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龙:中生代体型最大的海洋爬行动物(最长17.3米)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6:37:330阅
沧龙是一种隶属于有鳞目巨蜥超科的海洋爬行动物,诞生于7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体长非常庞大,最大的个体体长可以达到17米,一度成为了中生代时期海洋中最大的肉食动物,最大的特点就是长有鳄鱼般的嘴巴和鱼鳍状的四肢。
沧龙的体型

沧龙可以泛指所有的沧龙科生物,其中最小的沧龙类体长只有3-3.5米,主要在浅海海域进行生活,而其中最大的沧龙类-霍夫曼沧龙则可以长到17.3米的惊人身长,体重也达到了16吨之多,几乎相当于一整节火车车厢的长度,因此它也经常以恐龙为食,成为了当时最大的顶级掠食者,游动的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48公里。
沧龙的外形特征

沧龙的整个身体呈现圆锥形,脖子尤其的短,显得脑袋非常粗壮,嘴巴和进食方式都非常像是鳄鱼,比如扁平且宽阔的上下颌、尖锐内勾的牙齿等,只要是咬住了猎物,它就会夹紧双颚直接通过旋转产生的扭力瞬间将猎物撕成两半。沧龙的四肢已经完成衍化为了鱼鳍状,就像滑齿龙一样,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爆发力,但是不同的是它的前肢还带有五根指爪,而后肢则已经完全进化为鱼鳍状,前肢也比后肢长上不少。
沧龙的生活习性

沧龙作为7000万年前海洋世界中的霸主,可以说它至少有长达10万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对手,它们不仅会狩猎一些金厨鲨、海龟、蛇齿龙等,当它无比饥饿的时候甚至还会将同类也作为食物,比如在2013年时就有美国的科学家在安哥拉发现的沧龙化石的胃中检测到其他的三条沧龙骨骼,并且时不同的三种沧龙品种。
沧龙的化石发现

沧龙的第一批化石发现是在1780年于荷兰的默兹河附近的马斯特里赫特市中发现的,当时一群采石场的员工在挖出的地道中意外发现了它的化石,最后便吸引来了不少的化石猎人,但是直到19世纪的时候才正式被确认为是沧龙科化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甘肃考古:甘肃灵台姚家河墓地与古乖国
考古资料表明,甘肃灵台一带是西周时期一个重要的聚落中心,而1972年发现的姚家河西周墓地则为长期未决的乖国地望提供了重要线索。古乖国可能座落在今泾河上游,其支流达溪河两岸,从先周开始就是周人的同盟军,曾协助周人克商。与乖国有关的青铜器铭文则反映了周王朝与边境小国之间复杂而多变的政治关系,是研究周与西北边境文化群体之间关系的重要信息。我要新鲜事2023-05-26 18:24:470000由表及里 格物致知——第二届旧石器考古高级培训研修班结业
2022年8月8日,第二届旧石器时代考古专题培训研修班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成功举办开班仪式,本届研修班是针对目前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现状而开展,旨在帮助学员了解国内外旧石器考古学的发展现状和前沿进展,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并掌握相关技能。时光飞逝,课程与实践已然走到尾声,八位学员在此期间认真学习,积极实践,于11月6日顺利结业。我要新鲜事2023-05-06 17:34:320000荆门战国女尸原貌 荆门战国女尸谜案
荆门战国女尸是距今发现最早的保存最为完善的战国女尸,对于人类的科研考古医学等等有着十分显著的重要作用。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时候,当地人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古墓,但是当考古队来考古挖掘的时候有了惊人的发现,发现了这一具保存完备的战国尸体,然而由于盗墓者提前对古墓的盗取这却成了考古队的一大遗憾。一、荆门战国女尸谜案我要新鲜事2023-05-10 20:02:330004观影:百年考古发现最早的中国——二里头遗址
#博物馆故事#作为一个曾经在二里头遗址挖过土,写过关于二里头遗址的文章,算是出身二里头的人,整天耳濡目染对于二里头遗址的那些信息早已了然于胸。不过看到网上新出来的关于二里头的片子还是喜欢看看,可以说是温故而知新吧。小时候就看过凤凰卫视王鲁湘先生主持的《文化大观园》节目,是一档很不错的文化类节目。时值考古百年,人家也推出了一些列片子,其中一个是关于二里头的。片子内容不多说,正如下边的截图所说。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4:4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