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龙:中生代体型最大的海洋爬行动物(最长17.3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37:330阅
沧龙是一种隶属于有鳞目巨蜥超科的海洋爬行动物,诞生于7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体长非常庞大,最大的个体体长可以达到17米,一度成为了中生代时期海洋中最大的肉食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有鳄鱼般的嘴巴和鱼鳍状的四肢。
沧龙的体型

沧龙可以泛指所有的沧龙科生物,其中最小的沧龙类体长只有3-3.5米,主要在浅海海域进行生活,而其中最大的沧龙类-霍夫曼沧龙则可以长到17.3米的惊人身长,体重也达到了16吨之多,几乎相当于一整节火车车厢的长度,因此它也经常以恐龙为食,成为了当时最大的顶级掠食者,游动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48公里。
沧龙的外形特征

沧龙的整个身体呈现圆锥形,脖子尤其的短,显得脑袋非常粗壮,嘴巴和进食方式都非常像是鳄鱼,比如扁平且宽阔的上下颌、尖锐内勾的牙齿等,只要是咬住了猎物,它就会夹紧双颚直接通过旋转产生的扭力瞬间将猎物撕成两半。沧龙的四肢已经完成衍化为了鱼鳍状,就像滑齿龙一样,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爆发力,但是不同的是它的前肢还带有五根指爪,而后肢则已经完全进化为鱼鳍状,前肢也比后肢长上不少。
沧龙的生活习性

沧龙作为7000万年前海洋世界中的霸主,可以说它至少有长达10万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对手,它们不仅会狩猎一些金厨鲨、海龟、蛇齿龙等,当它无比饥饿的时候甚至还会将同类也作为食物,比如在2013年时就有美国的科学家在安哥拉发现的沧龙化石的胃中检测到其他的三条沧龙骨骼,并且时不同的三种沧龙品种。
沧龙的化石发现

沧龙的第一批化石发现是在1780年于荷兰的默兹河附近的马斯特里赫特市中发现的,当时一群采石场的员工在挖出的地道中意外发现了它的化石,最后便吸引来了不少的化石猎人,但是直到19世纪的时候才正式被确认为是沧龙科化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盗墓贼偷盗无功而返 距离宝物只有十多厘米(古墓文物)
盗墓贼挖出的盗洞距离珍贵文物只有15厘米的距离。盗墓贼把一个盗洞丝毫不差的打在了主棺的郑中心,盗墓者的专业程度让见多识广的考古队员都叹为观止。不仅如此,考古专家在这座古墓里也发现了大大小小的不同年代的盗洞,我们就看到大大小小十几根部分的盗洞,但即使如此,古墓里还是出土了7000万的黄金、三千万五铢钱和数不清的各式各样的西世陪葬的。刘贺墓我要新鲜事2023-10-29 20:11:560000父母喜欢叫小孩为“毛子”、“丫头”,还当小名用,知道为什么吗?原来老话有讲究,过去老人都懂的
过去取小名的讲究本文作者倪方六人为什么要有名字?如今是身份鉴别和社交的需要,在早期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释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许慎这么说是有道理的,从实际使用来看,确是这样,夜晚看不清对方——“你是谁”——“我是大毛子”,这么一问一答一下子就清楚了,不会被当贼当坏人。我要新鲜事2023-05-27 07:36:540000栾丰实:太昊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
太昊和少昊是中国古代传说时期两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代表着上古时代两个显赫的部族或部族集团。根据文献记载,他们居住在东方,属于夷人集团系统。关于太昊和少昊的时代、地望、社会发展阶段及相互关系等,曾有不少学者进行过探讨。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梳理关于太昊和少昊的文献记载入手,结合传说地望内的考古发现和考古学文化的变迁,进而对太昊和少昊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一、关于太昊和少昊的传说我要新鲜事2023-05-25 19:35:550000梵高是哪个年代的人 梵高的画为什么他死后才出名(19世纪)
梵高是19世纪的人,梵高的画在他死后被人发现所以才出名。在1890年的7月27号,法国的一个小镇麦田里面,一个年轻人原本是坐在麦田里面对着麦子进行作画,但他突然停下了自己的画笔,接着从口袋里面拿出了一把手枪,对准了自己的腹部,将自己给杀死了,而这个人就是印象派的绘画大师梵高。我要新鲜事2023-08-24 16:19:1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