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夫龙:蒙古大型甲龙类恐龙(长6米/生于9900万年前)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14:070阅
马里夫龙是一种甲龙亚目恐龙,诞生于99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6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大多以植物为主食,第一批化石是在亚洲的蒙古国出土的,但化石非常破碎,只包含颅骨碎片和上颌骨等部分。
马里夫龙的体型

马里夫龙属于大型恐龙之一,体长基本上都达到了6米,相当于现代的一只亚洲象,在770多种已发现的恐龙中排到了312位,大小类似犹他盗龙、大眼鱼龙以及巴克龙等,在蒙古国发现的71种恐龙之中算是偏大的,排名可达16位。
马里夫龙的化石发现

马里夫龙的化石最初是在1952年于蒙古国的巴彦洪戈尔省出土的,当时是由前苏联古生物学家叶甫根尼·马列夫首次发现的,这批化石中只包含了一块左上颌骨、一块右上颌骨以及少量的颅骨碎片,所以科学家对它的了解并不是非常明确,只是因为马列夫当时认为这些化石是徐龙的,所以便将其命名为锯牙徐龙,也是现代的别称。

马里夫龙化石的整体特征和曾经同在这一地点出土的蓝尾龙非常像,因此也曾经有人认为它是属于蓝尾龙属的,但是直到1987年的时候,才由一位苏联的古生物学家图曼诺瓦将其归于新的独立种属,并且以当时的化石发掘人进行命名,不过在01年的时候,肯尼思·卡彭特进行甲龙亚目研究后,又认为马里夫龙可能属于疑名状态。
甲龙亚目恐龙的特征

甲龙亚目大多身体比较笨拙,因为它们除了腹部是没有鳞甲之外,几乎全身都被致密的板甲包裹着,并且在鳞甲和板甲的上面还长有各种各样的尖刺或者骨甲,有着非常强的防御能力,就像现代的坦克一样,所以也被称为坦克龙。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俗语“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为何北邙是古人最青睐的埋骨地
生命的旅程,古人认为是命中注定的,无法逃避。他们深知生命的短暂和脆弱,随时可能面临死亡的降临。正因如此,他们更加珍惜生命,追求充实和意义。在古代人们的生死观念中,对祖先的尊重和传统的重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坚信祖先的灵魂仍在世间存在,通过祭祀和祖先的崇拜来与他们保持联系。我要新鲜事2023-09-23 19:46:100003倾头龙:北美洲小型食草恐龙(长2.5米/距今6800万年前)
倾头龙是种小型厚头龙亚目恐龙,它体长2.5米,生活在6500万年前的北美洲。倾头龙头颅骨较圆它的尾部具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保持僵挺,其化石首次发现于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通过研究发现它是草食性动物,以树叶、水果为食。倾头龙基本资料我要新鲜事2023-05-09 23:21:020001中国古代不可以娶两个老婆,多纳几个妾可以吧?你试试看
古代官员能娶两个老婆吗?本文作者倪方六半夜了,这篇“本机树下戏凤凰”头条与,来聊聊古代官员的家庭婚姻生活。在进入封建时代以后,统治者出于规范封建伦理,维持统治秩序,教化百姓的考虑,加强了对官员生活作风的约束和限制,制订了更为详细、操作性更强的规章制度。古人允许男人有多个性偶。那么,古代官员能娶两个,甚至三个、四个老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要新鲜事2023-05-26 23:21:3800008000年龙文化溯源:从史前到秦汉 龙经历了怎样的变身
在我国的古代传说中,龙一直被视为神秘而神圣的生物,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象征意义。从史前时代到秦汉时期,龙的形象和象征发生了许多变化,反映了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演进。1.史前时代的龙文化我要新鲜事2023-09-09 20:45:27000024个节气中哪个算第一个节气?别说“立春”啊,再想想
24个节气中哪个第一个节气?本文作者倪方六“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016年11月30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大多数人能背出来、习以为常的二十四节气被这么申遗,大家倒变得好奇起来。比如,本文要说的——24个节气中哪个第一个节气?节气民俗图:打春牛我要新鲜事2023-05-27 11:22: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