐龙被发现。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文物事业不可或缺的新闻纸——写在《中国文物报》创刊37周年之际
在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史上,8月16日应是值得铭记的日子。1985年8月16日,《文物报》在河南省郑州市花园路3号创刊。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不缺乏厚重的历史。即便如此,《文物报》诞生的意义,也不乏是浓墨重彩的一笔!0000挖掘到的最大古墓 还是盗墓贼克星(最大古墓)
秦公一号大墓埋葬了很多盗墓贼的尸骨。每一次说到古墓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一些规格比,而且的名人墓穴,比如说武则天墓穴以及秦始皇墓穴等等,因为这些名人的墓穴往往都有着非常高的研究价值,不过有不少人都并没有听过几乎能够和武则天乾陵齐名的一个墓穴就是秦公一号大墓。这是我国自从有了考古工作以来挖掘到的最大的一座古墓。1.秦公一号大墓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1:39:510000雅尔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长1米/距今1.21亿年前)
说到恐龙,大家想到的应该是像霸王龙、棘龙那样的大型食肉恐龙。不过在整个恐龙时代,真正多的是小型食草恐龙,比如今天要介绍的雅尔龙,它是一种体长仅一米的小型食草恐龙,生活于1.21亿年前的英格兰,接下来一起去认识看看。雅尔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1-08-08 22:18: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