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欧洲大型恐龙(长4米/最早的坚尾龙类恐龙)
我要新鲜事2023-05-09 18:33:320阅
大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坚尾龙类恐龙,生存于1.75亿-1.67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虽然只有4米,但是在侏罗纪中期的时候,大龙也算是所有肉食恐龙中体型最大的品种之一,体重可达200公斤,在当时算是一方的霸主。第一批大龙化石出土于英国。
大龙的体型

大龙属于小型肉食恐龙的一种,别看它体长只有4米,在770多种已经发现的恐龙中仅排名413位,大小类似于阿拉善龙、爱氏角龙以及凹齿龙等,但是它却是侏罗纪时期体型最庞大的顶级掠食者,和雷龙是一样的存在,相当于现代狮子的体型。
大龙的化石发现

大龙的最早一批化石是在1923年发现于欧洲英格兰的多塞特郡,其中只包含了齿骨、背椎以及部分尾椎碎片等,这批化石有很大可能性是来自于一个未成年个体的,据著名的恐龙学者休尼研究发现它很可能是斑龙属中最早期的原始品种,不过由于化石过于破碎,所以经常会有人将其和斑龙混淆。

比如在1888年由理查德·莱德克发现的莱氏斑龙的牙齿化石和在英格兰发现的安氏柔龙的胫骨化石都曾经被休尼列为大龙属中的一员,但是在90年代之后,学者们对斑龙的了解越来越多,使得他们发现了大龙和斑龙很多的特征差异,比如斑龙的胫骨更扁平,而大龙并不是。
大龙的种属关系

大龙目前可以确定的就是属于坚尾龙类的有效种,并且由于生活在1.75亿年前的侏罗纪,这也使得它成为了坚尾龙类恐龙中生存时间最早的一种。其实最初的时候曾有科学家认为它是美扭椎龙亚科,因为大龙和美扭椎龙的齿骨前端都是舒展开的,并且第三颗牙齿都非常大,不过这一说法并无法得到大众的认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黑龙江出土金代古墓 脸上盖着黄毛巾(近代古墓)
覆盖黄毛巾是为了盖住女子被破坏的脸。在整个考古学当中挖掘墓葬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1988年我国东北的哈尔滨就挖掘除了一座金代的古墓。这是在1988年的夏天,黑龙江一个农民想要把自己家的老房子给翻修一下,结果就挖掘出了一个很大的青石板。这是一块比较完整的青石板,不知道有什么特殊的用途,不过村长发现了不同,就发现了这其实是一个古墓,马上联系到了博物馆。金代古墓我要新鲜事2023-03-09 18:34:090000李飞:土司,考古与公众——基于海龙囤的公众考古实践与思考
在古代文化遗产与现代公众之间,考古学无疑像一座桥梁,沟通古今。但这一切并不会无端端地发生,而且随学科专业化的逐步加强,原本有趣的发现往往被转述为生硬的研究成果而在小圈子内流传,成为“考古方言”,很难成为“普通话”而走进公众的视野,被广泛认知。如何使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惠及大众,转而使其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与利用?这属“公众考古学”(publicarchaeology)讨论的范畴。0000我国海盐考古二十年回顾
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3:17:330000荐书 | 金石标丰碑 赓续立鸿篇——《陈介祺研究》书后
《陈介祺研究》一书,是孙敬明、吉树春、黄可三位先生合力主编推出的一部著作,也是孙敬明先生主持的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陈介祺研究”结项成果,更是陈介祺金石研究集大成的学术总结。《陈介祺研究》(全三册)主编:孙敬明吉树春黄可出版社:齐鲁书社出版时间:2021年11月定价:600元我要新鲜事2023-05-07 05:22:540001彩陶之乡:甘肃彩陶五千年(从大地湾到沙井)
书接上文彩陶之乡:甘肃史前彩陶的研究历程,主要介绍了甘肃地区彩陶早些年发掘与研究的历史,在文末列了一个甘肃彩陶年代表。所以本文将以时间为轴,具体讲讲从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再到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四坝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所发现的彩陶,这样大家到博物馆看彩陶展览至少有个时间上大体了解。我要新鲜事2023-05-31 21:22:230002